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忠 劉軍 張珊 尚彩霞(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廠白于山作業區 陜西 718500)
長慶油田作為我國內陸最大的油氣田,四十幾年來為新中國的建設與和諧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了更好的推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近年來企業不僅加大技術力量投入,對企業內部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持續深入的探索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自2012年中華全國總工會作出《關于學習宣傳時間中國特色社會注意工會發展道路的決議》后,企業內部就如何宣傳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發展道路,提高工會組織的科學化水平,保證工會事業繁榮發展,提升服務黨群工作的水平,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圍繞“五項工程”、“六小工程”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活動,持續推進“長慶工人先鋒號”和“青年文明號”創建,充分發揮了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真正滿足了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工作要求。
工會作為基于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員工之家”建設一方面能夠團結工會內部的員工,使其更加齊心協力的合作與工作;另一方面能夠使得整個工會組織更加有秩序性和系統性。
為了促進工會組織的“員工之家”建設,工會組織可以開展“五項工程”的創建,包括創新工程、溫暖工程、和諧工程、凝聚工程以及自身建設工程。具體的建設步驟如下。
創新是發展的內驅動力,要想讓工會組織更好的服務于黨群工作,創新工程的建設勢在必行。具體可以以開展勞動競賽,為生產建設提供基礎保障為基本途徑;并在全區范圍內推行“培育五型崗位、創建五型班組、鍛造五型團隊”的“三五”創建活動,提高基礎管理水平。通過創新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工會組織帶來新鮮的血液,使得工會組織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溫暖工程的建設意在體恤老黨員、老員工以及困難員工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具體可以開展諸如節日慰問、提供護工、義務打掃等活動,為老黨員、老員工帶來溫暖;開展愛心捐贈、提倡幫助等活動,為困難員工帶來福利。
內部的和諧是組織長遠發展的基本保證,工會組織也不例外,為了使工會組織更好的服務于黨群工作,開展和諧工程建設勢在必行。具體需要認真落實“三級”民主管理,把關系到員工切身利益的工資、獎金發放和先進評選等情況及時予以公開。這樣一來才能夠使得員工的待遇問題更加公正、透明,保證工會組織的和諧開展。
凝聚工程的建設能夠保證工會組織的凝聚力,是工會組織服務于黨群工作的有利支柱。具體方法為定期為一線員工配發各類學習書籍和文體用品,組織開展節日文體娛樂活動、“送文化到井站”送書活動,豐富員工生活,激發全員干勁。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豐富員工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更能夠使得工會組織的凝聚力更加強大,有利于工會組織的和諧發展。
工會組織是由多個個體組成的整體,只有工會組織內部的每個成員自身素質都提高了,工會組織才能夠有長遠的發展和顯著的進步。自身建設工程具體要求工會組織通過開展業務培訓、定期交流學習,提高企業員工的基本素質。工會業務人員的基本素質提高了,工會工作的整體水平也會有所上升,從而達到更好的服務于黨群工作的目的。
五項工程的建設,是工會組織更好的服務于黨群工作的先決條件,在五項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工會組織更要學會從黨政所需、干群所急、工會所能出發,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切實表達員工的利益訴求,積極借助各種社會資源,履行作為群眾組織的各項社會職能,增強服務員工的能力。
“六小工程”近年來成為了長慶油田企業內部一個新興的話題與項目,具體工程規模小、投資小,具有建設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對于員工數量較多、崗位差別大的工會組織來說,開展“六小工程”以促進員工發展、改善員工工作生活條件,最終達到為基層群眾和黨組織服務的目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以創建井站“六小工程”活動為載體,制定了《白于山采油作業區“六小工程”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為行為規范,全方面開展對員工發展的指導,并細化到對部分站點工具間進行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我們設立綜合文化室,以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通過更換部分單井點的門、窗及鎖子,改善員工的生產、生活條件。這些細小的工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卻有著顯著的效果和作用,一方面使得員工的自身素質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夠使得員工在組織的關懷下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工會作為群眾組織,其工作開展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工會干部的政策水平,如果工會干部不了解黨的政策和相關的知識,就無法與各方面進行對話與合作,就不能更好更深入地開展工作,也就不可能很好地為基層、為員工、為黨群服務。“六小工程”的開展能夠使得工會干部正確、深刻的領悟黨的精神并妥善持續的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達到深入開展工會工作與黨群工作的目的。
無論開展“五項工程”還是“六小工程”,都是工會組織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群眾的有效途徑。除此之外,服務型工會建設,還要求工會要及時準確掌握員工隊伍狀況和思想動態,了解員工的所思所想和實際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工會組織必須切實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工會工作對干部員工工作、生活的影響,這既關系到工會組織的工作成效,也關系到服務理念的真正落實。
本文從“五項工程”和“六小工程”的建設兩個方面,具體明確了工會組織服務于黨群工作的具體途徑。意在各級工會組織能夠立足本職崗位,以“服務型工會”創建為總載體,牢牢把握黨群共建工作的重點,不斷推動機關創先爭優,激活黨群共建一盤棋,以黨建帶動工會工作,更好的服務于群眾。希望能夠為各級工會組織帶來領導和服務上的靈感。
[1]張慧杰.淺析工會工作創新的“三個原則”[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14--15.
[2]吳小青.以創先爭優為契機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創[J].才智2011(6):30--32.
[3]注黎.建立服務型工會體系的思索[J].民營科技20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