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明
(湖北省路路通公路設施工程有限公司)
在公路工程招標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又稱串通招投標。早在1998年國家工商管理部門就頒布了關于禁止串通招投標行為的規定,并且根據實際表現將其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投標者約定,一起壓低或者抬高物價,或者在公路招標中輪流以低價、高價中標;第二種是招標人與投標人串通投標,部分招標人與投標人在招標活動中,通過不正當的方式讓招投標限于形式,這樣不僅損害了社會、國家利益,同時也對其他合法人權益造成了影響。在這過程中,列舉的招標人與投標人串通行為主要表現在:招標前,將招標情況告訴其他投標者,通過協助標書撤換,對報價進行更改;或者招標人員將標底泄露;或者招標人員與投標人員商定,在招投標中抬高或者壓低標價,中標后再進行補償。
從當前的市場競爭體系來看,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正確反映供求關系,在優化資源的同時,讓經營者進行正確決策。在這過程中,傳統投標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更多的超額利潤,所以它不僅影響了投標人權益,同時對招標人員的利益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由于它損害了競爭體系應用的作用,所以會誤導消費與生產,對生產發展造成影響,同時還會滋生腐敗現象。也正是因為串通投標的行為依然存在,是輪流式單位中標中,讓企業不能公平、公正的選擇工程造價與中標單位,從而也就不能真正保障工程質量、工期、成本,對社會造成資源浪費。因為串通招投標具有極大的危害,所以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明確規定:投標人員不能和其他投標人員串通,壓低或者抬高標價,不能用相互勾結的方式排擠其他競爭對手。
在建設單位中,由于國家制定的招投標管理制度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從而在文件招標中錯誤百出,最后讓招標文件不符合標準、質量過于粗糙。而對于資質性管理,由于投標報名在工作質量把控上仍然存在問題,所以很容易讓招投標出現不正當競爭行為。
在建筑工程市場中,招投標依然存在分包代管、掛靠等行為,對于工期、工程質量和投資計劃等內容很難實施與控制。從目前的評標方法來看,仍然缺乏科學性,評標要點仍然集中在投標報價,通過定量打分的方式對法人進行確定,這樣不僅損害了招投標公正性、公平性,同時也對招投標環境工程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從目前的法規、法律體系來看,由于各種因素影響,腐敗現象一直是有增無減。很多建設單位,根據招投標,從中收取賄賂,進行暗箱工作。從標底泄密過程來看,標底作為標書最有價值的參數,它不僅是工程費用計劃、控制、預測的依據,同時也是以盈利為目標的價格,當建設單位發出請求時,一般會傾向于關系親近的單位,在這種環境下就很容易出現泄密的現象。
從我國現行的建設工程招投標法律法規來看,很多都還存在問題。針對這種現象,必須不斷完善、健全招投標法律形式,并且根據招投標實際工作,確立區域性的管理方案;通過配合已有的招投標法規,在相互影響作用的過程中,抵制不良競標行為;通過仔細審核施工部門以及建設單位經營狀況、資質情況,對具體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規定。
為了讓施工資質始終滿足公路工程要求,在招投標報名時,必須根據施工單位資質情況、經營狀況進行認真的審核,從而有效避免分包、掛靠等現象發生。同時,還必須根據招標投資、技術難度確立評標方案,對評標成員進行隨機選取,并且監督具體成員的行為。而對于投標工作的監督管理,除了要注重監管尺度外,還必須避免失缺狀況。對于招投標中的掛靠、串標、分包、轉包或者有意更換工程量的行為,應該立即進行廢標處理,并且對其追究刑事責任,始終維護招投標工作公正、公平、公開的進行。
在公路工程標書編制前,應該正確配置編制人員分工,通過實地研究與勘查,在做好價格分析與材料選定的過程中,將工程定額作為額定計價的依據;通過對標底標書進行驗算與計算,保障報價標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從目前的公路工程投標計價過程來看,資格審查的主要工作是針對其他組織或者有投標意向的人員是否具備合同能力的審查。通過對招投標單位進行資格審查,明確招投標單位信譽、業績以及各個單位之間的關系。而對于有聯系的單位同事競標,相關單位也可以采用相關措施,如:只讓一家單位競標,或者在投標中,對于有聯系的單位評分一致乘以低于1的系數。這樣不僅能限制有利益的單位共同參與招投標,還能有效控制投標者間的串通行為。
為了規范建設工程招投標,不僅要選擇優秀的施工的隊伍,還必須體現低價、合理的原則,對招投標進行合理、科學的標底評標。通過對評標方法進行一系列的完善工作,同時也能有效防治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產生。在評標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評標方法,規范招投標。
(1)均值評標法。
在公路工程投標開始后,去掉一個最低價和最高價,再將剩下的評標價的平均值作為標底,就是均值評標法。在這過程中,對于評標價小于6%或者大于3%的標價都應該視為廢標,剩下的才是有效的評標價,而標底小于4%的評標作為最高分,低于或者高于評標價的,根據相關比例進行減分。通過均值法,不僅能減小工程造價,還能杜絕低價搶標和泄密,但是由于業主很難控制造價,所以很容易讓投標人作弊,甚至哄抬物價,甚至讓招標失敗。
(2)加權系數法。
在公路工程評標中,加權系數法又稱復合標底法,它是以投標人有效報價與業主的標底的平均值進行權重,從而計算出工程標底。在這過程中,計算公式為C=KIA+KZB,其中KZ+KI=1,A是業主標底,B是投標人有效平均值,C是復合標底;KI是業主權重,KZ是投標人平均權重。具體的評分原則是:當評標價大于業主標底10%或者小于20%時是無效報價,不能進入標底計算。當評標小于復合標15%或者大于5%時也為廢標,其他的是有效評標,而小于復合標10%的評標則為最高分,小于或者大于這種評標的都根據比例進行減分。
加權系數作為最理想、最常用的評標方法,不僅不會泄密,還會削弱編標人員局限性;通過杜絕低價標與串標行為,從根本上保障投標公正性與競爭性。從前面的計算公式知道:復合標底和業主標底、投標報價、權重系數具有密切的聯系,同時對造價較高的工程項目具有很多優勢。
(3)沒有標底的競標方法。
在2000年的《招投標法》中,第一次提出招標人可以用最低價中標,這讓招標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根據傳統標底的弊端,必須在原標底招標的基礎上,實行沒有標底的招標。無標底招標就是在招標中沒有基準標底,它能最大限度的減小工程造價,節省投資,推動施工單位管理進程,真正展現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原則。同時,這種方法,還能減少不正當競爭行為;在評標沒有通過前,既不能預知誰會中標,也不會對招標進行泄露,從而也是將人為干擾減到最低,讓招投標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過程。
在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它作為一項規范化活動,包含多個專業與部門,甚至影響個人與社會利益。所以在民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如果招投標法律沒有得到落實,就很容易出現各種法律糾紛。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確保監督管理順利進行,必須完善異議、投訴、招投標法律糾紛,通過及時、合法、正確的處理糾紛,最大程度的提升招投標活動中的經濟效益與工作效率,保障社會效益與公共權益。
公平、公正、公開作為公路工程招投標市場競爭的原則,為了避免招投標出現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必須根據已有的不正當行為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對招投標進行規范。通過增強政府以及法律管理職能,根據相關操作程序,健全監控體系,為建筑市場做好鋪墊工作,從而避免不正當競爭行為,保障社會與國家利益。
[1] 孫志華,滕照明.公路工程招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7,(11):79-80.
[2] 陳大勤.公路工程招投標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預防[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4,3(4):28-30.
[3] 楊玉靈.淺談公路工程招投標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15):260-261.
[4] 曲娜.工程招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分析[J].公路與汽運,2005,(6):149-151.
[5] 劉璟.淺談如何預防建設工程招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J].科技信息,2011,(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