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強
(貴州省水城公路管理局)
滑坡現象普遍出現于山區中,滑坡即是是巖層與堆積層在重力作用下,整體性的沿著滑動面向下滑動。一般可以導致滑坡的原因存在于多方面,通常情況下,在滑坡體附近和滑動體內部可以清晰看見環狀裂縫或者羽狀裂縫。一般情況下,在具有可塑性的軟弱巖層上以及土質層上,極易發生滑坡,同時,在具有聚水條件以及蓄水功能的軟弱面上也會發生滑坡災害;其次,巖石的特殊結構與構造,也會影響山坡的穩定性與牢固性,從而增加滑動面發生滑動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地下水與地表水容易對土體的穩定性造成破壞,推動了滑坡發生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在山區修建公路時,對山坡的支撐力量或者土體的平衡造成了破壞,就會引發滑動體發生滑動。
公路翻漿是一種道路凍害的物理地質現象,一般情況下,春季來臨時,環境溫度升高,已經凍脹的公路會出現化凍現象,在路基上部已經融化的水會順流到路基下部,并被下部沒有融化的凍土所阻擋,導致水流不能下滲,最終致使路基上部的處于飽水狀態,使得路基的承載力大大降低。之后又在車輛的碾壓之下,路面就會發生下沉,這就使得飽水泥漿從路面裂縫處擠出,從而造成翻漿災害,翻漿的形成勢必會使公路的路面發生變形,引發一系列的公路問題,如橫坡平整度及坡度發生大幅度的改變,并使路面的標高發生很大程度的變化,如果形勢嚴重,還會導致公路路基的強度發生大幅度降低,最終破壞公路路面的整體穩定性與牢固性,嚴重是甚至會引發交通事故。
土層地質狀況、地下水和地表水、溫度、車輛載荷等多方面問題都會造成公路翻漿災害的形成,通常情況下,泥土中的綠泥石、蒙托石等物質極易發生軟化,這就會增大公路路基翻漿的可能性,同時溫度與水的變化也是引發公路翻漿的必要條件。對公路翻漿病害的防治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1)嚴格控制公路施工質量。對公路的土基進行改善,并加強路面的強度與剛性,提高路面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煤渣石、石灰土等材料對結構層進行填補。(2)對公路路面的排水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在公路施工過程中需要合理設計排水系統,從而避免地下水和地表水進入路基的上部。(3)加強公路行車管理。公路交通管理部門需要對山區公路的行車規范進行嚴格的控制,禁止超載車輛上路,并安排專業人員定期對公路進行養護。
在山區公路的設計階段,公路建設部門應對施工地區的地質條件進行深入而全面的調查,并在設計中將當地的地質因素充分考慮到公路施工中,可以從源頭上避免地質災害對公路造成的損害。山區公路發生災害的主要原因是地質因素,因此,在山區公路的設計階段需要對重點路段進行勘察,并挑選一批具有公路設計技術的專業人員對山區公路進行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發揮自身的設計才能,還需要依據具體路段的地質條件及周圍的環境進行設計,同時制定多種施工路線方案,從而進行多種方案的對比,最終選擇最優的施工路線以及施工方案,對于滑坡、軟土、泥石流等高發路段,應制定合理的辦法繞開施工。
在山區公路的施工階段,需要遵循信息化施工的原則,對當地的地質條件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現地質條件變化比較嚴峻,應立即上報并對施工方案進行及時的改動。對于施工材料的選用,應針對施工路段的具體地質情況進行選擇,可以采用非傳統的輕質路堤填料,從而減輕路堤的重量,并減小軟土地基所承受的上部覆蓋路堤的載荷量,最終減小路堤的沉降量,并提高路堤的穩定性與牢固性。
公路施工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機械設備,如挖掘機、推土機、碾壓機等,針對山區的特殊地質條件,在山區公路的施工階段,應選擇功率較大的機械設備,近年來在公路施工領域逐漸普及的振動型碾壓機就可以針對山區公路進行施工,這就可以增加公路路面的平整性與安全性。同時在運用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施工的同時,還需要注意避免機械運轉對公路周圍的土層穩定性造成影響,除此之外,機械的行車道轉換與停靠都需要在平坦的地段進行,以避免這些施工行為削弱山體及土層的強度。
在山區公路的施工階段,施工單位還需要安排專業的地質技術人員,依據動態設計原則,對施工路段的地質條件進行實時的檢測,及時發現地質問題,并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邊坡、隧洞發生大面積失穩,并對已經施工完畢的路段進行質量監測,一旦發現質量問題,需要立即向上級部門匯報,并協助完成處理工序。
對于山區公路來說,地質災害的發生是一個長期并積累的過程,因此,在山區公路的運營階段,需要對其布設敏感點,對公路及公路周圍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并針對具體的路段建立數據庫,對公路周圍的一些滑動體的位移、變形及地下水等因素進行檢測并記錄,并針對記錄資料對當地的地質規律進行掌握,從而分析地質災害的發生規律與嚴重情況,發現不利情況與趨勢,應及時協同相關部門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應對。
[1] 鐵恒茂.公路工程中常見地質災害問題及防治[J].硅谷,2014,(1):139,150.
[2] 張峰,陳志禮.山區高等級公路地質選線分析[J].交通標準化,2014,(4):71-72,75.
[3] 陳璋,陳光明.龍潭特長公路隧道設計與技術創新[A].湖北省公路學會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年—2013年)[C].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