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達成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建設的高墩、大跨徑,促使高性能混凝土的發展。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包括高強度、高工作性(流態、可泵性)、高體積穩定性(硬化過程中不開裂、收縮徐變小)及高抗滲性(耐久性)。現在C50、C55高強混凝土在橋梁架設及建筑高層中已經普遍采用,而C60及以上的高強度混凝土已在研究及推廣階段。對于高強混凝土的界定,各個國家的規定不太一致,在國內普遍認為混凝土強度等級超過C50的混凝土為高強混凝土,而美國認為是單軸抗壓強度超過8 000 psi(55.16 MPa),相當于約C65的混凝土為高強混凝土。由于高強混凝土在結構中能夠承擔更大的抗壓強度,承受更大的貨載,或可以減小結構尺寸,節約建筑材料等,因而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是社會及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橋梁結構中,混凝土與鋼材是同時受力組合工作的。所以高強度混凝土的發展必須有高強鋼材同時發展,否則容易造成配筋量過大、結構尺寸增大及鋼筋布置密集無法施工或無法保證施工質量等問題。目前在高速公路橋梁建設中,高強鋼材的使用還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推廣,任然使用235 MPa及335 MPa,其原因主要是235 MPa 及335 MPa 鋼材的應用比較成熟,各種使用手冊、設計規范及標準圖都比較全面,在項目業主沒有強制規定的情況下,設計部門為了節約大量的結構設計驗算工作,除了部分異形結構外,都是套用標準圖,直接使用,加快了設計進度、節約設計成本。因此,高強鋼材的使用還得有相關政策的引導。
高強度鋼筋是在鋼材中參入微量的稀有金屬,成為微合金鋼材,其抗拉屈服強度高,普遍認為抗拉屈服強度≥400 MPa 的為高強鋼筋,且要求延性指標強屈比(>1.15)、伸長率(>7%)。高強度鋼筋各國的標注不一致,在國內高強鋼筋是指屈服強度為400 MPa 和500 MPa 級的普通熱軋帶肋鋼筋(HRB)和細晶粒熱軋帶肋鋼筋(HRBF)。
普通熱軋帶肋鋼筋(HRB)多采用V、Nb 或Ti 等微合金化工藝進行生產。細晶粒熱軋帶肋鋼筋(HRBF)是通過控軋和控冷工藝提高鋼材的性能,其焊接性能較現在使用的普通鋼筋略差,所以焊接工藝要求高于普通熱軋鋼筋。
高強鋼筋由于具有較高的抗拉屈服強度,相同斷面尺寸的高強鋼筋與普通鋼筋比較,具有更高的承載能力。在橋梁及建筑結構中有些結構尺寸由于使用普通鋼筋,配置的鋼筋較多,鋼筋布置密集,不易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不得已加大結構斷面尺寸,增加了結構自重,或鋼筋多層布置,減小了抗壓區的面積,材料的性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浪費了大量的材料、增加了工程成本。如果使用剛強鋼筋,則可以解決上述矛盾,或在結構相同幾何尺寸下提高了結構的承載能力,節約了大量的鋼材、混凝土及施工勞動力等。高強鋼筋隨著強度的增加價格也隨之增加,但相比用鋼量的減少,其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通過分析如果將我國混凝土結構的主導受力鋼筋強度提高到400 ~500 MPa,則可以節約鋼筋用量30%,這不僅節約了大量礦產資源,也大量減少了鋼材生產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保護環境,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符合國家乃至國際的發展綱要。
首先,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超高、大跨徑結構越來越多,與之相適應的建筑材料,強度要求必然提高,高強混凝土、高強鋼筋的使用及發展成為必然。其次,由于礦產資源的有限性,節約礦產資源,提高礦產資源的使用效能,也成為必然性,因而加強鋼材的使用率,減少鋼材的使用量,必須發展及使用高強鋼材。第三,由于大氣污染,溫室效應加劇,全球強制節能減排,因而減少鋼材生產的能源消耗及廢氣排放也成為必然,所以使用高強鋼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但是在國內由于普通鋼材使用具有相關成熟的技術及規范等,養成了使用的習慣性,使用高強鋼筋必須有政策引導或強制執行,逐步及并盡快取締原有普通鋼材的生產,使用高強鋼材。
我國高強鋼筋的使用還處在初級階段,目前推廣使用的強度等級主要是400 MPa、500 MPa 的鋼筋,而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很早就使用了。在日本已經開發了屈服強度685 ~1 272 MPa的超級高強鋼筋,并用于高層建筑的建造。隨著社會及建造技術的發展,在我國500 MPa 、600 MPa 鋼材的使用及生產也將為之不遠。
我國目前是鋼鐵生產大國,但絕不是鋼鐵生產的強國,主要原因是我國生產的鋼材多是低等級的鋼材,高強鋼材及特殊鋼材基本靠高進口,但由于各種原因,有些特殊鋼材國外限制出口,導致特殊設備無法生產。我國也是橋梁建設的大國,但隨著橋梁跨徑的增大,高強混凝土及高強鋼筋的使用也成為發展的必然,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建筑技術及建筑材料的發展,高強鋼筋的使用及發展在我國將會蓬勃發展、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