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柱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貿易系,廣西 柳州 545004)
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下簡稱廣西)主要的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都穩居全國前列,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廣西位于我國南邊,氣候濕潤多雨、陽光照射充足,給那里的農產品提供了優良的生長條件,這也是廣西農產品質量優良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廣西農產品質量極好,再加上廣西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才能更快地將廣西的健康、安全、無公害的農產品運送到全國各地,既保證了運輸的速度,又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
健康、安全、無公害的農產品對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還是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已經深加工過的農產品屬于工業產品,不符合健康、安全、無公害的農產品的要求。健康、安全、無公害的農產品生產產地環境應保證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生態環境質量,并且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必須符合規定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食用標準等規范,農產品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應該控制在農產品的健康安全允許范圍內。
廣義的健康、安全、無公害的農產品包括有機農產品、自然食品、綠色食品等。這類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限品種、限時間地使用安全的化學農藥、肥料等。農產品無公害是保證人們生活、身體健康的最基本條件之一,也是農產品進入交易市場最基本的條件。
所謂配送服務體系,就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網絡信息的支持進行貨物的訂貨、運輸的物流體系。一個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統不僅包括運輸和配送,還包括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信息處理等其它功能。物流配送體系的核心是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是接受并處理貨物配送,對發貨商運來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貨物進行分揀,根據用戶訂單需求對貨物進行揀選、加工、分包、裝貨等處理,并按照眾多需要者的訂貨要求備齊貨物,按用戶訂貨信息將貨物在指定的時間運輸到用戶指定地點的服務集合體。物流配送中心是集貨中心、分貨中心、加工中心的多功能綜合體。
廣西大部分人以在山區務農耕種為主,農業人口多,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綠色、天然、無公害的農產品理解不深。但“健康、無公害”、“農藥殘余合格率”等字眼對廣西當地農民來說還是很熟悉的,人們對這種無公害農產品漸漸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對無公害農產品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認為在農產品的耕種和生產過程中,應該減少化肥、農藥等這些對農作物生產有一定影響的化學物質的使用,認為化肥會使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的口感、風味變差,品質變低,對所謂的標準種植只是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不能偷工減料,更不能為了省事而潦草應對,這樣種植出來的農產品才安全,才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沒有危害,人們吃著安心、買著放心。
廣西氣候溫暖,陽光、雨水充足,被人們稱作“天然的大溫室”,因此可以一年四季種植和收獲農作物。其他地區的氣候相比廣西更寒冷,農作物種植冬季需要增加保溫御寒等措施,因此種植成本相對于廣西更高。因此,廣西種植的農作物在價格上占據了明顯的優勢。同時,廣西農作物在品質方面也有優勢,農藥殘余合格率位于全國前列。
廣西山區土質肥沃,土壤中的礦物質等有助于農作物生長,氣候適宜,工業發展較晚,土壤受污染少,符合健康、無公害農作物的生長。還有,廣西山清水秀地干凈,許多山區還有活泉水,解決了農作物的灌溉問題,且山上的泉水富含各種礦物質,對農作物的生長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由于廣西有如此優越的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條件,因此廣西種植無公害農作物具有很大發展空間。據不完全統計,到2013年底,廣西全區共建有各類型無公害農產品種植園、試驗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等140多個,種植面積超過4500萬畝,年產無公害農作物產量達700萬t,產值超100億元。
隨著廣西農產品的快速發展,在質量等方面備受好評,因此廣西農產品已被送往全國各地銷售。廣西地處西南,在地理位置上較偏遠,要想更快、更好地將廣西農產品運送到全國各地,一套完備的配送體系至關重要。
廣西位于我國的南端,南嶺之南,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農產品的生產地也大多都在山區,這就給廣西農產品的輸出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前些年,廣西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發展還不完善,農產品都還沒有開始往外省銷售,只是當地的農民會把自己種植的農產品、蔬菜、水果等從山區拿到縣城集市上去販賣,收益并不大。為了優化農產品運輸及銷售,廣西區政府從2008年起,用5年的時間建設全區的村村通公路,目前已實現全區65%的建制村通柏油路,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10萬km,實現了縣縣通二級路、鄉鄉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
隨著交通運輸逐漸發展起來,建設完善了從縣城通往山區的道路,方便了山區人們的出入。再加上人們種植農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也逐漸增加,人們便開始把目光放到了廣西以外,于是一條從廣西山區通往外省的配送服務體系便出現了。早期,廣西農產品配送只是近距離的,比如與廣西毗臨的幾個城市:廣州、深圳、長沙、武漢、貴陽等。隨著廣西農作物產品的知名度不斷提高,于是人們把目光投放到更遠的地方—北京以及其他北方城市。北京市、廣西地區相距2200多km,輸送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且不說能不能送到北京市那么遠的地方,就算是運到了北京,產品的質量是不是符合衛生、安全等食用標準也存在很大的疑問。
廣西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建立之期還很不完善,只是將農產品等進行短距離的運輸,且運輸產品的工具等也有限,基本上就是汽車。隨著廣西農產品越銷越遠,產品運輸工具從單一的汽車增加到了兩種—汽車和火車,這一來就更加有利于將廣西農產品進行遠距離的輸送。再后來,由于長距離的產品輸送,也沒有對農產品采取一系列的保鮮等措施,導致了農產品在運送到目的地以后,大量的損毀,給廣大農戶造成了不小的損失。隨著我國制冷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一問題被迎刃而解。
航空業的發展,使飛機也在廣西農產品的配送上被推廣運用,大大提高了廣西農產品的運輸效率。如果用飛機對廣西無公害農產品進行運輸,從中國的最南端運送到中國的最北端,只需要幾個小時而已,這相對于以前的汽車加火車的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是速度上的一大突破。
廣西健康、安全、無公害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的配送中心一般都設立在汽車站、火車站等周邊地區(如南寧火車站貨運場、安吉物流中心、東盟國際物流基地等),這樣有利于農產品的裝貨、卸貨。但也產生了另一個大問題,廣西農產品的產地一般都是在偏僻的山區,并且農產品的存貨倉庫也比較分散,因此也給產品的集中運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由于農產品倉庫分散,導致倉庫管理不集中、倉庫老化、配送體系的基礎設施較少,無法滿足農產品倉庫的需求等,分散的貨運給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目前廣西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已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總體上來看,現在廣西農產品配送技術還是傳統方式上的貨運—倉儲配送管理模式,使健康、安全、無公害農產品的配送技術也始終處于初級階段,在配送技術方面并沒有很大的發展,還沒有形成現代化、自動化的貨運管理和產品儲藏管理。廣西物流配送中心大多數還處于偏遠地方的舊式房區內,且很多農產品配送公司沒有現代化的產品配送管理技術,相比于其他發達城市的配送服務體系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現在的物流配送還缺乏信息化、網絡化、系統化的融合和管理,以至于廣西的農產品配送體系在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之后就停滯不前。因此,發展廣西無公害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一定要注意配送技術方面的管理和應用,以及建立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的配送管理模式,這對廣西無公害農產品的配送服務體系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廣西無公害農產品的配送速度并沒有完全與當前電子商務、信息網絡技術等的快速發展相匹配,還有很多農產品的配送服務體系依靠人工操作,配送環節繁瑣眾多,造成客戶對無公害農產品的配送效率不滿意。還有一些農產品無法按照既定的時間配送至指定地點,或者是配送的農產品質量達不到客戶要求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配送運輸工具以及交通條件的限制外(如運輸車輛),還與傳統農產品倉儲管理方式落后分不開。因為傳統的農產品倉儲方法主要根據農產品從產地運送到產品倉庫的情況來進行最近空間的存放,并沒有考慮到農產品可能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如客戶對農產品需求的變化,或者對農產品的運輸時間要求的變化等,這些都會對傳統的農產品倉儲管理產生一系列的影響。所以說,這種傳統的農產品倉儲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及客戶的需求,造成儲存農產品的倉庫空間利用率低、運輸車輛配載率不高、配送時效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廣西無公害農產品的配送服務體系要想發展的更好,就必須進行配送倉儲管理模式上的改革。
廣西區政府應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大在農產品配送服務和管理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在技術上提供幫助,在基礎實施建設上優先考慮和發展。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其職能,構建現代化的專門管理廣西無公害農產品配送的指導機構,對廣西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進行統籌和規劃,并制定一系列相關的規定來約束農產品配送過程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實現廣西無公害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更加穩定的發展。
加強農產品配送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助于廣西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的進一步發展。有關部門應該在廣西農產品配送需求量最大的地區增修增建高速公路、快速干線等。政府有關部門還可以構建一個廣西無公害農產品配送服務網絡監控體系,以便更好地監督整個廣西農產品配送服務情況。
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將農產品信息發布到網上,將無公害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國外。
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專業化的物流配送和倉儲設施設備,具有專業的物流操作和管理人才,在農產品物流配送的管理和具體操作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其優勢,在裝卸、搬運、儲存和配送過程中能更好地保護好無公害農產品;利用其先進的物流網絡優化配送線路,可以有效地縮短運輸時間,從而提高農產品的配送時效;專業化的操作人員和專用設備,有利于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并提高配送服務水平,提高顧客滿意度;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物流網絡信息系統進行合理配載,還能提高配送車輛的裝載率。
[1]趙鋒.農產品流通效率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3,(12):16-21.
[2]張波.我國農業信息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8.
[3]湛靈芝,鐵柏清.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環境管理,2003,(S1).
[4]徐漢柱,朱向平.基于電子商務的農產品物流服務體系探析[J].物流技術,2014,(2):34-35,65.
[5]李明灌.廣西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及發展對策[J].廣西農學報,2003,(5).
[6]李生,李迎賓.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概況[J].世界農業,2003,(6).
[7]林學軍,譚仕彥.廣西部分主要城市蔬菜有機磷農藥殘留監測與分析[J].廣西農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