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波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據調查顯示,某地區隧道施工全長1 000 m,進口、出口里程分別為DK261+900、DK262+900,其屬于現代化的公路隧道。由于該隧道坐落在地質構造比較復雜的地區,其山體坡度為20~40°,隧道表面屬于積砂黏土,在下伏基巖處,土質大多為灰巖、斷層角礫巖和奧陶系中上統灰巖,由于該地段地質、地形復雜,隧道在開挖過程中,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地質巖層發生了改變,尤其是軟質巖的變化最具明顯,甚至發生多次的生小斷層,部分地區出現了斷層泥狀的現象。隧道在開挖施工前,施工人員首先需要按照施工設計規范要求對隧道地表洞頂天溝進行施工作業,然后完成洞口防水系統工程,以保證隧道施工質量。在2005年1月,施工人員就開始對隧道進行進行施工,并采用正臺階法進行隧道開挖,截止2005年3月,就已經完成了隧道洞口混凝土襯砌施工作業。
由于該地區地質構造較復雜,隧道進口開挖完成后,就需要進洞施工,但是由于隧道進口某襯砌部分發生了裂縫現象,甚至有的襯砌部位出現了多條縱向裂縫,其寬度已超過了8.8 mm,導致開挖過程中隧道供部格柵支護出現嚴重的變形,由于裂縫寬度過大,隧道建筑襯砌部位開裂變形,另外隧道進口洞口邊也出現裂縫現象,經過測量,洞口邊裂縫已達到了9 mm。幾個月之后,發現隧道模筑混凝土襯砌的其他部位、隧道洞頂地面的天溝都出現了裂縫,該隧道在2005年1月就開始進行施工,但是在4月3日,由于暴雨的侵襲,隧道左側塹坡就發生了坍塌事故。
該隧道發生地質災害的原因是:該地段處于地質結構較復雜的巖層中,其巖層大多數都為灰巖、斷層角礫巖,并且地下水也比較豐富。由于隧道進口的巖層不夠牢固,地質構造也不穩定,若進行隧道洞身開挖施工,地表下的地下水就會不斷涌現出來,水分的增加導致巖石強度和巖層抗滑性能隨斷層角礫巖不斷軟化而下降,這就容易導致隧道順層偏壓的現象發生。由于該隧道的巖層為V級頁巖夾灰巖,因此,施工人員需要根據進口段設計要求進行混凝土襯砌施工,如果施工人員沒有充分考慮隧道會產生偏壓作用,隧道初期支護強度不高,容易造成因隧道偏壓而發生的坍塌事故。若相關人員沒有對局部坍塌事故引起重視,而且不斷了進行開挖施工,由于隧道周圍的土質受到擾動,并且隧道的支護和混凝土襯砌的承載能力較小,最終導致支護和混凝土襯砌不能承受隧道拱頂的重量而造成開裂現象發生。由于隧道進口段的塹坡處是地質構造最為復雜的地段,其灰巖、斷層角礫巖等巖層較多,由于該地段石塊較大,容易發生斷層現象,路塹開挖后,由于受暴雨的侵襲,導致進口段路塹坡的地質穩定性較差,隧道進口段路塹破就容易發生地質塌滑事故,塌滑對隧道具有一定的牽引作用,塌滑事故的發生將造成混凝土襯砌開裂,導致隧道順層偏壓災害情況的發生。
(1)采用有限元數值計算方法,對地質隧道順層偏壓進行計算,通過計算結果,設置隧道鋼管抗滑樁和建筑襯砌的承載能力大小,避免因建筑襯砌開裂而導致坍塌事故的發生,因此,采用洞外地表設鋼管注漿的方式加強已開挖隧道進口DK261+900~+935地段加固,即用4排288根鋼管樁加固在隧道建筑襯砌外部邊緣的兩側,但是設置的第一排鋼管樁與隧道建筑襯砌外部邊緣的距離應為0.3 m,而第二、三、四排鋼管樁的橫向、縱向間距應分別為0.7 m,1.0 m。
(2)針對洞內超前預支護,采用超前大管棚支護的方式加固已開挖變形的地段,即在已開挖隧道進口DK261+900地段處進行加固,以保證隧道已開挖地段安全穩定,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首先采用I18工字鋼架設置在已開挖斷面的進口地段處;其次,在隧道進口處拱部,采用89管棚超前支護,并且管棚長和環向間距分別為35 m,0.4 m;最后,對于隧道兩側的邊墻,采用C32自進式錨桿設置在隧道兩側,C32自進式錨桿長應為8.0 m,縱向間距和環向間距應分別為1.0 m,特別注意的是:C32自進式錨桿應與I18工字鋼架相連接,并且C32自進式錨桿的縱向間距應與I18工字鋼架相同。
(3)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預支護的方式加固未開挖地段,為了有效防止隧道坍塌事故的發生,在隧道拱部處,施工人員應采用外插角的注漿小導管超前預支護,并且注漿小導管的直徑、長度、縱向間距、環向間距應分別為42 m、3.5 m、1.6 m、0.8 m,同時采用C32自進式錨桿設置在隧道進口外緣兩側,C32自進式錨桿的設置原理與已開挖地段的設置原理是一樣的。
對于已開挖隧道地段,確定洞內地表鋼管樁對拱部巖層注入水泥漿強度達到標準后,應對開裂的地段進行施工處理,并完成隧道初期預支護施工。對于全斷面開挖地段,首先應合理拆除隧道進口處開挖地段,并且開挖的高度應控制在規范標準內;其次,隧道進口外緣兩邊墻開挖完成后,應在隧道兩邊墻架設I18工字鋼架和噴射厚度適中的混凝土,采用C32自進式錨桿對隧道兩側進行施工作業,在這個階段,應重復施工作業;最后,開挖隧道仰拱部位和拱部區域,并且分別設置仰拱工字鋼架和拱部工字鋼架作為隧道支護,這樣就可以對隧道開挖做好支護處理。隧道在開挖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嚴格控制開挖高度,采用風鎬人工方式對隧道進行開挖,這樣就可以減少坍塌事故的發生。隧道施工將進行下臺階開挖,在下臺階開挖作業中,開挖間距應不超過9 cm,并且確保超前小導管注水泥漿的強度達到標準,若發現隧道順層偏壓、開裂的現象發生,采用加固支護施工技術,以保證隧道開挖安全。
隧道開挖所發生的坍塌事故,其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施工人員應做好隧道開挖災害處理防護措施,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隧道施工作業,以保證施工安全。
[1] 徐世康.淺埋偏壓破碎圍巖隧道施工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2.
[2] 于躍勛.地質順層偏壓隧道施工力學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