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豬肉』入豫影響幾何
美國第一大豬肉食品商史密斯菲爾德旗下的原裝冷鮮豬肉“史蜜斯”,經過3周左右、全程低溫恒控運輸,近日將在世紀聯華鄭州天旺店設柜開張。這是美國生鮮豬肉首次直供中國消費終端市場。“洋豬肉”的到來,給河南省生豬行業帶來了什么影響呢?
記者在世紀聯華鄭州天旺店“史蜜斯”專柜前觀察,發現不時有顧客駐足咨詢、購買,但都是少量購買嘗鮮。
據了解,2013年9月,雙匯國際成功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并于2014年1月更名為萬洲國際,成為全球第一大豬肉食品企業。“今年,‘史蜜斯’將在河南新建約10家超市專柜或直營店。”萬洲國際相關負責人李錦說。
“現在生豬出欄價每千克不到10元錢,賣一頭豬要虧損300元左右。”商丘市生豬養殖戶趙先生抱怨說,“隨著美國豬肉來河南,估計豬價還要往下跌。”
趙先生對“洋豬肉”沖擊河南生豬行業的擔憂并不是個例。記者采訪多個生豬養殖戶,他們大都認為“洋豬肉”會對已經供大于求的養殖行業帶來不利影響。
“當前國內養豬行業處于熊市,美國豬肉的進口,不可避免會對國內養殖戶造成不好的心理預期。”業內人士認為,其實每年進口的“史蜜斯”豬肉量很少,從長遠看,對國內養殖行業影響有限。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徐秋良博士分析說,“史蜜斯”和雙匯定位于產業鏈下游的豬肉加工,雛鷹、牧原這些企業的品牌定位和產業鏈長度不一樣,“洋豬肉”的到來不會對河南省生豬行業格局產生大的影響。
“面對國內豬肉需求減少的現狀,企業會根據市場情況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降低生產成本。美國豬肉價格便宜、標準化程度高,對國內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徐秋良說。
2013年12月份以來,生豬價格“跌跌不休”,養殖戶叫苦不已。
河南省養豬協會負責人表示,相對于“洋豬肉”帶來的影響,應更多考慮如何建立有效機制,保障生豬市場和豬價平穩。
該負責人認為,政府部門應通過生豬養殖保險等方式,保護養殖戶基礎收益,降低生豬周期性波動。“今年兩會上有委員提出建設生豬期貨的提案,也很值得期待。生豬期貨一旦推出,將有利于豬肉價格的穩定。”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