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利東
(棗強縣交通運輸局)
這里的含水量主要指路面施工材料的含水量,它對公路基層和面層的密實度有著直接影響。一般來說,土壤或土層的粘結力是隨著土壤結構密實度的提升而不斷增加的,而土壤結構的密實度和含水量有著莫大的關系。如果土壤結構的密實度相對較大,結構內部含水量會相對較小,反之則越大。反過來推論,當土壤內部含水量相對較大時,土壤及其結構層的密實度會隨之變大。公路路基路面壓實施工中用到的材料大多有碎石、礫石、水泥、石灰等等,這些材料只有在具備了一定含水量的前提下才得以在公路施工中使用,原因在于當材料壓實到一定密度以后,外部所施加的壓力已經無法再克服材料本身的抗力,在這種情況下得到的干容重相對要小,而如果材料在應用之前具備了一定的含水量,壓實過程中水會在材料顆粒之間發揮潤滑作用,適當減小材料的耐摩阻力,進而得到更大的干容重。這樣看來,在壓實力相同的情況下,具備一定含水量的材料比含水量不達標的材料更具壓實性,經壓實得到的密實度會更大。
壓實工藝包括的內容很多,如壓實設備、壓實技術等等。盡管在上段內容中提到含水量適當的材料比含水量不達標的材料更具有壓實性,但這一結論的前提是圈定在壓實力相同之下的是,并且這一現象具有一定的限度。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體積和質量,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當碾壓重量達到了一定限度以后,即便再增加碾壓重量與碾壓次數,材料也不會明顯顯現出含水量降低、干容重增加等現象。所以在路基路面壓實施工中,除了要控制材料的含水量,適當增大干容重以外,還要注意控制好壓實工藝,切忌做無用功。
路面壓實是壓實施工技術要點之一,具體操作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1)要確保路面的攤鋪速度,并且要控制好壓路在碾壓路面時的碾壓長度,最好是保證攤鋪速度和碾壓長度之間的平衡與穩定。如果攤鋪是在氣溫比較高的天氣下執行,則要注意觀察風速與風向,如果風速比較小,應盡量加長碾壓路段的長度;如果遇到氣溫低、風速大的天氣,攤鋪時碾壓路面時可將長度適當縮短。
(2)要留神壓實作業中出現的瀝青混合料牯輪問題,材料拌制時應盡量控制好混合料質量,壓實時也要注意壓實手法,避免混合料牯輪。實際施工中可采取在碾壓輪上灑少量水的方式來解決該問題。
(3)施工中嚴禁在未完全冷卻的瀝青混合料面層上堆放東西,尤其重型設備。此外,一些輕型的礦料、油料若不小心落入面層,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將其清掃出來。
(4)要提及的是,路基路面碾壓施工中碾壓長度的設置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一般是結合瀝青出場溫度、瀝青混合料性質、天氣情況等因素來共同考慮的。
壓實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時對壓實質量進行檢測,以免因壓實工藝不當、質量不達標而導致整個公路工程出現缺陷。公路壓實施工質量的檢測方法有兩種,分別為核子密度法和灌砂法。核子密度法在質量測定時要求瀝青混合料面層厚度必須控制在20 cm 之內,測量時采用直接透射的方式對壓實質量進行測定。
灌砂法的科技含量相對比較低,在工作中使用的頻率也比較大,但比起核子密度法,該方法所存在的唯一不足便是其不能在有填石的路堤中使用。灌砂法應用于路基路面壓實質量檢測中時的步驟為:先在批量材料中選出符合規格要求的定量均勻砂,然后采用自由落體的方式將其灑入測量孔洞,最后根據檢測情況,再結合單位重不變的原理來對壓實質量進行判斷。
用來填筑路基的土必須確保其質量,包括施工中應用到的路面結構材料,也要選擇質量達標的材料。一般來說,路基的地理位置的選擇是極為重要的,這關系到路基施工難度。施工中所選擇的路基最好具備經濟合理性,并保證路基土的性質。
(1)含水量試驗。在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燒法。
(2)標準擊實試驗,本試驗可分輕型和重型兩種試驗方法,采用哪種方法,應根據有關規范的規定或工程科學試驗的實際需要選定。一般情況下,可采用干法,即加水法,土允許重復使用,但容易擊碎的試料不宜重復使用。對于高含水量土,試料的干燥處理會影響試驗結果,宜采用濕法,即減水法,讓采集的至少5 個試樣分別風干至不同的含水量狀態。
綜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壓實作為公路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必然應受到施工者的高度重視。在實際施工中,為了能全方位確保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施工者必須做好每一個環節的施工控制,尤其是路面壓實施工。要將路面壓實施工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控制好壓實施工技術,確保路基路面的密實度,使公路基層結構的穩定性得到提升,路面行車安全得到保障。
[1]孫伯文,劉柳,張君緯.路基壓實的施工實踐與研究[J].河北交通科技,2008,(2).
[2]劉安東,陳偉.壓實度對路基回彈模量影響分析[J].吉林交通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