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燕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政法系,甘肅 合作 747000)
作者系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政法系講師。
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素質主要是指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自身教學過程中逐步獲得的穩定的、在教學中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和能力。它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和多重要求。是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師所應該具備的政治素質、思想作風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身心素質等各種基本條件的總和。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大力推進教育創新,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在經濟發展相對遲緩、教育落后的民族地區,要結合民族地區歷史文化發展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現狀,培養一支能勝任新形勢下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要求的具備思想政治課教學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增強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實際效果。
長期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民族地區各級政府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民族教育優先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優先。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素質也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第一,在各種教育培訓活動中,進一步明確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規律,了解社會主義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增加了對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第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整體需求和民族地區發展的具體需要。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教服務于學”的思想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第三,民族地區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向專業化發展,同時學歷層次在逐年提高,為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1.專業基礎薄弱,相關理論知識需要拓展
由于民族地區多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教育事業發展緩慢,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存在整體素質不夠高的現象,加之,長期以來將思想政治課劃分到“副課”當中,從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師有一部分是其他專業教師兼職,或半道改行,還有民辦轉公辦教師承擔。這導致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普遍存在著知識面窄、舊的問題。政治學科專業知識功底薄弱,掌握的信息陳舊,缺乏對學科發展前沿知識的學習。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對學生知識、情感、道德、行為等方面的教育與引導,也需要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不斷擴充相關理論知識,以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
2.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行為需要改變
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育者教學方式的轉變,但是在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缺乏對新的教學理論的學習,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課堂灌輸式教學方法傳授知識,片面強調學生學習為社會服務的思想,養成了學生一種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的關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未能調動。即使是使用新課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學方法,但由于不了解這些科學方法的內涵,在教學中這些方法也是徒有形式,效果沒有得到切實發揮。
3.教學技能欠佳,現代教育技術操作欠佳
教師的教學技能包括表達能力、解讀教材能力和將教學生活化的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茶壺里煮餃子,有口難出”的問題,將課堂教學內容置于學生生活之外,使思想政治課成為抽象的、照本宣科的、機械照搬的課。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思想政治課實現圖與文、靜與動、聲與像的有機結合,使教學內容直接、具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官理解,但是民族地區中學缺乏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即使配備多媒體教室,也由于教師欠缺相關操作技術而得不到利用,不能運用現代化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和創造活動。
雖然新課程標準提出應試教育要向素質教育轉變,要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民族地區各個中學都在積極響應新理念,但由于學校的教學質量直接是由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決定,這就使得學校關注的是學生升學考試科目的成績,而忽視了思想政治課“育人”的教學任務。加之,民族地區信息閉塞、觀念更新困難,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根深蒂固,教師得不到及時的進修和培訓,新課程理念未能在學校、教師之中深入確立。
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終生學習的意識比較淡薄,對提升自身素質的積極性不高,不關注時代的發展、不善于接受外界新信息,不注意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特點,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針對性、時效性和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不夠。甚至一部分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自身素質較差。“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行為舉止都給學生樹立了榜樣,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教學不嚴謹,自身行為舉止自由散漫,會給學生留下不良印象。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環境、民族文化的影響,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基礎薄弱,經濟狀況相對于內地仍然十分落后,大部分學生回家都要參加家務勞動或其他生產勞動,由于政府財政投入有限,基礎設施不完備,中學生業余生活受到限制,他們對道德、價值、情感等方面的內容思考較少,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認識模糊,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進行理論說教,不能講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沒有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發展的現實作用,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當代社會,普遍的實用主義理論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使得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與現實中存在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只講索取,不講奉獻等現象的反差,在現實中表現出的是“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現象。尤其使一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對于社會主義的道德要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講得不理直氣壯,更或是有氣無力,對一些實際問題難以作答。部分教師在理論和現實的兩難處境中也表現出了迷茫,在工作上只是一味地應付。
思想政治課教師素質的提高不會自發產生和提高,需要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和引導,有賴于黨和政府的關系和培養。要調動起思想政治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級組織和領導要注意幫助解決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思想上、生活上的具體困難,對他們個人生活和工作上都要給予關心。既看到民族地區與其他普通地區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工作的一致性,又要看到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的特殊性。(1)給予人事編制上的支持,鼓勵各中學引進師范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師。(2)建立和完善課程培訓體系。相關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教師培訓規劃,有重點、分層次、多形式地開展培訓工作,使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重點深化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干教師研修和在職培訓。堅持先培訓后上崗,著力提高新任教師適應崗位要求、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堅持每次開課前的全員再培訓,做到先培訓后開課。”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水平。(3)對思想政治課教師職稱評定、獎金分配方面要有明確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支符合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學要的、精干的、有戰斗力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使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1)嚴把進口關,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逐步調整思想政治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這是保證思想政治課教師思想素質過硬、政治立場堅定,能夠按照黨和國家的要求有目的的完成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的前提。(2)做好教師教育、培訓工作。可采取在職學習、課程培訓、會議交流、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斷更新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知識,提高業務能力,使之成為能夠勝任本職工作的內行;定期組織教學觀摩活動,推廣先進教學方法,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和共享;借助多媒體和網絡等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手段現代化水平,利用網絡教育資源,形成網上網下教學互動、校內校外資源共享;定期評選思想政治優秀課和優秀教師,調動教師學習和鉆研的積極性。(3)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認得思想和行為是受所處社會關系不斷發展變化的,不論是思想政治課教師個體作用的發揮還是思想政治課整體功能的發揮都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包括運用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規章制度的等手段,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的選拔、使用、考核、晉升、處罰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是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制度指導之下自覺要求上進。
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素質的提高,不僅要靠黨和政府的關心、學校的激勵和約束,更重要的在于要積極開展自我教育,實現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1)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課教師的風度和儀表行為。一個合格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文明風度,包括禮貌待人、語言文明、舉止從容適度等。它直接反映教師的道德修養、情操和個性,同時能給學生以情緒上的感染,使學生保持良好的聽課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儀表行為是外在的氣質風范和行為活動,包括姿態、形象、容貌和教育行為等。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打扮應該整齊、美觀、端莊得體,給學生留下落落大方的良好形象。(2)增強教育教學創新能力。教師能否實現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直接制約著教學效果的好壞。作為民族地區思想政治課教師需要將思想政治課與民族地區實際發展狀況和少數民族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特點結合起來善于發現新問題、分析并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指導學生學習能力,師生交往能力,最終實現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3)樹立終生學習理念。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需要進行持續學習,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擴展教學視野,增加綜合知識。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掌握諸如心理學、教育學、教學原理等輔助性知識。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民族地區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學習操作計算機的方法,通過互聯網了解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新信息,不斷吸收新知識、了解新成果,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課件和軟件,將新信息、新知識及時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以便提高教學效果。
[1]畢國明. 面向21世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基本素質與培養目標[J].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7).
[2]陳紅梅. 新課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課教師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4).
[3]孟慶男. 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
[4]邱學宗. 欠發達地區農村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9,(10).
[5]尚蕾. 課程改革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素質的新要求[J].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