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促進我國科學數據共享的對策*

2014-08-15 00:49:30黃如花周志峰
圖書館 2014年3期
關鍵詞:科學圖書館

黃如花 王 斌 周志峰

(1.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 湖北武漢 430072;2.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2)

在數字化科研和大數據背景下,全球科學研究將越來越依賴于海量數據的共享與利用,科學數據已成為重要的科學資產和公共信息資源。科學數據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UNESCO)界定的三種開放存取信息資源(科學出版物、教育資源、科學數據)之一,〔1〕近年來國際上對其關注熱度已超過另外兩種。

為加快數據驅動的創新與發現,2013年3月全球研究數據聯盟(Research Data Alliance, 簡稱 RDA)得以組建;〔2〕9 月在意大利阿納尼召開科學數據共享的跨學科研討會(Scientific Data Shar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3〕美、英等國相繼啟動了有關倡議與計劃。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在國家和地方層面開展了一系列科學數據共享的項目建設,但尚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本文擬提出有關對策,祈能促進我國科學數據共享及其增值利用。

1 確立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戰略地位

科學數據是一種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是支持國家科技長期可持續創新發展的重要信息保障,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數據不僅是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政府部門制定政策、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實施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對于增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科技整體水平,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國家層面制定和完善科學數據相關的戰略規劃

科學數據管理在我國科技發展中的基礎性和引導性的戰略地位不容忽視。可以說,科學數據管理是我國參與國際科技競爭的重要支撐條件和基礎保障,只有將科學數據管理工作上升和融合到國家戰略中去,資金投入、政策法規完善、技術標準建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組織保障等各個方面才能在國家層面獲得系統安排、統籌規劃。

我國幾個綜合性的戰略規劃已經把科學數據作為科技基礎性資源,如:《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4〕、《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5〕提出要加強科學數據開放、整合與共享,構建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國家科學數據中心群,形成國家科學數據分級分類共享服務體系;啟動了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并將其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科技發展基礎條件大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與科學數據直接相關的專門性戰略規劃仍是空白。2012年12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呼吁制定國家大數據戰略,希望能通過國家頂層規劃,整合創新資源,制定支持政策和行業標準,構建大數據良性生態環境。〔6〕2013年12月12日,在第十屆國家信息化專家論壇上,專家委副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院士提出需要制定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7〕因此,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還有待于國家最高決策層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進行規劃和組織,協同多部門、多學科、多單位推進。

1.2 科研人員逐步培養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意識

在整個科研和學術交流體系中,科研人員既是科學數據管理的實施主體,也是科學數據的接收和利用者。只有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形成了科學數據管理的意識,才能真正樹立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戰略地位。

美國多個國家級研究機構對科研人員的科學數據管理提出了要求。2009年,NAS(美國國家科學院)指出科學數據監護是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長期任務,同時,數據驅動的科研也提升了科研人員自身對數據管理和利用的能力。〔8〕歐美等發達國家通過政策法規或科研資助機構,要求科研人員將研究數據進行開放共享,科研人員也受益于開放的數據。在這種良性的發展中,科研人員普遍具有較好的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意識和素質。

根據武漢大學圖書館的調查,我國高校科學數據管理已起步,科研人員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數據素養,但仍需增強科學數據管理意識。〔9〕當然,科研人員科學數據管理意識的形成,并不是單純靠其對科學數據重要性的認識,還需要相關法規、科研資助機構的政策約束,在科研共同體中形成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氛圍。

1.3 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積極參與國際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合作組織與計劃

科學數據的管理與共享需要加強國際協調與交流,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國際性的科學數據合作組織和計劃,如: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簡稱CODATA)、國際科學理事會世界數據系統(ICSU-WDS)等。長期以來,我國中科院等機構積極參與CODATA行動,成立了CODATA中國委員會,為整合推介國內科技數據共享成果,提供戰略性、政策性咨詢起到了重要作用。〔10〕

CODATA參與主體一般處于國家和機構層面,國際研究數據聯盟(RDA)則利用社會化網絡技術為個人參與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交流提供了平臺。2013年3月18-20日,RDA在瑞典哥德堡召開了第一次全會,并正式成立。RDA旨在通過基礎設施、政策、實踐、標準和其他成果的發展和采用來促進研究數據的分享和交流、使用和復用、標準協調和可發現性,進而加快國際范圍數據驅動的創新和發現。〔11〕RDA 通過成立工作組(Working Groups)、興趣組(Interest Groups)和協調組(Coordination Groups)實現自身的職能和目標。截至2013年12月底,RDA已經和將要成立9個工作組、22個興趣組和8個協調組,全球的科研機構和研究人員都可以通過在RDA的網站上注冊賬戶,參與工作組、興趣組的交流。因此,我國的科研機構和研究人員應該重視對RDA的參與和應用,提升我國科學家在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領域的國際形象和地位。

2 加大科學數據增值利用的力度

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不僅要服務于科學研究,還應加強對社會經濟發展、企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服務。通過推進各個掌握和擁有科學數據的主體加快開放和共享的步伐,探索跨部門、跨學科、跨領域數據資源整合和共享,可以達到數據的增值利用的目的。

2.1 推進政府部門主動開放共享科學數據

政府掌握和控制著大量科學數據,應主動將這些科學數據開放共享。發達國家通常將政府所掌握的科學數據納入信息公開的范圍,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促進政府信息的公開,美英等國已開通政府開放數據門戶網站,并提供“一站式”數據服務。

2008年5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政府所掌握科學數據的透明度、提高了利用效率,但是仍存在較大的不足。一方面,由于該條例僅是行政法規,約束力低于法律,同時又缺少相關法律法規與制度的協同配合,使得該條例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我國各級政府的絕大多數機構和部門都已經在網站上設置了信息公開的目錄,但通過對政府網站的調查發現,信息公開沒有全面深入到數據層面。另一方面,信息公開條例主要針對的是政務信息,關于如何公開科學數據尚無明確的規定。

我國應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政府信息公開的經驗,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相關法律法規,對科學數據的公開與共享做出具體的規定,使政府掌握的科學數據能夠實現透明化;政府可推出“一站式”數據集成服務網站,開放可供數據二次開發的標準應用程序接口(API),將數據發布成可供信息系統理解和互操作處理的格式(如:XML、CSV/Text、RSS、ESRI Shapefile、KML/KMZ等);鼓勵企業、個人利用政府開放的數據開發網絡應用(APPS),創造出科學數據新的應用價值,并且可以成為政府部門開放與共享科學數據的動力。

2.2 打破科學數據開放共享的壁壘

科學團體、科研機構和數據中心等公共部門也是掌握和擁有科學數據的重要主體。由于學科、行業、區域等的條塊分割,科學數據的共享存在一些壁壘,妨礙了科學數據的增值利用,如一些部門出于本位主義或者自身技術能力有限等原因,產生了信息交流障礙。盡管2001年科技部就啟動了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在農業、人口與健康等領域共24個部門開展了數據共享工作,但一些機構在共享實踐中仍通過數據延遲發布、技術性控制、身份控制等方式限制科學數據的開放與共享,如:“國家農業科學數據共享中心”共享數據的方法包括通過元數據查詢和該網站的導航發現數據,元數據有近30個元素,筆者點擊其主頁的“元數據”,輸入“轉基因”檢索時,得到記錄的更詳細的元數據,發現其元數據元素“數據集訪問限制”的賦值為“數據集的使用或訪問受限制”,說明其數據集的開放與共享尚有待提高。

科學數據開放與共享的壁壘是其增值利用的重要障礙。要打破存在的壁壘,首先是通過立法掃清科學數據共享的制度性障礙,使得科學數據共享工作有法可依,建議盡快正式公布實施醞釀已久的《科學數據共享的管理條例》。其次,需要推行有利于數據共享、再利用和互操作的數據標準,“科學數據共享工程”曾制定過《科學數據共享工程技術標準標準體系及參考模型》、《科學數據共享工程技術標準元數據的XML/XSD 置標規則》以及20余項具體標準等,建議在修改的基礎上上升為國家標準。再次,按照學科、行業等建設國家層面的科學數據資料庫,目前國內一批院士和專家正在起草一份報告,建議國家借鑒美國、歐洲、日本等的做法,建立一個類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簡稱NCBI)的國家級生命科學數據庫,以打破科學數據共享瓶頸。〔12〕此外,還應該鼓勵非政府組織和非盈利機構建立科學數據資料庫,為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提供科學數據管理的服務,如:Dryad、DataStaR、Dataverse Network等,為科學數據集提供登記、描述、發布、保存和公共獲取等服務。

2.3 探索我國科學數據增值利用的模式

科學數據具有巨大的增值潛力,其增值利用在國際上早有探索,如加拿大的“空間地理數據基礎設施”支持每年產業增長率和就業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12%的 。〔13〕歐盟研究報告《歐洲公共信息部門開發潛力》顯示,數據增值服務主要集中在氣象、地理和交通三個領域。〔14〕關于科學數據增值利用的模式,美國主要采取了市場機制下的商業模式,歐盟國家則大部分采用“公私競爭式”模式。

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數據中心等公共部門的科學數據主要集中在國土、地理、氣象、交通、公共衛生、農業等領域,這些數據一般都是國家投資產生的,因此,在滿足他們自身業務需要的同時,應大力發展增值利用服務,并且必須堅持公益性為首要原則,保障公共部門主導涉及全體公民福利的科學數據的增值利用。

為確保公共部門科學數據增值利用的可持續性,探索市場化運行的服務機制非常有必要。我國可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科學數據增值利用的成功經驗,鼓勵私營部門或個人參與增值開發,滿足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如:福布斯雜志網站利用Data.gov(美國政府數據網絡)中由納稅信息而得出的人口流動數據,開發了美國人口遷移可視化網絡應用,用戶可以借此查看區域人口遷移概況,為自身相關決策提供參考;〔15〕同時,網站也通過用戶的大量訪問獲得了社會和經濟效益。

對于盈利機構或者個人投資產生的科學數據,在其增值利用開發中可以實行商業化運行,探索有償服務模式,培育相關科學數據產品市場和產業。

此外,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在科學數據增值開發的過程,還需要做好數據的分級分類的工作,處理好數據利用與安全保密之間的關系。〔16〕

3 加強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政策法規體系建設

3.1 制定針對性法律法規規范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

歐美等發達國家政府部門都制定了相應的科學數據法律法規,對科學數據的保存與管理確立了明確的規范。如:英國早在1998年就制訂頒布了《數據保護法案》(Data Protection Act 1998)〔17〕;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和環境信息條例(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egulations)還規定了公眾有權訪問由英國公共機構產生的科學數據,除非豁免或例外,相應機構必須20個工作日內做出回應。〔18-19〕

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對科學數據共享活動加以規范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作為科技領域的基本法律,并沒有對科學數據共享做出專門性的規定,它們所確立的法律原則只能對科學數據共享活動產生指導作用。從行政法規層面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科學數據的管理產生了規范作用,但其條文中并沒有明確提到科學數據。因此,制定規范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法律法規或在原有相關法律法規中修訂加入相關條款,已是科研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3.2 完善與科學數據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

在科學數據共享實踐中,需要有相應的具體規章制度對其操作流程進行規范和引導。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科技部等職能部門在科學數據管理實踐中,先后起草、發布了《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科學數據匯交辦法》、《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管理辦法》、《科學數據共享工程試點遴選和檢查評估辦法》和《科學數據分類分級共享及其發布策略》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文件。〔20〕地方政府的職能部門也在科學數據共享領域陸續制定了一些地方性規章等,如《甘肅省氣象科學數據共享政策》、《湖北省氣象科學數據共享實施辦法》等。然而,我國科學數據共享的規章制度還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規章制度條文不系統、學科領域分布不均衡,筆者檢索發現,相關規章制度一般出現在氣象、地震、水利、農業、地理空間、交通運輸、醫藥衛生等領域,很少有涉及基礎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很多省份雖然建設了科學數據共享平臺,但相應的管理制度并沒有跟進,存在諸多空白;已制定的相關規章有些缺乏操作性。以上不足限制了我國科學數據廣泛共享和利用,亟需建設涵蓋各個學科領域的科學數據共享規章制度,國家層面的機構需要對地方政府制定相關政策進行引導和指導。

3.3 發揮國家層面機構的推進作用

科學數據的共享是一個系統工程,關于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的制定需要一個國家層面機構協調推進。因此,建議我國強化和提升“科學數據共享工程領導小組”的作用和地位,加強其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建設中的領導與協調作用。首先,在科學數據共享試點工程實踐的基礎上,針對出現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問題,組織有關專家開展調研和分析,引起決策層的重視,推動立法進程。其次,通過跨領域、行業和部門的溝通協作,構建形成適宜于我國的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政策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體系,其既包括在數據開放與共享、知識產權與隱私保護、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應包含科學數據共享實施過程中涉及的財政投入、數據中心建設、資源建設、共享與發布、數據匯交、公益利用等方面的政策等。

4 公共科研資助機構應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規定

公共科研資助機構(如美國的NSF、NIH等,我國的國家自科基金委、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等)掌握著開展科研活動的經費,他們頒布的政策對項目申請者具有最直接的約束作用。

4.1 在項目申報指南和項目管理規定中要求申請者提交數據管理計劃

我國國家層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和科技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等的申請指南里都沒有涉及要求申請者提交科學數據管理計劃的規定,省部級及以下的基金更沒有對科學數據的管理提出要求。因此,建議從國家層面的資助機構開始,在項目申報指南和項目管理規定中要求申請者必須提交相應的數據管理計劃,并將科學數據的管理與保存實施情況作為項目考核與結題評價的重要指標,然后縱向向下推行。

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諸多公共科研資助機構以及非政府科研經費資助機構要求項目申請者提交科學數據管理計劃,一方面確保科研中產生的數據得到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保證受基金資助而產生的數據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簡稱NSF)2010年發布項目管理指南,要求從2011年1月18日起所有提交的項目申請必須包含一份不超過兩頁的數據管理計劃;〔21〕2012年又發布項目申請政策和程序指南,對之前的項目管理指南進行了完善和修訂,從2013年1月14日開始實施,要求詳細描述申請者如何管理和傳播研究所產生的數據,包括數據類型、數據標準、數據獲取與共享政策、數據再利用政策、數據存檔與保存計劃等。〔22〕此外,一些學術組織也制定科學數據相關的政策,為科研資助機構提供指南,如:2013年3月20日,學術出版和學術資源聯盟(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 簡稱SPARC)為研究資助者發布了“開放數據實施政策”(Implementing an Open Data Policy)。〔23〕這樣的政策使得歐美等發達國家科研人員必須重視對科學數據的管理,并且從被動接受走向自覺履行,在科學界形成良好的數據管理意識,并對科學數據共享價值產生認同。

4.2 增強現行項目數據管理規定的操作性

我國的863、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已經開始在其管理辦法中涉及數據管理的相關規定。如2011年修訂后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建立規范、健全的項目科學數據和科技報告檔案,建立項目科技資源的匯交和共享機制。課題承擔單位按照國家科技計劃信息管理、科學數據共享和成果登記等有關規定,按時報送課題有關數據和成果信息”〔24〕。《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四十三條,〔25〕《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26〕等 。后兩者明確提出了信息公開、資源共享。”

以上列舉的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只是對科學數據共享作了原則性規定,具體的操作細節還有待增強。NSF在其項目申請政策和程序指南中,詳細的說明了項目申請者提交數據管理計劃應該包含的內容;英國最大生物醫學資助機構之一的威康信托基金會(The Wellcome Trust)在其項目申請指南中對科學數據共享作了詳細的說明,包括:研究將產生哪些數據,哪些數據對其他研究者有價值?什么時間共享數據?在什么地方共享數據?如果讓其他研究人員能夠訪問到數據?數據共享是否需要限制?如何確保關鍵數據集的長期保存?〔27〕我國科研資助機構可在參照這些成熟的科研項目數據管理計劃基礎上,完善項目管理和指南的細則。

5 強化大學和科研院所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功能

在科研和學術交流體系中,大學和科研院所是主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既是科學數據的生產者和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主體,同時也是科學數據傳播的受眾。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科學數據管理功能需要在實踐中得到強化。

5.1 頒布研究機構層面的科學數據管理政策

大學和科研院所在主客觀上都有制定科學數據管理政策的需求和動力。客觀環境方面,大學和科研院所受到眾多國際組織倡議、政府機構政策法規和科研資助機構規定的影響,特別是為響應科研資助機構有關的數據管理政策的要求,幫助本單位科研人員更好地申請科研資助;主觀需求方面,在大數據時代,大學和科研院所為應對科學研究范式的根本變革,急切地需要對科研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成果和數據進行合理的保存與共享,并且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對單位科研人員和科研活動具有普遍的約束力,這就需要制定本單位的科學數據管理政策。紐約大學制定了《大學數據管理政策》,要求所有學校人員負有保護學校數據資產義務,同時也必須遵守《合理使用紐約大學計算機與數據政策》的相關規定〔28〕。愛丁堡大學頒布的《研究數據管理政策》要求研究者在公開研究成果時,必須簽署“知識共享署名許可協議”,公開研究數據時須簽署“創作共用許可證”或者“開放數據共用的公共領域貢獻與許可”,以促使研究成果與數據能夠更好地被利用。〔29〕

經調查發現,我國的一些科研機構已經制定了相應科學數據管理政策,如: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已經制定實施了《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數據共享管理暫行條例》〔30〕,要求對科學數據和用戶進行分類、分級管理,規范對科學數據的利用與保護。我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科學數據管理政策,需由機構的決策層協調信息服務部門、科研管理部門,在廣泛征求研究人員意見的基礎上聯合制定,可包括:數據管理計劃與程序、數據共享與訪問說明、數據的知識產權和隱私保護、數據的保存歸檔與處置辦法、數據管理的角色安排及相關責任說明等。

5.2 開展科學數據管理服務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學和科研院所進行了科學數據管理服務的實踐探索,幫助本機構科研人員滿足數據管理的需求。牛津大學的“研究數據管理服務”提供了“數據管理規劃清單”(Data Management Planning Checklist),幫助研究人員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里對數據進行維護、保存和增值等管理,以此減少數據的丟失、過時等威脅。〔31〕格拉斯哥大學人文先進技術與信息研究所創建了數據資產框架(Data Asset Framework, 簡稱DAF),提供了一個鑒別、定位、描述和評估如何管理科學數據資產的方法。〔32〕

我國一些大學和科研院所也開始開展科學數據管理服務,如: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及相關研究所以機構知識庫作為存取科學數據的平臺;〔33〕武漢大學在建設CALIS預研項目“高校科學數據共享平臺”。〔34〕但我國大學和科研院所提供的科學數據管理服務項目單一,僅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在借鑒歐美國家成功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6 培養科學數據管理的相關人才

作為基礎性、公益性、長期性的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工作,需要建設一支穩定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鑒此,高校圖書情報專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方案、圖書館員的職業培訓計劃需作出修改和調整。

6.1 在圖書情報專業教育中設置科學數據管理的相關課程

在我國,雖然科學數據相關的主題已經成為學術界的關注熱點,但圖書情報教育機構還沒有設置科學數據管理相關專業,也沒有將相關的研究方向納入人才培養計劃中,有些只是在課程中涉及科學數據的專題。建議相關的圖書情報教育機構在研究方向的設置和課程中逐步增加科學數據管理的內容;在一些核心課程(如信息檢索、信息組織、信息服務)中增加與科學數據相關的章節或者知識點。

美國一些圖書情報教育機構已經認識到科學數據管理帶來的圖書館角色的“重新定位”,〔35〕判斷在未來的科研體系中將需要大量的相關專業人才,推出了關于科學數據管理的教育培訓,以滿足科研領域對科學數據管理人才的需求。根據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圖書館與信息科學研究生院科學與學術信息研究中心開發的工具數據監護課程檢索(Data Curation Curriculum Search)提供的信息,美國已有54所大學開設了數據監護或者相關的課程,一共包含202個教育計劃,涉及的課程有476門;相關教育計劃層次分布如下:博士層次的25個,圖書館學專業碩士(Master of Library Science, MLS)層次的75個,文科碩士(Master of Art, MA)層次的23個,高級研究證書計劃(Certificate of Advanced Studies, CAS)層次的24個,集中學習(Concentration)層次的41個,其他類型的14個。〔36〕

6.2 在圖書館館員職業培訓中增加科學數據管理主題

近年來,在美國的大學和科研院所為科學數據管理提供相關的支撐服務中,圖書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據調查,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RL)將近一半的成員館已經提供科學數據服務,服務內容一般包括數據管理計劃指南、科學數據管理培訓、建設和維護科學數據資料庫、相關咨詢等。〔37〕科學數據服務的開展給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儲備帶來了挑戰,需要經常進行相關的培訓。科學數據管理的培訓資源較為豐富,包括:網絡交流,如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圖書情報學院開發了數字監護交流網站(Digital Curation Exchange),提供了一種數字社區環境,方便數字監護從業者、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共享資源與信息交流;〔38〕學習科學數據管理最佳實踐經驗,如地球觀測數據網絡(Data Observation Network for Earth, 簡稱DataONE)提供了基于數據生命周期的數據管理最佳業務實踐數據庫,作為數據管理入門者的指南;〔39〕參加高級研究進修計劃,如雪城大學信息學院開設了數據科學高級研究證書計劃,培養能夠對大數據進行收集、組織、保存、分析和共享的專家;〔40〕參加交流論壇和會議,如國際數據監管教育論壇(International Curation Education Forum)為數據監管相關人員提供了討論和交流的平臺。〔41〕

目前,我國大學和科研機構圖書館還沒有開展大范圍、系統化、深入的科學數據服務。科學數據服務離不開具備相應知識和技能的人才隊伍,并且數據服務是個性化的學科服務,對學科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大學和研究機構圖書館要認識科研發展的新需求、把握學科服務的發展方向,與所在單位學科發展特色相結合,組織館員進行相應的科學數據管理培訓,培訓形式和途徑可以參照歐美等發達國家圖書館的實踐經驗。

7 轉變圖書館在科研活動中的角色

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指出,圖書館及館員需要在新的知識創造與傳播模式以及新的學術社區環境中重新定位。〔42〕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組織專家開展了“數據監護與圖書館角色”主題的調查研究活動,將圖書館員角色定位為“數據管理員”或者“嵌入式館員”、“數據科學家”等。〔43〕歐美等發達國家諸多圖書館已把科學數據管理作為信息服務的重要內容。在開展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方面,我國圖書館還處于起步階段,發達國家圖書館運行模式和實踐經驗可以為我們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

7.1 設立專門的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機構和崗位

圖書館可通過建立跨機構協調組織或者內設部門推動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加州大學數字圖書館發起成立了國際DataCite協會,推出DataCite科學數據資料庫,其現由20個世界范圍內重要的學術和科學信息存儲機構組成。〔44〕DataCite提供了一種將期刊論文與相關基礎數據相聯系的解決方案,還為研究者提供了共享和獲取有關數據集的手段,并支持數據存檔以允許結果被修正并重新用于未來的研究工作。加州大學數字圖書館還設置了數字監護中心(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uration Center, 簡稱UC3),提供數字監護服務和工具。〔45〕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建立了數字研究與監護中心(Digital Research and Curation Center),強調開發自動化工具、系統軟件,重視對大規模原生科研數據的收集和長期保存。〔46〕

馬里蘭大學圖書館崗位描述表中將研究數據館員(Research Data Librarian)崗位專門列出,并對其職責進行了描述,要求在知識結構、掌握技能和個人素質方面符合科學數據服務工作的要求。〔47〕美國西北大學圖書館設立了數字管理崗位,主要從事學術交流和數字監護的工作。〔48〕

這些專門機構和崗位的設立,使得科學數據管理從圖書館其他業務中分離,一方面顯示其已成為圖書館的重要職能,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科學數據服務與學科服務存在顯著的差異,即科學數據服務不僅要嵌入科學研究過程中,還涉及一系列的制度、管理以及技術開發問題。

7.2 開展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咨詢與培訓

在5.2節中,已論述了大學和科研院所開展科學數據服務問題,在實踐中,科學數據服務的職能很多是由圖書館承擔的。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開設專門的科學數據管理欄目,介紹相關信息,提供導航服務。〔49〕在數據文件管理計劃(Data Documentation Initiative)數據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數據計劃清單,列出了數據管理計劃中的17個問題。〔50〕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介紹了如何制定數據管理計劃、數據的長期保存和歸檔、如何分享和引用科學研究數據、“開放研究數據的十大方法”等。〔51〕

圖書館開展關于科學數據管理培訓服務。截至2013年8月,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圖書館已經開設數據管理相關課程9次,主題包括數據管理計劃的撰寫、數據管理計劃工具(Data Management Plan Tool, 簡稱DMPTool)的使用等。〔52〕

圖書館還可以與其他部門聯合提供科學數據服務。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認為數字數據監管是學校的信息技術戰略性計劃,圖書館聯合CIO辦公室、研究生院與圖書情報學院提供了研究數據服務,以協助研究人員滿足數據監護的需求。〔53〕

7.3 提供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的技術支撐

圖書館在在推動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中,擁有平臺和專業技術優勢,可以為科研人員提供支撐。康奈爾大學圖書館針對本校研究人員開發了數據階段型存儲庫(Data Staging Repository, 簡稱DataStaR)。〔54〕DataStaR是以機構庫為基礎,扮演學術界共享數據集暫時、過渡性的存儲節點,其設想是建設成為一個擁有完整服務方案的數據監護平臺,具有可產生多種格式的高質量元數據的工具,主要由圖書館員負責操作,通過協助研究人員完善數據和元數據來促進共享,最終積極幫助他們向各自領域的學科庫發布數據成果,供長期使用和保存。加州大學數字圖書館在開展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中,提供了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知識庫服務Merritt、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標識符服務EZID、Web存檔服務和DMPTool等。

7.4 圖書館行業組織加強對科學數據與共享的引導

圖書館行業組織具有開展學術與業務研究交流、加強館際聯系與合作、提供政策咨詢的職能。在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領域,我國圖書館行業組織應該引導學界和業界加強相關研究和交流,如: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法律與知識產權研究專業委員會、資源建設與共享專業委員會、信息組織專業委員會、高等學校圖書館分會等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業務調研,組織學術與業務交流,為政策和標準制定提供參考意見。

歐美圖書館行業組織在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領域進行了諸多的研究和探索,為我國的實踐提供了經驗參考。ARL為應對NSF所頒布的數據管理政策,發布了《研究圖書館轉變》(Guide for Research Libraries: The NSF Data Sharing Policy)報告,研究了圖書館在數據管理計劃中的角色,為圖書館員理解NSF的新要求制定了指南。〔55〕近10年來,英國研究型圖書館協會(R RLUK)在其戰略計劃中持續關注科學數據管理問題。《RLUK戰略主題(2006-2008)提出發展新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以適應e-research數據管理的要求〔56〕;《RLUK戰略計劃——知識的力量(2008—2011)》提出圖書館應關注學術交流模式的可持續性,促進研究機構的數據監管和保存;〔57〕《RLUK戰略計劃:知識的力量(2011—2014)》提出重新定義圖書館在研究數據管理中的角色,幫助圖書館員發展相關技能。〔58〕歐洲研究圖書館協會(Ligue des Bibliothèques Européennes de Recherche,簡稱LIBER)在其年會主題中連續涉及科學數據管理相關主題。2010年年會分主題包括數字監護、數據選擇標準、圖書館為數據生產者提供支持服務等;〔59〕2011年會分主題包括科學數據傳播創新業務模式、數字保存等;〔60〕2012年年會也將科學研究數據管理作為關注的重點,《學術期刊的數據管理和圖書館可能發揮到的作用》(Data Management in Scholarly Journals and Possible Roles for Libraries - Some Insights from EDaWaX)被頒發圖書館創新獎,鼓勵圖書館開展與科學數據管理相關的研究與實踐探索;〔61〕2013年年會分主題包括開放數據、科研機構研究數據管理的戰略與政策等。〔62〕

1.Open Access policy concerning UNESCO publications.〔2014-01-07〕.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IA/HQ/ERI/pdf/oa_policy_rev2.pdf

2.Research Data Alliance Launch and First Plenary.〔2014-01-07〕. https://rd-alliance.org/first-plenary.html

3.Scientific Data Shar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 〔2014-01-07〕. http://www.globaleventslist.elsevier.com/events/2013/09/scientific-data-sharing-an-interdisciplinary-workshop

4.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2014-01-07〕.http://www.most.gov.cn/kjgh/kjghzcq

5.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14-01-07〕.http://www.most.gov.cn/kjgh/sewkjfzgh

6.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呼吁制定國家大數據戰略.〔2014-01-07〕.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12-30/content_7902453.html

7.鄔賀銓:我們需要國家大數據戰略.〔2014-01-07〕. http://www.ciia.org.cn/xwzx/zjlt/zxld/201312/t20131216_47333.html

8.Ensuring the Integrity, Accessibility, and Stewardship of Research Data in the Digital Age.〔2014-01-07〕. http://ethics.iit.edu/eelibrary/node/4540

9.高校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劉霞).〔2014-01-07〕.http://yantao.wanfangdata.com.cn/download/bj/lx.pdf

10.國際科學數據委員會中國全國委員會.〔2014-01-07〕.http://www.codata.cn

11. The Research Data Alliance.〔2014-01-07〕. https://rdalliance.org

12.張懿. 莫讓數據封閉“鎖”住創新. 文匯報,2013.7.13(1)

13.楊健. 讓科學數據造福全民. 人民日報,2005.8.11(14)

14. Europe’s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2014-01-07〕.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policy/psi/docs/pdfs/brochure/psi_brochure_en.pdf

15. American Migration 〔Interactive Map〕.〔2014-01-07〕.http://www.forbes.com/special-report/2011/migration.html

16.夏姚璜. 面向公益目標的科學數據增值利用對策研究. 情報資料工作,2011(1):20-23

17.Data Protection Act 1998.〔2014-01-07〕.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1998/29/introduction

18.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2014-01-07〕. 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2000/36/contents

19.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2004.〔2014-01-07〕.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si/2004/3391/contents/made

20.周文能. 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十一五”建設規劃. 太原科技,2006(6):1-3

21. A guide for preparation and submission of NSF applications via grants.gov.〔2014-01-07〕. http://www.nsf.gov/pubs/policydocs/grantsgovguide0111.pdf

22. Proposal and Award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Guide.〔2014-01-07〕.http://www.nsf.gov/pubs/policydocs/pappguide/nsf13001/nsf13_1.pdf

23. Implementing an Open Data Policy.〔2014-01-08〕.http://www.sparc.arl.org/sites/default/files/sparc-open-dataprimer-final.pdf

24.關于印發《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管理辦法》的通知.〔2014-01-08〕. http://www.most.gov.cn/fggw/zfwj/zfwj2011/20 1109/ t20110906_89492.htm

25.關于印發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的通知.〔2014-01-08〕. http://www.most.gov.cn/tztg/201112/t20111209_91296.htm

26.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管理辦法.〔2014-01-08〕. http://kjzc.jhgl.org/showinfo.aspx?id=4163&classid=6

27. Guidance for researchers: Developing a data management and sharing plan.〔2014-01-08〕.http://www.wellcome.ac.uk/About-us/Policy/Spotlight-issues/Data-sharing/Guidance-for-researchers/index.htm#_C._What_should_a data management an

28. University data management policy.〔2014-01-08〕.https://www.nyu.edu/its/policies/datamgmt.html

29. Policy for management of research data.〔2014-01-08〕.http://www.docs.is.ed.ac.uk/docs/data-library/rdm-policy.pdf

30.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數據共享管理暫行條例 .〔2014-01-08〕. http://www.lreis.ac.cn/sc/subsite/details.aspx?cid=212&v=7

31. Data Management Planning Checklist.〔2014-01-08〕.http://www.admin.ox.ac.uk/rdm/dmp/checklist

32. Four steps to effective data management.〔2014-01-08〕.http://www.data-audit.eu

33.研究所機構知識庫.〔2014-01-08〕.http://nsl.ac.cn/others/institute_ir.jsp

34.高校科學數據共享平臺.〔2014-01-08〕.http://sdm.lib.whu.edu.cn/jspui

35, 42. Changing Roles of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14-01-08〕. http://www.ala.org/acrl/issues/value/changingroles

36. Data Curation Curriculum Search.〔2014-01-08〕.http://cirssweb.lis.illinois.edu/DCCourseScan1/StartSearch.php

37. E-Science and Data Support Services.〔2014-01-08〕. http://www.arl.org/storage/documents/publications/escience-report-2010.pdf

38. Digital Curation Exchange.〔2014-01-08〕. http://digitalcurationexchange.org

39. Best Practices.〔2014-01-08〕. http://www.dataone.org/bestpractices

40. CAS in Data Science.〔2014-01-08〕. http://ischool.syr.edu/academics/graduate/datascience/index.aspx

41. International Curation Education (ICE) Forum. 〔2014-01-08〕.http://www.jisc.ac.uk/whatwedo/programmes/preservation/iceforum.aspx

43. Role of Libraries in Data Curation.〔2014-01-08〕. http://www.oclc.org/research/activities/datacuration/default.htm

44. UC’s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Launches DataCite Archive for Research Data.〔2014-01-08〕.http://newsbreaks.infotoday.com/Digest/UCs-California-Digital-Library-Launches-DataCite-Archive-for-Research-Data-66196.asp

45. Data Management Plan Tool.〔2014-01-08〕. https://dmp.cdlib.org

46. Digital Research and Curation Center.〔2014-01-08〕.http://ldp.library.jhu.edu/vhost-base/dkc

47. University of Maryland Libraries Position Description Form.〔2014-01-08〕.http://www.lib.umd.edu/binaries/content/assets/public/humanresources/job-announcement/staff-faculty/agnrlibn2013pd.pdf

48. Digital Scholarship Librarian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Named Rick Peterson Fellow.〔2014-01-08〕. http://www.clir.org/about/news/pressrelease/2012peterson-fellow

49. Data Management and Publishing.〔2014-01-08〕. http://libraries.mit.edu/guides/subjects/data-management/guides.html

50. A Data Planning Checklist.〔2014-01-08〕. http://libraries.mit.edu/guides/subjects/data-management/checklist.html

51. Managing Your Data.〔2014-01-08〕. http://www.lib.umn.edu/datamanagement

52. Research Data Toolkit.〔2014-01-08〕. http://guides.lib.unc.edu/content.php?pid=294213

53. Research Data Services.〔2014-01-08〕. http://researchdata.wisc.edu

54. DataStaR, a Data Staging Repository for Digital Research Data.〔2014-01-08〕. http://ecommons.cornell.edu/handle/1813/13008

55. Guide for Research Libraries: The NSF Data Sharing Policy.〔2014-01-08〕. http://www.arl.org/focus-areas/e-research/data-accessmanagement-and-sharing/nsf-data-sharing-policy

56. Strategic Themes 2006-2008.〔2014-01-08〕. http://www.rluk.ac.uk/node/48.

57. The Power of Knowledge - The RLUK Strategic Plan 2008 -2011.〔2014-01-08〕. http://www.rluk.ac.uk/node/480

58. RLUK Strategic Plan: The Power of Knowledge, Phase Two,2011-2014.〔2014-01-08〕.http://www.rluk.ac.uk/content/rlukstrategic-plan-power-knowledge-phase-two-2011-2014-0

59. 39th LIBER Annual Conference - Re-Inventing the Library.〔2014-01-08〕. http://www.libereurope.eu/event/39th-liber-annualconference-re-inventing-the-library

60. LIBER 40th Annual Conference.〔2014-01-08〕. http://bibliotecnica.upc.edu/LIBER2011

61. LIBER 41st Annual Conference. 〔2014-01-08〕. http://www.utlib.ee/liber2012/index.php

62. LIBER 42nd Annual Conference.〔2014-01-08〕. http://www.liber2013.de

猜你喜歡
科學圖書館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科學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科學拔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欧美精品v| 在线欧美日韩|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91青青草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成人免费| 日韩精品毛片|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久久美女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夜色91|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国产正在播放| 国产人人射|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亚洲天堂网视频|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你懂得| 久久网欧美| 伊人无码视屏| 色AV色 综合网站| 无码高清专区| 色婷婷丁香|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91亚瑟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福利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三级欧美在线| 青青青草国产|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a毛片免费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午夜国产小视频| 久久综合干|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亚洲熟女偷拍|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最新国产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