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珂(咸陽師范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00)
大課間活動作為初中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課間操發(fā)展而來的一種體育鍛煉方式。大課間活動能夠保證每名學生每天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它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緩解學生的學業(yè)壓力。通過大課間活動還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這對于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責任感以及形成良好品格都有著重大意義。因此,立足于初中大課間活動的現狀,并且有針對性的強化大課間活動,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由于大課間活動屬于一種新興體育活動方式,因此相關的理論與實踐還不夠完善。現階段,我國初中大課間活動的開展現狀如下:一是初中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期,他們的思想與行為都很活躍,大多數初中學生都渴望進行體育鍛煉,其中男同學偏愛對抗型的體育運動,比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等等,而女同學則更偏愛非力量型的體育運動,比如毽球、跳繩等等。無論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都渴望在技術上能夠有所提高,這就為大課間活動的全面開展奠定了基礎。但目前我國的初中校園體育學科的師資力量有限,暫時還無法滿足學生對于大課間活動的需求。二是現階段我國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許多學校的大課間活動還停留在做廣播體操的層面。對于單調乏味的廣播體操,同學們在心理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大多數學生只是應付了事,并且沒有認真執(zhí)行。長此以往,如果不加以糾正,不但會影響到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同時也沾染上馬虎、應付的陋習。三是幾乎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體育器材室,但受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社會對體育課不夠重視,致使學校的體育課開展也不夠順利,大部分體育器材閑置率過高,生銹、破損的情況非常嚴重。而且許多學校都缺少專職的器材管理員,這也加重了上述情況。
轉變思想觀念是學校大課間活動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我們首先要對大課間活動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如此才能確保這項活動全面展開。我們知道,初中體育工作的開展是從不角度,采取不同措施來實現的,大課間活動便是實現初中體育教學目的的一個重要載體。大課間活動具有多種功能,它除了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之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建設校園文化等等。大課間活動是由傳統(tǒng)的課間操發(fā)展而來的,全面開展大課間活動,能夠體現學校對于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因此,推廣大課間活動必須建立在校領導班子對其充分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精心的策劃,同時還要得到各科老師的積極配合,如此才能保證大課間活動的有效開展,最終達到預期的目的。
傳統(tǒng)課間操的內容單一,形式欠靈活,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感覺。因此,大課間活動開展形式必須要多元化,這樣才能夠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一是活動項目要多樣化。多樣化的活動項目能夠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比如我們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足球、籃球、乒乓球、毽球、跳繩、太極拳等等。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項目,從而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熱情。二是活動的內容要多元化。大課間活動的內容既要有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又要有時尚體育項目。內容上的豐富多彩,能夠使學生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體育項目,從而各種體育項目的內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三是形式要更加靈活多樣。這里所說的形式靈活多樣是指我們在進行大課間活動時,既可以分班、分項進行,也可以全校共同進行。具體形式可以根據學校的活動場地、體育器材以及師資力量來選擇。
大課間活動的主體雖然是學生,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學生參加就可以了,相反,大課間活動必須要學校上下全員參加。為了保證大課間活動的全面開展,學校有必要建成一個專門的組織機構,帶班領導、班主任、體育教師以及其他任課教師都要參與其中。該組織要根據教師的特長進行分工。而且教師要與學生共同練習,分享快樂,這樣可以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如果發(fā)現學生在某些方面存在行為、性格上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共同發(fā)展。
綜上所述,大課間活動是基于傳統(tǒng)的課間操而發(fā)展起來的。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活動形式,它在理論與實踐層面還顯得不夠成熟,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fā),積極探索,最終使大課間活動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1]朱東,楊永立.淺析學校“陽光體育”的開展[J].科技信息,2010,(13).
[2]段有林.淺析中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影響因素[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