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衛(滄州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設計所 河北 滄州 061000)
壓力容器為了使其使用功能得到發揮,就需要進行開孔,開孔是對容器本身的開發與改造,隨著開孔施工的進行,難免會對容器自身造成破壞性影響,影響容器的強度與牢固度,壓力容器的整體性能也可能遭到影響,為了減少容器破壞,實現開孔的順利進行,進行補強設計,加強開孔補強設計,常見的補強設計主要有:補強圈設計法與整體補強法。不同的補強設計法能夠產生不同的效果,必須根據開孔需要以及壓力容器的材質等來優選補強方法,要明確不同補強方式的優勢特征,所適合的壓力容器類型,經過全面的衡量與考察后,做出最優選擇。
壓力容器的開孔補強方式很多,主要分為整體的補強和局部的補強,后者被廣泛實踐和應用,補強圈補強為主要的補強設計方法,也就是在壓力容器的表面焊接補強板,以此來確保即將設孔地方的金屬不斷增厚,以此來確保正確開孔,達到科學補強的效果。
根據壓力容器實際的制作過程、加工工藝性質等等,能夠推導出:在容器壁外部來焊接補強板通常要更容易、更加利于操作,所以,在實際的開孔補強操作實踐中也能夠得出,外部焊接補強板也能夠更好地提升壓力容器的強度、韌性和耐力,特別能夠增強開孔處的抗疲勞能力。
在使用補強圈進行補強設計過程中需要明確一下幾大方面:
第一,重點關注補強板的厚度,優化其厚度設計。一般來說,補強板的厚度應該小于壓力容器開孔地方厚度的1.5倍,經過大量的實驗實踐最后顯示:
當補強板的厚度>開孔處厚度1.5倍時,因為厚度超標,在補強板焊接過程中,焊接角勢必要增大,從而造成不連續應力的上升。而且要確保所選擇的補強板具有合格的延伸性、韌性與可塑性,所選擇的補強板材質的屈服度在正常溫度下,通常應該小于400mPa。
第二,當出現下面的情況和問題時,不應該采用補強圈補強設計方法:
當壓力容器處于溫度變化幅度較大、容易發生腐蝕或容易被氧化的環境中時,則不應該選擇補強圈這種補強設計方法,而且當出現承受載荷容易發生變化等問題時,也不應該選擇這種補強方式。
因為充當補強板的金屬多數居于開孔峰值應力位置,此處補強程度較高,因此,補強圈補強適合用在合金程度較低、強度較高的鋼質容器中。
如果壓力容器對補強質量需求較高,而且這種局部補強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補強的需求,則要盡量選擇整體補強模式。
所謂的開孔補強設計就是要對容器開孔處的強度進行補充和強化,提高開孔處材質的質量、強度和等級,只有這樣才能維護被開孔的壓力容器的質量,保持其完整性。同補強圈等補強方式相比,整體鍛件補強技術具有獨到的優勢和優點,具體體現在:它能夠確保容器外殼的應力水平降至最低,也就是幾乎不會出現新的應力點,從整體上發揮最佳補強功效。然而,整體鍛件補強設計對于客觀條件的要求也更多,特別對殼體的過渡通常有更多的要求,需要確保殼體的平緩過渡,要嚴格預防在過渡地帶殼體的某一端出現過多的應力,現實的生產加工制造中,事實證明,整體鍛件補強雖然總體上的補強效果最優,然而對于過渡焊縫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這樣無疑就加大了施工難度,擴大了施工成本,這無疑會對具體設計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水平要求更高,一旦某一項條件不允許,都會影響壓力容器補強設計的效果。
同其他補強設計一樣,厚壁接管補強設計同屬于重要的補強設計方式,這一補強方式運用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接管材料的選擇,可以說接管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補強效果。
可以參照殼體材料的特點、性質、功能等來進行優選和設計,一般來說,要確保接管補強材料的材質同壓力容器殼體材料性質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全面維護金屬的材質的融通性。
參照我國相關的規章制度,在選擇厚壁接管補強方法時,要確保接管材質強度等級同被開孔容器材質強度等級保持一致,一些人主觀上認為接管材料的強度等級應該更高,然而,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這種主觀想法是錯誤的,強度等級過高的接管材料不能夠發揮正面的補強功效,甚至會產生不良的負作用,這必將在整體上耽擱容器結構的牢固度與穩定性,相反,如果所選擇的接管材料強度等級較低,則需要對接管壁做增厚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帶來良好的補強效果,而且也需要適度地控制接管流通面,經過多重操作,容器的整體補強效果也會受到不良影響,這樣不僅增加了施工工序,也使得開孔補強效果難以控制和確保,從而有損于容器功能與作用的發揮。
為了改變這一狀態,可以引入無縫鋼管技術,也可以使用鍛件加工技術,來優化厚壁連接補強技術,依托于這兩種技術,容器補強的誤差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如果補強設計的壓力很小,對于補強的質量與效果要求相對較小時,因此可以采用厚度適宜的無縫鋼管,相反,則應該選擇鍛件加工技術。
而且經過實踐研究表明:厚壁接管在每條路徑中都承受著較大的應力強度,要想積極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引入內伸管,所選擇的內伸管的長度大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接管的應力強度,一般情況下,內伸管越長,接頭地方的應力強度則越小,而且通過引入內伸管,也能夠發揮增強補強的功能。
開孔補強設計是壓力容器補強設計工作的重要組成環節,要想確保壓力容器開孔后依然能夠保持原有的強度和功能,就要優選補強設計方式,并明確不同補強方式的優點、優勢以及所適合的開孔補強類型,同時也要結合壓力容器的材質、強度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選擇最優的補強設計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壓力補強的設計功效。
[1]路智敏,趙利利.圓柱殼開孔補強結構的有限元分析[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4).
[2]唐玉江.中低壓容器開孔撲強結構比較[J].石油化工設計,2012,19(1):45-48.
[3]柏文廣,劉宜國.淺析壓力容器開孔補強設計方法[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9(11).
[4]王磊.壓力容器開孔補強設計方法比較[J].石油化工設計,2012,19(2):17-19.
[5]于斐.壓力容器開孔補強及處理方法[J].管道技術與設計,2011(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