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楠
(佳木斯二十小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在高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寫作能力,是高職教育必需培養學生一種能力。社會的發展對人才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每位工作人員都要做到一專多能,不僅要掌握本職崗位的所有工作技能,而且還要能勝任其他工作崗位。通知、通報、請示、報告、總結、計劃等公文文種不僅國家機關經常使用,而且每個企事業單位日常工作也要使用,有關的格式、寫法、基本要求、注意事項、行文關系、行文規則以及撰寫的一般程序學生都應當熟悉、掌握并能靈活應用。為了充分挖掘高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廣大教師真正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有效地全面激發學生思維,我們將著力構建開放型、實踐型、創新型的學習模式。根據“教、學、做”合一的原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文體的特點,大膽嘗試、探索和推行教學改革,注重強化學生的寫作思維訓練,開展范文欣賞、寫作情景模擬、小組討論案例教學、病文修改、等啟發式教學方法,使學生達到對相關應用文會用、會寫的水平。
藝術語言“沉淀著體驗者強烈的審美意識,也往往凝縮著體驗者濃烈的藝術情感和藝術想象。”絕大多數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是教師。對于教師而言,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只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熟練的語言表達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教師在語言實踐教學中,要善于吸收一些演講大師的演講精華,精心的設計聽說訓練項目,不斷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讓行之有效的口語訓練成為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重要活動。學院將繼續堅持組織系統訓練:大學一年級重在基礎訓練,如普通話朗讀;大學二年級上學期重在提升訓練。如講故事,下學期重在實戰演習,如演講、辯論等。為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針對不同的課程要求,每學期安排學生課前5分鐘小講臺,以此來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真正提高。
電腦進入了千家萬戶,用筆來書寫的文字大部分被計算機代替了,提筆寫字的時候越來越少了。在這樣一種形勢的影響下,學生書寫能力普遍不高,為此,學院有針對性地進行三筆字訓練,幾個學期下來,學生的書寫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系部督促學生繼續堅持每天一頁鋼筆字,每天一頁毛筆字,每天一小黑板粉筆字,并成立系部檢查小組,重在扎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寫基本功。同時,學院加大語文教育專業書法課程建設;建立學生個人書寫檔案,加強教師書法教學的規范化;改變原有的單調的書法課程教學模式;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努力拓寬提高學生書寫能力的渠道;并將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書寫能力納入學生考核體系。
為了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具體從師任教的職業行為方式,學院對學生進行了系統地教育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具體訓練內容如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小學班主任工作、小學生廣播體操訓練、黑板報出版。
1.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技能訓練是指備課、說課、講課、觀課等。
2.小學班主任工作技能訓練指小學班級管理、思想品德教育和組織指導課外活動等。
3.小學生廣播操訓練指教師要學會做小學生廣播體操并能給學生指導示范。
4.黑板報出版的基本要求:教師能與學生合作共同設計、出版黑板報。
學生教學基本技能考核納入畢業考核中,將直接與學生的畢業證及教師資格證掛鉤。學生凡專業技能綜合實訓考核不合格的,不能畢業。每項實訓指導教師負責對學生進行實訓期間的專項考勤、 實訓項目考核,并且要求每個學生對其中一個教學內容拍成錄像,并刻錄成光碟。實訓結束后學生需將有關材料上交,這些材料都是評定學生實訓成績的重要依據。實訓結束后,實訓指導老師依據學生的實訓情況,客觀、公正、合理地評定學生的實訓成績。
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參加一次職業大賽,并計入學分。在貫徹落實的過程當中,我們將各類大賽,如說課比賽、漢字錄入比賽等納入專業培養方案當中,積極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大賽活動,初步形成“專業有競賽,人人都參加”的局面。此外將技能大賽的模式引入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項目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過程的融合,并逐步完善技能大賽的獎勵辦法,大賽中的優秀選手推薦參加省級職業技能大賽。
改原有的知識識記考核為能力考核,在考核方法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能力輕分數;重過程輕結果。具體做法如下:第一,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終結性考核為輔,改變傳統的一場考試定勝負的做法。比如,將平時作業、聽課筆記、讀書筆記、課堂表現考核作為平時考核,主要考核聽說讀寫的實際應用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第二,改學生被動應付考試為積極主動查漏補缺,自我檢查,自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階段性的考核中,除了平時考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按照授課教師的相關要求制定一份課堂設計。這些由學生自制的課堂設計在班級隨機發放,每位同學對課堂設計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評價,然后署名,最后由任課老師把關,再次做出評價。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將“為分數而學習,為考試而學習”變為“為學習而自我檢查”,效果非常好。
成立語文教育專業建設委員會,由人文社會科學系教師與小學的一線教師專家組成,負責研究、指導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這樣我們的培養目標就會更明確更有針對性,我們培養出的學生就更符合小學教師的要求。此外,爭取聘請小學一線退休教師為語文教育學生講授小學語文教法,用他們幾十年的豐富的實踐經驗來指導我們的學生,真正把我們的課堂變成學生增長知識的沃土。
學院將進一步堅持“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指導原則,把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培養結合起來,把“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作為語文教育專業建設和專業特色構建的切入點,積極探索“職業技能與語文教育專業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滿足人才市場對語文教育人才的各方面需求。
[1] 才娟. 藝術語言學芻議——兼論語言的張力與彈性[J]. 學習與探索,2013,(7).
[2] 陳鈺. 師范院校語文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