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昊
(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在設計路基填筑方案時,是在已知的設計條件下,計算軟土路基穩定和沉降量,包括設計荷載、路面寬度、結構等,在土層上,根據直接填筑方式,在不處理的地基上,計算和分析軟土地基填土施工是否具有安全性和時效性,以及軟土地基鋪裝的的沉降量是否小于允許值。
如果軟土地基在填土施工觀測到的沉降值超標時,就表示原地基的荷載承受能力不能滿足工程需求,此時就需要應選擇處理方法,針對具體工程進行軟基處理,在一段試驗工程中觀測路基沉降數值,一直到滿足工程設計要求為止。
設計和計算軟土地基填土的穩定數值和沉降數值的條件:
(1)地基條件:根據軟土地基強度特性和壓實特性等條件,區分軟土地基的各層土質常數、成層狀態以及生成和排水條件;
(2)施工條件:根據強度特性以及單位體積重等條件,確定用地有關的限制條件,包括工程規模、填土形狀、沿線環境、填土材料的常數、施工進度等;
(3)道路條件:如必要的安全率、容許施工觀測的沉降量、技術要求、道路等級等。
對本項目先通過定性判斷,在獲得以上設計條件的基礎上,依據定量計算,采用淺層處理方案,確定軟土地基換填處理材料以及深度等。同時,對本工程所在區域的地質條件進行具體勘察,不同地段的軟弱土質不同,相應的處理方法也不同,這就要求將路段按地質情況的不同加以區分,分別對待。
根據挖方的大小地理位置等合理確定放坡的比例以及開挖的方法,包括棄土的位置以及出土的路線。同時,沿路勘察施工現場地下管線、高壓線路、構筑物。
(1)導線復測。對甲方提供的導線點還需使用滿足測量精度的儀器進行復測。相鄰導線點相互通視,同時使施工時能相互閉合,不能滿足施工要求的原有導線點需進行加密。
(2)中線測量。用鋼釬固定路線的如轉點、交點、緩和曲線以及圓曲線的起、止點等主要控制樁,全面恢復道路的中樁。如發現與實際不相符的樁點,馬上報工程監理師,同時及時查明原因,及時整改到位。
(3)水準點的復核。甲方提供的水準點還需進一步查核,同時用水泥樁固定臨時設置的水準點。超出國家誤差范圍的水準點,上報監理工程師,查明原因并及時整改到位,必須確保和國家的水準點相閉合。
(4)路基放樣定位。縱、橫斷面圖在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詳細核對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根據圖紙的位置測放樁線,包括路塹塹頂、路基用地樁以及邊溝等,標明挖方的高度。
清除施工范圍內雜物、障礙物到指定地點。避免地下水沖刷邊坡或者雨天地面水沖刷,引起塌方,在開挖前,先在坡頂做好截水溝施工。
一旦軟土地基路床缺少足夠的密實度,工程開挖挖至設計標高后,先超挖30 cm,以路床標高為參照物,整平碾壓路床,確保它的密實度符合要求。基坑底允許偏差:石方±100 mm,高程土方±30 mm。
開挖深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根據圖紙施工要求,路床壓實度達到96%則符合要求。
優先選擇與舊路堤土質相同的土為填土,為了保證路堤的穩定性,還可以選用透水性較好的土作參雜處理。檢查填料的填筑含水量,在填筑前,檢測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0%范圍內為施工最佳條件,超出上述范圍時填土需要再次處理,可以采取晾曬或灑水等措施。
填挖交界分為橫向和縱向過渡段,開挖軟土地基填挖方路基銜接位置形成臺階,設坡度5%,同時臺階寬度不小于2.0 m。路基填土分層厚度不應超過30 cm,最后一層的路基頂面不得小于8 cm,碾壓采用15 t 光輪壓路機,施工時候應分層壓實、分層填筑。為了確保路基全寬的壓實度,填層設計寬度需要小于每側路堤填土寬度,設計寬度要大于壓實寬度。為了避免結構被壓壞,需要檢查兩邊壓力差避免過大,對稱進行填土回填,檢查井邊的壓實度。
如果相鄰作業段交接處非同時填筑軟土地基的填方,則需按1∶1 坡度填筑;如果同時填筑,為了確保搭接的長度不少于2 m(相鄰土層相護交迭銜接),則采用分層相互覆蓋法。
三輪壓路機一般重疊后輪的1/2,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40 ~50 cm 橫向接頭,縱向接頭處重疊1 ~2 m。碾壓時,為了確保碾壓均勻,縱橫向碾壓的接頭必須重疊,做到沒有死角、沒有漏壓。
土質的含水量不在最佳含水量范圍之內,碾壓時必要要進行撒水或晾曬處理后再進行施工。
[1]尤曉瑋. 現代道路勘測設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劉玉卓. 公路工程軟基處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