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平
(貴州省三穗公路管理段)
某高速公路某段路基全長4.59km,施工段屬于雙側加寬段。其中,K11+700~K14+758段為整體式路基,寬度為32m,K14+758~K19+740段為分離式路基,路基大部分在曲線上,縱向坡度交替變化。沿線多處路基在水田地中,淤泥厚,軟土層較厚,地質不良。
(1)應在開工之前現場恢復和固定路線,其中包括中線及高程的復測,水準點的復查與增設,橫斷面的測量與繪制等。
(2)開工之前應進行施工放樣,現場放出路基邊緣、坡口、坡腳、邊溝、護坡道、借土場、棄土場等位臵,標明其輪廓。
(3)土質試驗。應在開工前對工程沿線及借土場取有代表性的土樣,按JTJ051-93標準試驗方法,進行天然密度、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數等試驗;用于填方的土樣,應測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
(4)試驗路段的施工:路基施工前采取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試驗段,從中選出最佳路基施工方案,指導本合同段路基工程的施工。
(5)清表。首先對施工段用全站儀進行放樣,以確定坡腳線,根據中樁及相應高程測出施工段橫斷面面積,對工程量進行復核;然后對其進行清表,清表采用小型推土機配合挖掘機及人工結合的方式進行,將橫坡大于1∶5的地段按要求做成臺階,推土機清除表土,自卸車運至指定棄土場。最后將表面按填筑要求進行整平與壓實。
(1)對完成強夯及沖碾后的基底用平地機將現場整平,使基底表面沒有明顯的凹凸,路基表面設置2%的橫坡,以保證排水良好,然后用重型振動壓路機靜壓一遍,檢測壓實度合格后準備回填土方施工。
(2)該部分路基屬于雙側加寬段,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層、縱向分段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首先對舊路路基邊坡從老路基邊坡土路肩內側(50cm)按1∶1.5坡率進行刷坡,將刷坡土運至棄土場。填筑前,沿舊路堤邊坡挖成2m寬臺階,最底部臺階寬度不小于2.5m,各臺階向路堤內側傾斜4%。自下而上開挖一級及時填筑一級,每級臺階頂面進行沖擊碾壓補強。在路堤土方填筑部分按設計及要求鋪設單向土工格柵,在上、下路床底部鋪設2層雙向土工格柵,伸入舊路基不小于150cm。
(3)根據每一自卸車的拉料量計算出每一車料的卸料間距,現場專人指揮,確保每一層的填料在攤平后的松鋪厚度不超過30cm,(沿路線方向每隔10~20cm在邊樁位置處設立標桿尺,拉線繩控制)。并且保證路基填筑范圍內的填料均勻,填料中有機質的含量小于5%。
(4)填筑第一層前,應先對基底進行灑水碾壓,以使基底表面的虛土達到一定的壓實標準。為保證路基邊坡的壓實度,路基外側按設計規范要求加寬填筑50cm。用推土機將填料整平后,根據測定填料的天然含水量W,按該填料的最佳含水量,計算補充水量,進行補水,使填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補完水后每隔一段時間測一次含水量,當填料的含水量達到或接近其最佳含水量時,組織人員配合平地機精平,檢查填料的松鋪厚度、平整度及含水量。各項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后即可進行碾壓。為了使填料能達到最佳含水量附近和加快施工進度,對填料采用提前灑水悶料的方法。
(5)填筑至路床部分時在路床底及上路床表面分別鋪設一層雙向土工格柵。上路床換填30cm厚沙礫土,壓實度不小于96%。
(6)碾壓:采用YZ-18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先靜壓1遍,然后振壓6~8遍。碾壓時,壓路機車速控制在4km/h左右,振動頻率在25~30Hz(1500~1800次/s),振幅一般在1.5~2.0mm范圍內。碾壓時應自路基兩側向中間進行,超高段的路基由內側向外側依次錯輪碾壓。(注意事項:揚塵嚴重時應灑水,當土的含水量較低時,宜于前1d灑水濕潤。沖擊碾壓時應注意沖擊波峰,錯峰壓實,沖壓5遍后應改變沖壓方向。設置土工合成材料。沖擊碾壓應遵循先輕后重,先穩后重,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輪跡重疊等原則。)
(7)路基壓實度的檢測。土方壓實度檢測方法為灌砂法,根據設計要求路基不同部位的壓實度應達到標準。檢測壓實度時每200m每壓實層檢測4處。
高速公路填方施工應該受到各種方面因素的影響,會經常出現一些高高填方、陡坡路堤、半挖半填、填挖交界、淺層軟弱富水地基處理等狀況,而且必要要對施工中產生的一些降雨現象進行有效的克服,如果沒有進行較好的處理,那么會嚴重影響路基填筑工程的質量,將影響行車舒適及安全,并給運營以后的管養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要格外重視。填方工程質量控制沒有應用什么尖端技術,其成敗的關鍵在于管理,應該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規范和設計的要求不折不扣地付諸實施。試驗、檢測、觀測是必要的,以數據說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總結經驗,質量管理水平和檔次才能不斷提高。
[1] 畢新寧.淺談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監理的注意事項[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5):56-57.
[2] 萬智.細粒土的壓實特性與潮濕地區公路路基填筑控制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0,(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