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濟滔 (南京工業大學工業與藝術設計學院,江蘇 南京 211800)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將綠色設計融入室內空間整體環境的塑造,成為設計的一個不可分隔的組成部分,已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所謂室內綠色設計,是指能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并能給人們提供一個環保、節能、安全、健康、方便、舒適的室內生活空間的空間環境設計。工業化進程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使人類不斷反思其行為,這使得綠色設計在當今社會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對于室內設計而言,其又賦予了新的內涵,就是在室內裝飾、空間組織、室內陳設中盡量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質,創造出一個自然、質樸的室內空間環境。
當代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呼喚綠色設計,期盼在室內設計中實現綠色植物與室內裝飾的相聯系,營造出詩情畫意的空間意境氛圍,以及具有良好室內微氣候的室內空間。因此,將綠色植物引進室內不是單純的裝飾,而是提高環境質量,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室內種植綠色植物,不僅可以美化室內環境,營造氛圍,還可以吸附或清除有害物質。在污染的環境里,空氣中正離子的含量較高,綠色植物可以有效增加空氣負離子含量。負離子被人體吸入后,能調節神經中樞的興奮狀態,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免疫系統能力,使人精神振奮。不同的植物在形態、色澤、造型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性格、情調和氣氛,如莊重感、雄偉感、瀟灑感、抒情感、華麗感、淡泊感、幽靜感……,在選擇植物時應和室內要求的氣氛達到一致。選擇裝飾餐廳的綠色植物首要原則是有助于愉悅心情、增加食欲、活躍氣氛,而選擇裝飾辦公環境的綠色植物,則要求清新淡雅、能調節人的精神,減化辦公空間的生冷氣氛。在大型室內公共空間中,綠色植物的作用不僅僅是室內色彩與氣氛烘托的渲染物,也是空間聯系與分隔的主體,可以運用植物將各個功能區域分隔開來,產生一種既分隔又通透的視覺效果。室內空間種植的植物要避免氣味過于濃烈的植物,例如風信子等,以及有落葉和花粉較多的植物,以免對過敏體質的人群產生不良的反應。室內公共空間的植物最好使用無菌的培養土來種植,以避免環境的污染。另外,選擇綠色植物要與室內空間環境的大小比例相適應,一般不超過室內空間的10%,面積相對較小的室內空間,大型花卉盆景不宜擺放,會過多的占用使用空間面積,并會給人帶來一定的壓抑感與局促感。以選擇秋海棠、仙客來、一品紅等小型花卉為佳。
另外,在室內選用植物作為環境裝飾的載體時,應首先考慮如何更好地為室內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因為,大部分用于室內栽培的植物,大都原產于南美洲的低緯度區、非洲南部和東南亞的熱帶叢林地區,適應于溫暖濕潤的半蔭或蔭蔽的環境下生長。而小部分適用于室內生長的植物,則大多來源于高原地區。多數適于室內種植的植物,對抗寒和耐高溫的性能比較差,但也有適應于熱帶沙漠及高海拔環境的仙人掌類,有著極強的耐干旱性。不同的植物品類,對光照、溫濕度均有差別。為了適應室內條件,在選擇室內種植植物時,應選擇低光照、低濕度、耐高溫的植物。一般來說,觀花植物比觀葉植物需要更多的細心照料。
根據上述情況,在室內運用植物作為空間塑造的手段時,應加強室內外空間的聯系,盡可能創造開敞和半開敞的空間,提供日照條件,采用多種自然采光方式,挖掘和開辟地面或樓層的綠化種植面積,布置花園,選擇在適當的墻面上懸置花槽等等。
設計藝術的不斷深化,設計已經從傳統的二維設計、三維空間設計向多維空間設計的方向擴展開,人們的視覺需求也越來越多。美好的、正面的視覺內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設計的效果,而負面的、不愉快的視覺內容則會給設計的效果帶來消極的影響。綠色設計的需求給室內設計提出了一個新課題,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設計視覺空間。綠色主題是當代設計的趨勢,而綠色設計則使室內空間在視覺上給人以舒適、休閑的感覺。綠化是最富有生氣、最富有變化的室內裝飾物,它除了利用自身的形態美,包括體量、形態、色彩、肌理和氣味等為人們創造美感,同時還通過不同的配置組合方式與所處環境有機的結合為一個整體,從而形成優美的環境效果。綠色小品是形成空間視覺中心的主要手段之一,對于環境的美化作用主要體現在綠色小品與環境的協調上,綠色小品在環境中起到了畫龍點睛、點明主題的作用。人們通過對小品的欣賞,可以加深對環境的感受與理解。
同樣,在室內空間中使用自然元素進行空間裝飾表現也是加強空間視覺注意力,強化空間主題的重要方法。強調自然材質的使用,讓使用者感知自然材質,回歸原始和自然,如大膽地使用木材質地、石材等材質,著意顯示素材肌理和本來面目。材質或原始粗獷,或施以精密的打磨,二者都能牽動人們的情思,達到“耳中見色,眼中聞聲”的視覺效果,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心中潛在的鄉思、回歸自然的情緒得到補償。除此之外,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為室內綠色環境設計創造并提供了實現的可能性。在室內環境中采用模擬大自然的音聲效果、氣味效果的手法,如花香鳥語、風聲浪濤等動態環境效果,配合相應的空間視覺形象,也能讓人們在室內環境中獲得進入大自然的真切感受。而更為先進的綠色設計,通過再生能源利用、綠色環保建材的使用,使綠色空間的含義更加擴大并延展,也使綠色空間的視覺塑造形式更為廣泛。
新能源的發現,使得人類對自然界的依賴不那么直接,但同時又面臨著能源的短缺、生活工業垃圾日益增加等問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的產生是人類反思歷史的結果,綠色設計已成為許多建設首要考慮的因素與原則,室內設計也不例外。
在室內裝飾設計方面,綠色理念就體現在空間組織、裝修裝飾以及在室內陳設藝術中盡量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質,創造自然、質樸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我們提倡綠色設計,室內綠色設計的科技含量的重點體現在節能化原則上。通過設計開發可利用的再生資源,使用再生資源是維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手段。采用高效設備以減少在室內設計中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太陽能及其他自然能的采集和利用應作為設計的重點。在行業內,提倡回收利用,盡量做到拆卸后產生的垃圾,可以化解。使室內設計更加貼近自然,使室內能源利用和審美景觀的創造都達到新的高度。按綠色設計的概念去裝修室內,采用開放式的設計體系,改變人們現有的、世俗的審美評判標準。提倡不搞過度裝飾,不搞病態空間,減少污染。如果過度裝飾,必然變成為視覺污染,使原來狹小的空間更加擁擠,裝飾設計也就沒有了節奏、韻律和空間。人類的生存空間本已經很少了,我國人口眾多,可利用的空間不多,人只有在充分的空間中才能充分活動,才能透氣。
采用多層次的室內綠化,利用目前發展起來的腐植土生成技術、防水處理技術、無土栽培等現代綠化技術,用以吸收二氧化碳,清除甲醛、苯和空氣中的細菌,形成健康的室內環境,具有生態美學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補充了地面綠化的不足;另一方面,與建筑自然通風、采光的處理相結合,大大改善了室內空間與自然的隔離狀況,把自然生態延伸到了室內環境。保持設計的可循環再生性,讓人在室內就能領略到自然之美。
綜上所述,回歸自然、關注健康,是室內設計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和強烈愿望。時下,人們傾心追求的綠色理念和行為,已深入人心。就室內設計而言,綠色設計更是大行其道,影響深廣。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室內"綠色設計"在我國是一個正在研究探索中的新課題,它尚不成熟,也不夠完善。但是,在一定意義上說,它把一種生態理念引入到室內設計中,拓展了室內設計的內涵,把室內設計推向了更高的層次和境界,推動了建筑行業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從消費型向可循環利用型的轉化。從這兩個層面上綜合評價,運用"綠色設計"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指導設計師合理的、正確的將這一理論上的創新內容付諸于實踐中,為營造出優美、舒適、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添磚加瓦。
[1]張光寧,顧永華.室內植物裝飾[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周冰.環保節能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風,2008(1).
[3]朱鐘炎,王耀仁,等.室內環境設計原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