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慧
(山東師范大學 文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在現代漢語中,“衛生”一詞經常出現于“很衛生”“不衛生”“講究衛生”“打掃衛生”等語境中,往往被作為形容詞或名詞使用。而今“姑娘”一詞的詞義相較于它在古代漢語中的表達,豐富度不及,存在些許差別。本文就通過具體的文獻資料對這兩個詞的意義進行總結,探尋它們的最初意義和歷時的演變脈絡。
在先秦時期,“衛”和“生”大多是作為獨立的詞使用,雖連在一起出現卻也不是一個詞。例如在《黃帝內經·靈樞譯解·營衛生會第十八》中“營衛”是一個專業的中醫術語,指營氣和衛氣。“生”作為一個動詞獨立使用。
“衛生”作為一個整體使用最早見于《莊子》。
“趎愿聞衛生之經而已矣。”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是衛生之經已。”南榮趎曰:“然則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謂衛生之經已。” (《莊子·庚桑楚》)
此處“衛生”是動賓短語,郭象注:“防衛其生,令合道也。”是養生、保護生命的意思。在后代,“衛生”一直沿用此義。
在《宋史》中,“衛生”一詞出現于很多的書名中,例如沈虞卿《衛生產科方》,這是“衛生”作為醫學上的術語第一次出現,后來又有夏德懋《衛生十全方》、朱端章《衛生家寶方》,又《衛生家寶產科方》、《衛生家寶小兒方》、《衛生家寶湯方》等書。“衛生”在這時已經出現類似當今我們醫學上的防病、治病的意義。在以上的例證中,“衛生”仍是動賓結構。
“衛生”作為形容詞性短語和名詞性短語使用是在清代,用作形容詞即表示有益于健康的。例如:
“敝領事為優待軍人、慎重衛生起見,事雖瑣屑,情實迫切,為此商請貴洋務局,查照辦理。”(《眉廬叢話·為俄兵辟地納妓》)
“衛生”作為名詞短語也廣泛地使用開來,即表示合乎衛生條件的環境或措施,用法同今,而動賓結構的用法也逐漸消失。
“專門學科目為高等算學,高等格致學,高等政治學、法律屬之,高等地理學、測繪屬之,農學,礦學,工程學,商學,兵學,衛生學、醫學屬之。考驗學生,用積分法。”“科目:人倫道德、教育學、教育制度、教育政令機關、美學、實驗心理、學校衛生、專科教育、兒童研究、教育演習,并增入教授實事練習。”(《清史稿》卷一〇七)
由此可見,“衛”“生”由起初的單獨成詞逐漸發展為一個詞,體現了漢語雙音化的發展趨勢。其作為動賓短語的使用方法逐漸被形容詞性和名詞性的用法取代,意義隨之發生了轉變。
“姑”和“娘”本身就是意義豐富的兩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廣泛使用。《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姑”即表示婆婆。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姑娘”共分三個詞條,分別是:【姑娘】〈方〉名:①姑母;②丈夫的姐妹。【姑娘】名“姑娘”:①未婚的女子;②〈口〉女兒。【姑娘】〈方〉名:對妓女的稱呼。“姑娘”作為一個詞使用最早見于元代,表達意義豐富,同現代漢語中“姑娘”表示的意義存在差別,下文便對此探究。
調結構、促優化、降成本、拓市場,爭創綜合效益最大化。近5年,蘭州石化全力抓好資源、產品結構、加工路線、工藝操作和產供銷“五個優化”,持續開展“十條龍”攻關和“全員發動、開源節流、挖潛增效、比作貢獻”活動,推動煉化結構由燃料型為主向材料型為主轉變,先后完成汽油加氫、柴油加氫、烴重組等重點工程項目,實現了汽柴油國Ⅲ、國Ⅳ、國Ⅴ質量升級“三級跳”。今年9月,國Ⅵ油品投放市場,比國家規定時間提前了4個月,滿足了西北、西南市場對綠色清潔油品的需求。
在元代南戲或雜劇作品中,“姑娘”表示姑母義最多。
(1)“他家對門賣燒餅的張媽媽,是錢貢元的妹子。姑娘說侄女,有何不可?[凈爭]我兒好聰明,姑娘說侄女,有何不依?小廝,取文房四寶過來。”(《全元南戲·柯丹邱·荊釵記》)
(2)“觀中有我的姑娘,是白姑姑,在此做住持。”(《全元雜劇·關漢卿·望江亭中秋切鲙》)
(3)“先人在時曾定下俺姑娘的女孩兒鶯鶯為妻;不想姑夫亡化,鶯鶯孝服未滿。不曾成親。俺姑娘將著這靈櫬,引著鶯鶯,回博陵下葬,為因路阻。”(《全元雜劇·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4)“小官別無親眷,止有一個姑娘,年老寡居,近日取來京師居住。連日公衙事冗,不曾拜候。”(《全元雜劇·關漢卿·溫太真玉鏡臺》)
除表示姑母義,也表示丈夫的姐妹的意思。
“(丑)姑娘,你哥哥說道,劉郎去后杳無音信回來,未知死活存亡。不如嫁個門當戶對的,也是了當。”(《全元南戲·白兔記》)
另外還表示未婚的女子,義同今天我們所謂的“姑娘”。
在此例中,“姑娘”表示未婚的女子,實際上就指女兒,因此“姑娘”有時也指女兒。
“姑娘”也有表示小妾的意思。
“他姑娘寄叫我三聲義男兒末?(店小二云)不干我事也。(蔡凈云)他寄借末?(店小二云)不肯。我吃他打了幾下,他說你的姑娘,肯叫他三聲義男兒末?(蔡凈云)我有姑娘,肯受他的氣?”(《全元雜劇·無名氏·魯智深喜賞黃花峪》)
到了清代,“姑娘”有時也指已婚女子,時常帶有諷刺的意味。例如:
“因這個媳婦美貌異常,輕浮無比,眾人都呼他作‘多姑娘兒’。如今賈璉在外熬煎,往日也曾見過這媳婦,失過魂魄,只是內懼嬌妻,外懼孌寵,不曾下得手。那多姑娘兒也曾有意于賈璉,只恨沒空。”(《紅樓夢》第二十一回)
在此,“多姑娘”其實是已婚女子,如此稱呼旨在諷刺她的行為不端、輕浮而不守婦道。由此,“姑娘”也延伸出“妓女”之義。例如:
(1)“你老不用說了,我明白了。想來是將才串店的這幾個姑娘兒,不入你老的眼,要外叫兩個。”(《兒女英雄傳》第四回)
(2)“我問他道:‘聽說你這里新來一個姑娘,為甚么不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二回)
(3)“就是窯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學,只是頂多有一兩句到黑妞的地步。” (《老殘游記》第二回)
由這些文獻可見,“姑娘”一詞的詞義豐富度甚于當今。在現代漢語中,“小妾”義必然消失,表示姑媽或丈夫的姐妹通常都用“姑媽”或“姑姑”表示。雖然這種用法在某些方言中使用,但也不是普遍的用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詞匯的意義在改變。“衛生”一詞由各自成詞的動賓結構演變為凝結一體的名詞性詞語或形容詞性詞語,意義發生了變化。“姑娘”一詞,也由于某些歷史現象的消失,其中的某些意義不復存在,如小妾義。另外的一些意義如姑媽義不再具有全民性和普遍性。
[1]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M].中華書局,2011.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漢語大詞典(第6版)[Z].商務印書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