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昌明
(威寧縣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站)
當前,隨著我國公路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山區公路工程也不斷增多。由于山區公路所處地形較為復雜,對行車安全以及舒適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改善山區地形對行車造成的不便,必須要做好山區公路路線線型設計工作。通過科學的路線線型設計,可以充分利用地形特點,改善地形缺陷,確保行車安全。而如何做出科學的路線線型設計就依賴設計標準的確定。只有確定出合理的設計標準才會既便于工程施工,也確保工程質量,充分發揮山區公路的效益。在線型設計標準的確定上,一般分為平曲線指標與縱坡指標兩大類。前者直接影響視距與行車安全;后者則對行車速度產生影響。此外,有關規范也對不同級別公路的線型指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這也給設計人員線型指標標準的選擇提供了參考依據。由此,山區公路設計人員必須要依據有關規范,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為山區公路線形設計選擇科學的指標。
在公路路線線型設計工作中,平面設計相當重要,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之一。因此,做好平面設計工作成為路線線型設計的要點。而如何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平面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關于路線平面設計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為導線法,即直線法,第二種為曲線法。而設計方法的選擇則主要受到地形因素的影響,例如在平原地區,由于地形條件簡單,受約束條件不多,這種情況下一般會選擇用導線法進行設計,能夠有效地提高公路定線效率。但是在山區情況下,由于地形條件復雜的特性制約,使得山區公路路線平面設計必須要充分考慮地形要素,不可與平原地區設計相同。為了提高定線效率,一般會采用導線與曲線相結合的定線方法。因為,單純的采用導線法或者曲線法會造成定線效率低下,線型設計無法考慮周全,平縱組合不協調的現象。結合眾多的工程實例,山區公路平面設計采用導線、曲線相結合方法已經較為普遍。這種方法具體運用時,一般會先利用曲線法生成線位,然后擬定出公路導線,此時,設計人員即可利用導線法對曲線與直線兩者間的關系進行衡量,重組一些半徑差不多的同向曲線,再通過運用曲線法對公路的線位進行重新擬定,由此確定一條各方面都較為科學的線位。其次通過多次的衡量與協調,即可確定為山區公路確定出最佳的線位。總之,利用導線與曲線相結合的方法是山區公路路線線型設計工作較為科學的方法,它可以使得最終布設的線位與公路所在區的地形相適應。此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大大提高了道路線形設計的效率。在道路勘測方面,眾多先進的道路勘測儀器得到了開發以及應用,道路勘測手段日益進步,例如,GPS,DTM 等,有效地確保基礎資料利用率,而緯地等專業道路設計軟件有效提升了公路線形設計效率。總之,在山區公路的線形設計上,應當采用曲線與導線相結合的方法,此外還應當科學地運用現代設計與勘測手段,有效提高設計效率。
關于反向曲線,一般可以利用圓曲線半徑以及緩和曲線的長度來對其進行改善,可以較為便捷地使得曲線對接亦或是滿足夾直線的長度。而對于同向曲線來說,對于曲線最小夾直線長度則有較為嚴格的要求,經常會增大公路的工程量或者是造成周邊環境的毀壞。針對山區的一些高速公路,如果線路的設計能夠很好地與沿線地形或者周邊環境相結合,則公路總體環境以及緩和曲線則能夠起到誘導的功能,使得駕駛人在判斷轉彎方向時不會出現問題。對于山區的一些低等級公路,為了確保公路設計的合理,可以通過結合公路沿線的具體情況,采用回旋曲線形成卵形、凸形等曲線情況,確定設計方法。總之,對于同向曲線,應當與沿線地形的情況來確定最小夾直線長度,不應當過度地滿足6 V。
在山區公路中,通常會設置緩和曲線,它可以避免直線與圓曲線組合的弊端,較好地適應沿線地形,克服地形障礙。緩和曲線的設置能夠科學地適應超高要求,而且在公路的平面線型中,它還是其中的一大線型要素。因此,對于緩和曲線的設置在整個山區公路中平面線型設計時也較為重要,應當對其進行靈活的設計。例如,將其對接曲線徑向,使得線型能夠圓順。科學地確定曲線長度,消除短直線線型帶來的弊端。
當前,由于科學的發展,車流量不斷增大,車速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鑒于這種發展趨勢的思考,許多的設計者在山區公路的設計時對于超高值的選擇往往確定超高值。但是對于超高值的確定應當做出適當的調整,不可盲目地確定。一般而言,應當綜合多方面做出科學的選擇。例如,對于一些山區公路超高值宜適當進行控制,不可過大,這主要是針對一些遠景交通量大、小汽車較少、平均車速較小情況而言的;而對于與之相反情況的山區公路,為了行駛的舒適以及安全,可以適當加大超高值。同時,應當注意其余緩和曲線的過度,還要注意排水等方面的問題。
[1]崔小強.山區高等級公路設計中若干問題探討[J].青海交通科技,2010,(4).
[2]熊宏玲.對山區公路線路設計的幾點體會[J].城市建設,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