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迪
Sweet綜合征(Sweet’s syndrome,SS)又稱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病(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1964年由 Robert Dougias Sweet首先提出[1]。本病發病機制不明,可能與特發性或與腫瘤、自身免疫病、感染妊娠、藥物等有關,10%~20%的Sweet綜合征病人合并潛在的惡性疾病,這些惡性疾病中85%為血液系統腫瘤。最常見的血液惡性腫瘤為急性髓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2]。Sweet綜合征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發熱可出現在皮疹前數天至數周,或與皮疹同時發生。典型皮損為痛性隆起的結節紅斑,當合并血液病時上肢累及常見,且皮疹常不典型,可表現為膿包的皮損或潰瘍,并可逐漸擴大融合成片[3,4]。現將我科收治的1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伴Sweet綜合征的護理總結報道如下。
病人,入院前1周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乏力、胃納差,略有惡心,無牙齦、鼻出血,無皮膚、黏膜瘀點瘀斑。2012年8月16日在外院查血常規:血紅蛋白95g/L,白細胞計數287.7×109/L,中性粒細胞0.66,血小板計數827×109/L。8月17日來我院復查血常規:血紅蛋白92g/L,白細胞計數318.1×109/L,血小板計數827×109/L。外周血涂片:原始細胞2%,早幼粒細胞7%,中幼粒細胞18%,晚幼粒細胞8%,有核細胞2%,中性分葉核粒細胞34%,中性桿狀核細胞19%,嗜酸性細胞4%,嗜堿性粒細胞4%,淋巴細胞2%。為進一步診治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收入我科,經骨髓檢查、融合基因及染色體檢查等明確診斷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予以羥基脲及伊馬替尼治療后血常規明顯好轉,白細胞及血小板基本正常。8月27日出現左手臂近肘部紅腫,外科、手外科會診考慮軟組織感染,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抗感染及局部換藥消炎,但效果不理想。病人反復高熱,更換抗生素(頭孢唑肟、泰能、萬古霉素)。9月3日右側手腕處靜脈留置針拔除后出現小膿點,之后紅腫加重明顯伴滲出,予以局部換藥消炎,但雙上肢軟組織進行性加重,反復高熱,白蛋白降低明顯。9月10日經外院會診停用泰能、萬古霉素,改用利奈唑胺抗感染、甲強龍激素治療,并補充白蛋白,雙上肢創面不包扎。9月11日下午起體溫正常;9月12日右前臂紅腫有所消退,部分結痂;9月14日雙臂紅腫明顯消退,部分結痂蛻皮。
2.1 高熱護理 病人臥床休息,密切觀察體溫變化,體溫超過39℃,給予物理降溫或遵醫囑用藥。加強口腔護理,酌情每日2次或3次,飲食前后漱口,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開窗通風,但注意勿使病人著涼。
2.2 飲食護理 保證病人營養的攝入,鼓勵病人多進食、多吃水果、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保證液體入量達3 000mL。給予高熱量的半流質飲食,保證足夠熱量每日2 000kcal~3 000 kcal(8 360kJ~125 400kJ)。
2.3 心理護理 隨時與病人溝通交流,注意觀察病人心理變化,特別是在病情反復或治療副反應明顯時,病人極易發生負面心理,應及時疏導,轉變消極情緒,幫助病人解決心理需求,鼓勵堅持治療,恢復信心。與病人家屬經常溝通,了解病人心態,指導家屬阻斷不利于病人療養的信息干擾,避免各種外來因素的精神刺激,使病人安心療養。
2.4 皮膚護理 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保持皮膚清潔。加強對病人全身皮膚的護理,穿著柔軟衣服,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膚,每日用細軟毛巾溫水擦浴,不使用堿性肥皂,保持皮疹部位皮膚干燥。并根據皮疹特點予以相應的局部處理。皮膚水皰破潰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因此,每日要觀察皮疹有無膿點,對皮膚破潰處進行仔細處理以防感染,每日注意觀察皮疹及體溫變化。
2.5 藥物護理 糖皮質激素治療是Sweet綜合征的首選藥物。用藥期間給予病人保護胃黏膜的藥物,飲食上注意給予易消化、高營養、無刺激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應用激素期間,病人的免疫系統可受到一定的抑制,加上病人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使得身體抵抗力更低,極易受到感染。故病室要定期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2次/日。做好病人的個人衛生工作,經常督促病人漱口,防止口腔潰瘍感染。認真做好會陰護理,鼓勵多飲水,以防發生泌尿系感染。
本病例病人由于確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后,在經過抗白血病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但出現了手肘皮膚紅腫并進行性加重伴皮損滲出。由于對Sweet綜合征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開始時誤診。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學習,了解了Sweet綜合征的確診可通過皮膚病理活檢來確診,血液病合并Sweet綜合征時治療主要是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5]治療效果明顯。除此之外,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必不可少,增加其信心,配合治療,從而使得護患雙方達成一致目標。
[1] Sweet RD.An acute neutrophilic[J].Br J Dermatol,1964,76:349-356.
[2] Bourke JF,Keohane S,Longhe CC,etal.Sweet’s syndrome and malignancy in the U.K[J].Br J Dermatol,1997,137(4):609-613.
[3] 湯蕊,王書杰.Sweet綜合征和血液病[J].醫學研究通訊,2004,33(11):30-33.
[4] 宋志強.Sweet綜合征的臨床進展[J].皮膚病與性病,2012,34(4):77-79.
[5] 唐玉梅,張義超.1例再生障礙性貧血合并Sweet綜合征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9C):2533-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