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強 (滁州市圣明監理有限公司,安徽 滁州 239000)
土方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質、水文、運輸道路、鄰近建筑、地下埋設物、地下煤氣管道、給排水管道、電纜電線等情況不明等因素,經常造成土方坍塌,鄰近建筑物下沉等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筆者多年在施工一線從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與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就做好土方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及控制如下。
在土方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風險因素。
地質情況,水文情況,氣候情況。
基槽開挖的深度和寬度,填筑的高度和厚度等。
降排水的方法,放坡尺寸大小,施工方法與措施,選用的施工機械、施工順序,樁基的設計與材料的選用,場地布置等。
項目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技術不全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未能編制針對性實施方案,未對施工人員及時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監督與檢查不到位。機械操作、用電等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或未經過嚴格的技術培訓。
周邊建筑物情況,周邊基礎設施的位置,周邊工程施工情況,運輸道路情況、水電供應等情況。
針對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控制。
①勘查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摸清工程特征的情況,針對性的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經上一級技術部門審核批準后執行。
②做好施工場地防洪排水工作,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規劃與統籌安排。
③保護測量基準樁,以保證土方開挖標高位置與尺寸準確。
④做好施工用電、用水、道路及其它設施。
⑤深基坑土方的開挖要按有關技術規定要求進行基坑設計與處理,符合相關安全規范規定要求后,再進行土方工程開挖的施工。
⑥對特種作業人員施工前,應進行針對性的安全風險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人員學習并掌專項施工方案及技術重點要求,嚴格按按照方案和規范技術要求進行操作與施工。
⑦做好材料、機械設備等的準備與計劃工作。施工前應對所需的材料、機械設備等進行采購或計劃租賃,保證材料、機械設備符合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機械設備應定期進行維修與保養,嚴禁機械設備帶病工作。
①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要有專項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對施工人員、機械設備的準備、開挖方法、放坡、排水、邊坡支護應根據有關規范要求進行設計,深基坑邊坡支護工程要有設計計算書。
②根據土方工程開挖深度和工程量的大小,合理選擇與之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和機械挖土施工方案。
③人工挖基坑時,操作人員之間要保持安全距離,一般大于2.5m;多臺機械開挖,挖土間距大于10m,挖土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的危險作業。
④土方工程開挖前對周圍環境及施工現場要認真地進行檢查,查明各種危險源。機械設備進場前應對現場和行進的道路進行勘察,不滿足通行要求的地段應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機械作業在地下電纜或燃氣管道2m半徑及上下水管線1m范圍內進行時,應有專人進行監護與控制。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或將機械設備交給其他無證人員操作。嚴禁疲勞和酒后作業,更不能在危險巖石或建筑物下面進行作業。
⑤如開挖的基坑(槽)比鄰近建筑物基礎深時,開挖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時影響鄰近建筑物的穩定,如不能滿足要求,應采取邊坡支撐加固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和位移觀測。
⑥基坑開挖應嚴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邊坡穩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加固處理。基坑開挖深度超過2m時,基坑的周邊應有安全防護欄桿,防護欄桿應符合有關安全規范的規定要求。
⑦機械挖土,多臺階同時開挖土方時,必須有專人進行協調和指揮。機械在邊坡行進,應根據規定驗算確定挖土機械離邊坡的安全距離。夜間工作時,現場必須有足夠的照明,機械設備照明裝置應完好無損并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⑧兩臺以上推土機在同一區域作業時,兩機前后的距離不得小于8m,平行時左、右距離不得小于1.5m。兩臺以上鏟運機在同一區域作業時,自行式鏟運機前后距離不得小于20m(鏟土時不得小于10m),拖式鏟運機前后不得小于10m(鏟運時不得小于5m),平行時左、右距離均不得小于2m。
⑨深基坑四周設防護欄桿,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坡頂與坡底應有排水措施且排水通暢。
⑩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擾動,基坑挖好后要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要預留15cm~30cm厚覆蓋土層,待基礎施工時再挖去。
①基礎工程土方開挖前,首先要對施工機械設備、施工工藝、施工參數等進行檢查。
②土方工程開挖前,深基坑工程要復核設計條件,對已經施工的圍護結構質量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工程土方的開挖。
③基坑土方開挖與驗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開挖的深度、寬度尺寸情況;
b.基礎降排水等情況;
c.回填土方的質量情況;
d.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①在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對于深基坑工程應定期對基坑及周邊進行巡視,隨時檢查基坑位移(土體裂縫)、傾斜、土體及周邊道路的沉陷或隆起、地下水涌出、管線開裂、不明氣體冒出和基礎防護欄桿等的安全性。
②對深基坑土方在開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基坑變形監測方案及時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當出現位移等超過預警值、地表裂縫或沉陷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如出現塌方險情等征兆時,應立即停止施工作業,組織撤離危險區域,并立即通知有關方面研究處理。
③在大雨、冰雹、大雪及風力6級及以上強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要對正在開挖的基坑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存在的隱患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④對于深基坑土方的開挖,基坑支護結構必須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后,才能開挖下層土方,嚴禁提前開挖和超挖。在施工過程中嚴禁機械設備或重物碰撞支撐、腰梁、錨桿等基坑支護結構,同時也不得在支護結構上放置或懸掛重物。
⑤基坑土方開挖后,應及時在基坑邊坡的頂部設排水溝,基坑底部四周也應設排水溝和集水井,定期及時排除積水。基坑挖至坑底設計標高要求后,應及時清理基底并驗收后及時澆筑混凝土墊層。
⑥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嚴格按三級配電二級保護要求,安裝好用電設備、設施,確保用電設備的安全,防止用電事故的發生。
⑦在土方開挖過程中,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止作:
a.填挖區土體不穩定,異常軟弱土層,流沙(土),有倒塌可能;
b.地面涌水冒槳,出現陷車或因下雨發生坡道打滑;
c.發生大雨、濃霧、水位爆漲及山洪爆發等情況;
d.施工標志及防護設施被破壞;
e.工作凈空間不足以保證安全;
f.出現其他不能保證作業和通行安全的情況。
對上述情況的出現,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地安全措施進行處理,確保符合安全作業條件后,方可繼續施工。
土方工程的開挖過程,也是一項安全管理活動的過程。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設計及施工規范等技術要求,認真地執行和落實到位。在施工過程中,應積極加強信息化方法的運用和管理。只有根據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和監測資料,對地質結論、設計參數進行驗證,對施工工程的各項安全性進行判斷并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才能保證人民生命及財產的安全,才能更好地節約工程項目的投資,最大化的增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J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 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3] 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