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占一(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體育學院 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人永恒的關注。現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總體不樂觀,引起了社會、政府等各界的極度注目,也讓各界倍感壓力。就業選擇、戀愛抉擇等等難題一股腦堆在大學畢業生面前,讓學生們感到焦慮、壓抑,甚至產生負面的心理因素,情況嚴重者更是走向了極端。高校開展體育教學的初衷,是引導學生鍛煉身體,健康心理的同時,建立起“終生體育”的意識和觀念,真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所以,有必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健商”,讓學生樹立科學的養生、健康觀念,督促學生積極自主的堅持運動鍛煉,強身健體,塑造品格。體育教學與“健商”融合,對學生的成長成材乃至社會接班人的培養有著非凡的意義。
與傳統教育思想不同,現代的教育思想則重視素質教育,認為比起掌握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體育或健康類的課程教學應該側重于教授學生真正需要的東西,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性格塑造,讓學生的智商,情商都可以提高。 “健商”這一概念是素質教育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直接體現,原因如下:(1)“健商”是是一種智慧和態度,依賴于后天因素養成,與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成長環境直接相關。隨著人的歲數增長,閱歷見厚,健商也不斷提高。(2)“健商”是一個人基本素質之一,“健商”與體育教學融合,是素質教育和“終身體育”最直接的體現。“健商”關注人的心理,讓人端正態度,真正明白自己身心健康取決于運動與養生。(3)“健商”旨在促進人的身與心的健康,教會人保持身心俱佳的方法,根據自身情況,如性別、習慣、年齡、經濟狀況、生活環境,科學、合理的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以保證運動的效果和安全。
“健商”認為,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反映自人的健康觀念,養生理念、生活習慣、日常鍛煉等。另外,人對生活質量、運動、健康的了解程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對高校的體育教學而言,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商”正是“健康第一”方針政策的貫徹體現,“健商”與體育教學的融合也是該方針實現的最佳方法。在健商理念的指導下,高校大學生可以更加全面的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人生的日后幫助,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了,有助于高校“健康第一”教育目標的實現。
“健商”培養的重點有如下幾點:保持或優化人所處的健康狀態所需的科學知識、理念、方法,有關健康的重視度、應有的人生態度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生活方式的定義等等。“健商”的概念顛覆了單一強調運動鍛煉的傳統體育教學觀念。借鑒“健商”,在制定體育課堂的教學計劃時,應注意在堅持運動鍛煉這一傳統方式的同時,教導學生學習常見易懂的醫學知識和基礎的生理保健知識,讓學生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保證學生身心俱佳。“健商”與體育教學融合的一個切入點就是教學的人性化,充分認識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摒棄傳統的“批量”教育模式,更能夠有效增強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了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巨大進步。
在實踐的基礎上,讓感性認識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然后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具體實踐。具有不同認識的人,其行為方式往往大不相同。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確立理論指導實踐的思想,在體育教育領域同樣也不例外,體育意識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運動效果。通常情況下,能正確認識健康和體育這二者之間關系的人,“健商”普遍偏高;與之對應的是,對二者關系不夠深入的人,或者理解不正確的人,“健商”普遍偏低。由此可見,在體育教學和“健商”融合過程中,“認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商”概念有助于人們打破傳統,改變僵化的定勢思維,它鼓勵人們變換角度,對長久的難題有新思考、新辦法、新答案。“健商”也是人的智慧在健康方面的展現,挖掘、培養大學生的“健商”是倡導“終身體育”思想的制勝法寶。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分強調運動鍛煉和技術技能,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囿于國家規定和教育部綱領文件。但是這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落后的課堂內容,早已趕不上時代的步伐。體育教學的實施也應該從現實條件出發,例如學校現有器材、場地經費等,來確定開設的課程及教學方式。除卻傳統熱門的田徑類運動、球類運動等活動,如體操類運動、極限類運動、養生類運動等活動亦不失為絕佳的選擇。單單體育課堂上的教師教課與傳授知識,或討論切磋,體育課還是顯得單薄乏力。學校可以考慮舉辦各式各樣的課余活動,例如,與健康相關的主體聚會、講座,問卷調查,競技比賽、美文評比等,給學生展現體育五彩斑斕、魅力無窮的一面,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科學的健康知識,這樣學生就能慢慢樹立起“健商”的理念,學會調理自己的健康狀態,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
讓 “健商”的氣息擴散到校園的每個角落,作為校方應積極主動地倡導“健商”文化,組織權威的知識講座和正規的社團活動,力勸學生反躬自省,戒除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其它一切有害于身體的行為,遠離那些危害健康的不良因子,防病控病,讓自己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高質量的生活。生動、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體育教學有機融合“健商”,采用人性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配以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加上動人心魄的競技比賽,權威、發人深省的健康專題講座等等,編織成一張多維、隨處可見的 “健商”網,讓校園每個角落都彌漫“健商”氣息。結合學校自身的情況,并從學生的真實需求和身體素質出發,提供足夠的運動場地,高質量的運動器材,專業的設備,為 “健商”的傳播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
“健商”強調人學會對自己的身體、心理所處狀態做出合理、客觀的評估與判斷,是健康,還是亞健康或是病態。并及時發現病源,提早防治,對癥下藥,防患于未然,使身心能保持健康狀態。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導學生借助科學的指標,如生理、形態等等指標,來評判自己的身心狀態。除卻自檢,還要教會學生保養、鍛煉。比如,肌肉發達、耐力好的人,自然會有良好的運動表現,但僅憑這些并不能保證其身體健康無病;反之,也存在身體瘦弱,力氣較小的人,他們往往運動表現一般,但也可能身心俱健。故而傳統的通過運動表現來評估個人身體健康與否的方法并不科學,應運用“健商”予以改革。
培養提高學生的“健商”,要讓學生在體育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逐漸感受、體會“健商”的內涵,教導學生對科學健康理念的深化認識、客觀見解,引導學生自覺運用于日常生活實踐。教育界與處于教學前線的體育教師都應注重“健商”概念的實踐運用,以其為思想指南,積極探索有效、科學的融合切入點,并在教學中大膽創新,豐富相應的教學方式。只有重視“健商”才能實施“健商”,體育教學與“健商”教育的有機融合,是高校體育教改的發力點,是實踐新時代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徑。
[1]蘇靜,李鵬,張秋芬.從高校學生健商測試看體育課程目標實施與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05).
[2]呂健力,肖建國,譚建輝.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健商水平調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6).
[3]儲建新.健康體育教育模式對促進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開封大學學報,2013,(03).
[4]沈雅雯.體育課堂教學模式與學生心理差異的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
[5]高鳳樓,王家仲編著.健康新概念[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6]方大偉.人本主義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創業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