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雨時(浙江省東陽中學 浙江 東江322100)
拓展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整合多種多樣的項目,幫助學生提升思想道德文化、社會實踐能力、科技創新水平以及各種技能等,引導學生完善自我,充實自己,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高中的體育教學要求學生掌握體育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的實踐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說以完善人格、鍛煉意志、培養團隊精神為原則的拓展活動,對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實施拓展活動的方法策略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
這部分內容包含有盲人方陣、孤島求生、信心傳遞等,通過這些活動項目讓學生感受到信任別人和被信任的感覺,對于團隊合作而言,溝通是特別的重要的。通過主動的交流和信息的溝通讓團隊更加具有凝聚力。
個人或者是雙人去完成一個艱巨的任務,這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都是一個挑戰,讓學生不斷的超越自我,通過這種不斷的超越,讓學生在活動中打破心理的防線,感受自己現在擁有的能力。通過 有效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克服內心的恐懼,樹立自信,加強自己的控制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主要包含的有空中單杠、攀巖、天梯、速降等。
團隊合作的內容包含有電網、罐頭鞋、翻葉子、雷陣以及一些求生的活動等。這些活動項目開展的主要意義就是讓學生體會到團隊合作意識和培養學生堅持到底、合理分工的精神。在一個團隊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點,隊員之間也有自己的差異,在團隊合作完成一項任務中,要學會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同完成目標。
拓展活動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有些活動項目看起來還非常的危險,學生在參與到活動的過程中就會承受一定的壓力,這樣能夠達到讓學生突破自己心理極限的目的。
拓展活動一般都會分小組進行,每個小組之間是競爭關系,各個小組內部之間要注重相助之間的協調合作,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盡全力為小組爭光,并在小組合作中獲得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相互合作中展現出自己的個性。
學生在拓展活動中要運用自己的優勢,對現有的資源合理的運用,在克服各個困難之后,讓學生體驗到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并將此感覺轉化為對自己的一種認可,增強學生在未來道路面對問題的自信心。
在體育教學的拓展活動部分,老師在課前可以將活動內容的要求、目標、需要注意的事項交待清楚之后。在拓展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完成的方式并不做特別的要求,這樣能夠充分展現出學生的想象力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這樣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削減對老師的依賴感。
體育教學中的拓展活動主要的教學形式就是體驗分享和經驗的傳遞,將教學的場所放在戶外,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設計了新穎、刺激并具有吸引力的活動情境,促使學生去主動的解決這個問題,參與到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此挑戰學生的心理和啟發學生的思想,學生在活動完之后可以總結分析和分享一下經驗,這樣能夠自己體會到富有現代人文精神和內涵的真理。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特定的環境讓學生能夠重新對自己、對朋友、對團隊進行認識和定位,主動的去發現和思考,給每位學生一個來自心靈的震撼,這也是拓展訓練的意義所在。
對于高中教育而言,有效的拓展活動能夠深化學校的素質教育,素質是學生做人和成才的基礎,伴隨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需求了,而拓展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對培養新型人才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拓展活動中,學生通過一定的情境和實踐獲得體驗,感受到活動的樂趣,提升自己的認識能力。最終要達成的目標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觀念,挖掘學生的潛能,同時幫助學生將這些潛能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當中,提高自己的個人成績。拓展活動一般都是團隊的形式進行的,通過活動任務讓隊員之間相互交流,一起克服問題和面對挑戰,主要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潛能和熔煉團隊。所以體育教學中的拓展活動在增進人際關系、加強團隊內部的溝通、提升團隊精神以及形成團隊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活動氛圍是具有促進意義的。通過拓展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個時代的高中生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沒有經受多大的挫折和磨難,都是在全家人的呵護下成長的,所以吃苦能力和面對問題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但是現在這個社會是競爭壓力非常大的,很多的實例都證明,一個人取得成功關鍵不是在教育背景和智商方面而是處理問題的態度和面對困難一直都不放棄的決心,這也是拓展活動的必須要求。拓展活動能夠促進學生身和心的相互結合,拓展活動的大部分項目的引導部分都是體力活動,通過體力活動激發出情感活動、意識活動、交際活動等,同時拓展活動的是要求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的,學生不是單純的進行肉體上的訓練,還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懼和膽怯,一直都要保持積極思考的狀態。比如在“孤島求生”和“壓力山大結”這兩項活動中都是在進行心和身的訓練。
傳統的體育教學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忽視了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通過拓展活動能夠讓體育教學拜托生物觀層面的教學特點,學生在自己親身的感受和體驗當中,深化對體育知識和運動規律的理解。通過學生的感知和體驗過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建立終生的體育習慣和形成良好的體育思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都是老師在進行講解和示范,缺乏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形象力。開展拓展活動會將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學生會參與到活動設計到實施活動的全過程,設置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老師在活動中主要是引導和啟發。拓展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實現師生共融。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內容和評價指標以及教學目標之間沒有多大的聯系,將學生的生理上的負荷情況作為評價標準,這些和學生的遺傳條件以及身體機能的差異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喪失了公平性。拓展活動的評價標準是學生自身的體能、在訓練過程中進步的程度、學生在處理問題的態度和行為、面對問題的情感和意志、團隊之間的合作和交往等很多方面。這樣有助于學生的身心方面得到健康的發展。
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活動,前期需要學生發揮想象、設計和推理對該活動的順利實施進行論證,并通過這些活動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親生感受到面臨的問題,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拿出處理困難的決心,在團隊合作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相互幫助、相互信任的合作精神。通過拓展活動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自身的身體素質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新時期的和諧校園。
結束語: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活動能夠培養學生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質以及敢于面對挑戰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能夠發揮其良好的社會功能,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1]王洪,郭華軍,吳金紅.素質拓展活動部分項目在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2.
[2]王銑.高中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融入重要性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