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槽過小或過淺易使飼料外溢,造成浪費;料槽過大、過深或放置過高,則會影響雞的采食。總的來說,料槽的放置高度以其上沿高出雞背2厘米左右為宜。
加料量不當是一些雞場出現飼料浪費的主要原因。據統計:一次性加滿料槽,飼料浪費40%~50%;一次加到料槽的2/3處,其浪費率約為12%;一次加到料槽1/2處,其浪費率約為5%;一次加到料槽的1/3處,其浪費率約為2%。因此,每次的加料量以不超過料槽深度的1/3為宜。
雞不能無限制地吸收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若飼料搭配不合理,過多的營養物質只能被浪費掉。因此,應根據生產的不同階段配制不同營養水平的日糧,篩選出最低成本配方,配制的飼料既要適口性強、營養全面,又要價格低廉。對于不同日齡的雞群,應選擇不同形狀構造的飼料。一般來說,顆粒飼料和破碎料的成本高于粉料;顆粒過大的飼料被雞采食后會很快排出體外,造成浪費。育雛前期建議選用粉料飼喂,育雛后期及育成期選用破碎料,產蛋期選用顆粒料。
不同日齡的雞群,飼喂量也不同。育雛前3周一般實行自由采食,以鍛煉其采食和消化能力;此后至育成期結束多采用限量飼喂,否則不僅造成飼料浪費,而且會使雞只過肥,影響以后的產蛋率,限飼依據是該品種各個時期的推薦投料量及雞群的實際體重情況。開產之后,投料量以推薦量為基礎,具體根據雞群的產蛋率和生長情況、天氣狀況等因素來決定。需要注意的是:產蛋期飼料投喂高峰要比產蛋高峰提前一周,高峰過后的減料幅度一定要小;忌過量飼喂,以免雞體過肥而使產蛋率降低和產小蛋。
雞舍內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雞的采食、飲水和體內養分的消耗。雞具有根據飼料能量水平的高低和自身消耗能量的多少來調控采食量的能力。冬季舍溫降低時,雞只必須攝入更多的飼料彌補因維持體溫而喪失的熱能,這種情況下比正常狀態多耗料10%。因此,雞舍內必須保持適宜的溫度,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一般雞舍內適溫為20~21℃,此時飼料利用率最高;雞舍內最低溫度不得低于12℃。
給雞只補喂適量沙礫可避免肌胃逐漸縮小,有利于飼料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率比不添沙礫提高3%~10%。一般每50千克飼料加沙礫450克;單獨投喂時,規模為1 000羽的雞群每周用沙礫9~11千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