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海英 陳翔 王大立(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籃球文化是一個十分廣闊的概念,目前社會各界對籃球文化的界定也各有不同。筆者總結各家說法認為:籃球文化作為籃球運動不斷發展的產物之一,是籃球運動與籃球知識、技能、精神、制度及其自身規律等高度結合的產物,既是一種物質財富,更是一種精神財富,是籃球運動參與者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集體結晶,是對籃球社會價值的肯定。簡單來說,所有與籃球相關的人、事、物都屬于籃球文化的范圍。
籃球文化從產生到發展,都離不開群眾的肯定與認可,這就要求籃球文化要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學校最多的就是學生群體,因此以學生為主體的籃球,群眾基礎扎實而廣泛。再加上校園籃球文化本身的利他性、服務性和依賴性,使其必然要依賴廣大學生并服務廣大學生。也正是因為校園籃球文化的這一特征,才能讓籃球文化在校園內不斷蓬勃發展,取得今天的成就。
雖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學生之間會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會對校園籃球文化的技、戰術有不同方向的理解認識,但是伴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校園籃球文化積極滲透,籃球早已不再只局限于技戰術方面,更是成長為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不僅是學生,縱觀全世界,全球各地人們對籃球精神的理解都是大同小異的。
競爭是體育的靈魂,只有通過競爭,才能不斷地創新、發展、超越。籃球比賽作為籃球文化的核心,鮮明的詮釋了籃球文化的競技性。在籃球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無比重視競賽在籃球文化發展、參與者個體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籃球運動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也在不斷地提升著自身的文化品位。校園籃球文化是動態的,是與時俱進的。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校園籃球文化不斷吸收當代的精神財富,吸收校園文化的精髓,不斷充實自身內容,與社會文化習慣、與校園文化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與時俱進。
雖然我國籃球已經逐漸實現職業化,各高校也不遺余力地開展籃球訓練與競賽,但縱觀其動機,校園籃球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迎合各級教育和體育部門,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沒有受到真正的重視。
受我國傳統教學體制的影響,校園籃球教學在師資力量、器材配置和理論教學、課時安排等方面都受到限制。校園籃球教學指導思想不能與時俱進,教學內容缺少新意,成績考核方法過于單一,重視技巧而忽視了籃球自身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這一運動主體對籃球運動的本質追求,嚴重影響了校園籃球文化的傳播、發展。
校園籃球作為大學體育的重要組成,籃球比賽也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盡管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球隊,也會時常舉辦一些籃球比賽,但受比賽場次、比賽激烈程度等的影響,主要的賽事也就只有大學生CUBA聯賽,籃球發展方向模糊。另外,校園籃球賽過于重視整體成績,訓練時專注于技戰術的提高,甚至多會在賽前設置好戰術,戰術套路相對呆板反而使球隊缺乏應變能力,降低了攻防轉換速度,弱化了球隊的對抗性。因此,不管是在數量還是質量方面,校園籃球比賽都不如人意。
籃球作為一項集體性運動,有助于培養參與者的組織紀律觀、集體榮譽感、競爭協作意識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校園籃球運動的開展,可以積極推動籃球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但事實上,高校更加重視籃球比賽時的技戰術需求,而輕視籃球精神文化的開發與傳承,更忽視了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令人欣慰的是,校園籃球在各高校中雖然不被學校重視,但都普遍受到了學生的熱情歡迎,籃球文化的發展氛圍有較強的學生基礎:學生求知欲強,渴望對籃球運動進行更深層次、具體的了解,因此他們會關注各種籃球信息、關注各種高水平的比賽,并會就自己的看法與其他人進行交流,以不斷提高自己對籃球的認識及欣賞能力。
當學生置身于籃球文化中,不僅可以通過運動來增強自身的體質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提高各種活動能力,還可以豐富自身的課余生活,在運動中緩解考試壓力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在運動中體驗快樂、陶冶情操、娛樂身心。籃球文化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體驗籃球、享受籃球的同時,增強體質、忘卻煩憂,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在運動中展示自我,發現自我,增進身心共同健康。
籃球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早已融入了校園文化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其人文教育價值更是體現在了高校德智體美的方方面面。籃球作為強對抗性運動,不僅受到競賽規則的約束,還受到了道德準則的監督,球場上各種粗暴行為、不公平的競爭,都將受到制裁和道德的審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踐行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的場所。而在智育方面,籃球文化的理論知識、變化多端的技戰術都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其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使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體育方面,籃球運動的完成離不開各種跑、跳等人體基本動作,這對促進學生的神經靈敏性、肌肉系統的發達都有重大作用,使其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全面發展。在美育方面,籃球以其獨特的運動形式將人體的運動美和藝術美完美結合,不僅塑造了運動者的形體美,還激發了運動者的理性美,增強人外在美、精神美等美的享受。
籃球基礎設施建設是傳播校園籃球文化的物質基礎。高校作為校園籃球文化發展的基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建設籃球場地,保證器材供應,最好能擁有一個正式的體育館作為籃球文化傳播的舞臺,使學生可以時刻感受到籃球文化的存在。
還要加強籃球教學課程設置。籃球教學是校園籃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傳授學生籃球理論知識、技術技能,還要教會學生科學健身方法,培養其籃球精神,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學校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多組織學生觀看現場或轉播的籃球賽事,利用多種資源對學生進行籃球文化教育。
籃球比賽作為籃球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必須要得到高度的重視。在比賽建設中,倡導組織形式的多樣化、主題鮮明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努力營造濃郁的籃球文化氛圍。此外,籃球競賽還要不斷完善籃球競賽制度,加強籃球競賽管理,提高籃球比賽質量。不僅在校內進行班級、院系競賽,還可以在高校與高校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定期、不定期的舉行較高水平的比賽,增強籃球對抗的激勵程度,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增強其參與意識。
要促進籃球文化的傳播建設,還可以多舉辦一些與籃球相關的其他活動,如舉辦籃球知識競賽、請籃球明星作做相關的知識講座等活動,通過這些籃球氛圍方面的建設,加強學生對籃球的了解,使學生不僅要懂籃球,更要愛籃球。
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一些籃球文化節,意在發揚籃球的拼搏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的集體榮譽精神,是校園籃球文化與高校校園文化相融合,共同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全面進步。當然,這些活動對籃球文化的傳播與普及也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1]李杰.簡析高校校園籃球文化的建設[J].運動,2013.
[2]佟斌,陳志剛.中國籃球文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
[3]孔蕊.校園文化視角下籃球文化的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4]江雷.論大學校園籃球文化的功能[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
[5]陳補林.大學校園籃球文化現狀及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