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巖,張玉超
(1.上饒市公路管理局玉山分局;2.九江市公路管理局德安分局)
路基沉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原因為路基的填充材料選擇不當,和路基在填充過程中的填充辦法不合理,這兩個問題是最好解決的問題,也是起著決定性因素的問題。關于路基下陷的另一個導致因素是壓實度不足,在普通公路修筑時可能因為壓實材料不得當而導致壓實問題,在修筑橋面或者路基銜接處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建筑方法的不得當而產生壓實問題,但無論是哪一個步驟產生的壓實問題都會使公路的路基逐步下沉。路基下陷的客觀原因也很難解決,由于公路修建的工程中要考慮經費和運營等因素,一般修筑的周期較短,沒有給選中的地表以足夠的時間降解和形成,這就導致后期由于地表的自然反應而自然下陷,另外路基的地面選擇問題也很重要,有些地表土質較軟,由于荷載和水和溫度等作用會自然下陷。路基下陷的最后一個原因是由于路基選址的土質中水分含量大,由于后期蒸發和壓實不足等原因會導致路基下陷。
公路在通車一段時間后,公路表面會出現縫隙和裂紋,我們將其稱之為縱向裂縫,縱向裂縫的主要原因也是路基建設中的遺留問題。
導致縱向裂縫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由于路基在建設之初設計不合理,將寬度設定過窄,在施工開展后發現該問題后進行彌補,針對路面窄的解決方式是將路基在原本設計的基礎上加寬,進行路基邊緣的二次建設,二次建設與最初設計難免有偏差還會因臺階與分層問題產生路基建筑的前后差別,在公路竣工后,邊緣擴展與原本設計的接壤地帶會出現裂縫,接壤地帶的裂縫就是縱向裂縫其出現的原因也是縱向裂縫出現的最基礎原因。縱向裂縫出現的第二個原因是清淤不凈,公路一般是將植被清除后建筑在松軟土質之上的,在對植被進行清除是過程中難免有清除不凈的現象,在這樣的土質上面建筑的路基在日后難免會由于填充不實等原因使路基自身或者是路基邊緣下陷,到這縱向裂縫,植被清淤不凈是導致縱向分裂的一個常發原因,但是可以避免。縱向裂縫出現的第三個原因是在填實與交界的路基部分沒有按照路基填實的要求而進行分層填實,也會導致縱向裂縫。
公路的邊緣部分由于自然災害,如暴雨泥石流的沖刷等會是邊緣溜坍,這就是路基的邊緣沖刷問題。
公路路基的邊緣沖刷問題導致原因有二,第一是由于路基選址的土質較軟,并且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對軟土質進行合理的防護處理;第二是由于路基建設后沒有一個完善的排水設施,或者是排水設備的位置不合理,在突發災難來臨后不能對積水進行及時處理。
邊刷沖擊是路基質量控制的又一待解決問題,其發生幾率小于路基下陷和縱向裂縫,但也亟待解決。
以上三個方面就是路基建設中質量控制的通病,這些問題會導致公路的使用壽命降低,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每年用于公路維修的費用也大幅度上升,同時路基質量為題也會是形勢車輛的壽命受損。同時路面下陷也會導致車禍的發生和交通堵塞等不良后果,因此對公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力度的加大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質量的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是對土的控制,路基問題中土的影響因素是絕對的,土的一點點變化給與路基上的反應就很明顯。這就要求選址的過程中多加比較,選擇土質好,含水量少,盛實量大的土質。在選土的過程中要對已選地址的土進行測驗分析,明確該地土質的含水量和物理以及化學性質。另外要明確土質顆粒的大小,越細的的土質顆粒越適合于公路的建筑,另外路基土的選擇還有考慮選址的氣候因素、氣象因素以及該地的水文條件。
確定路基土的性質并決定動工后,要對路基進行穩定,其基本方法有二:第一可以用石灰穩定路基,石灰顆粒小、密度大,用石灰可以改良路基土的密度和性質,尤其是針對土質差和含水量高的土質或者是工期時間短、動工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用石灰穩定路基是現行最常用也相對石灰的穩定路基的方法。第二可以對已選土質摻加硬質材料,例如碎石、沙子、煤渣等等,這樣可以增加路基土的穩定性和堅硬性。
在論述路基質量問題時已經反復強調路基土的重要性,此部分針對公路路基的施工質量問題,首要強調控制路基土的強度。
如果說對路基土的控制是基礎的,那么對壓實的控制就是核心的。對路基土進行壓實能夠使路基土達到最大密度,在日后公路通車后也能不變形,良好運營。壓實控制要講求方法,時時控制,對于含水量大的部分應耐心等待,通過蒸發使含水量降至最佳后在進行施工。另外壓實后的施工過程要連續不間斷,只有這樣才能夠減少自然因素對路基施工質量的影響。還有在壓實工程中應該注意壓實工具的選擇,要選擇適度的壓實工具是圖層填實厚度合理。
壓實的合理控制能夠保證公路的不下陷,不變形,是公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核心措施。
強度控制是路基施工全過程的又一重要性影響因素,對強度的控制最主要的是對施工人員的控制。
路基的強度決定了日后公路的承受能力和整體質量,路基強度要求施工人員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尊重技術,嚴格遵守修筑路基的整體要求,不投機取巧,不用劣質材料,只要施工人員能夠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安全筑路,就一定能修建出合格的路基。
如果說路基土的選擇是基礎的,壓實的作用是核心的,那么強度的控制就是主管的,可決定的,我們在路基的建筑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負責的修建,保證強度。
裂縫控制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整體路基基層的控制。追究道路裂縫的基本原因是路基材料和設計中的偏差,在建筑路基的時候若選擇穩定性能好不易裂縫的材質就會減小裂縫的可能性,材質的選擇要求含水量和塑形指標良好,其中水泥為較好的選擇。第二是要求路面表面的瀝青質量,瀝青的質量如果不過關就會導致雨水或雪水的滲入,影響路基質量。
裂縫控制是在前三者控制的基礎上對路基質量的雙重保證,要加以充分重視。
總是,公路路基質量的控制是多元的,我們要從多方面嚴格把關,無論是選址、施工、還是材質都要充分重視,全面控制。
本文的側重點有二:一為公路路基存在的質量問題及問題原因;二為公路路基質量的控制措施,希望本文可以解決更多工程建筑人員關于路基方面的疑問。
[1]姜保明.公路路基施工技術[J].學術縱橫,2006,(9).
[2]鐘連添.淺析公路施工工程技術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0,(32).
[3]林峰.公路路基施工問題探討[J].四川建材,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