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何(重慶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碚分公司 重慶市 400700)
天然氣站場內存在大量的天然氣、原油及烴類等,這類物質具有易爆、易燃的特性,因而天然氣站場內潛藏危險;如果在實踐運行操作中出現失誤則會導致站場天然氣泄漏,從而引發火災、爆炸、設備損壞等安全威脅,因此,面對這一現象,我們應遵循“沉著應對”的基本原則,合理、科學的規避各種潛在隱患,搞好天然氣站場的運營、管理。
天然氣站場運行中出現的設備泄漏
1.處理大量天然氣泄漏的指導策略:在“先防爆,后排險”指導思想的基礎上,依托“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處理原則,設置警戒區,禁止警戒區的車輛啟動和通行、禁止閑雜人員進入;隔離帶釘鞋、化纖衣服以及金屬工具,以免碰撞發生火花或火星。
2.輸氣站法蘭、螺栓處輕微泄漏的應對舉措:利用防爆工具對螺栓進行擰緊、加固,結合泄漏處理結果更換墊片;在工藝設計允許的情況下,隔離漏氣的設施或管線;針對站場閥門泄漏,采用高壓堵漏器進行緊急堵漏。
不慎動力作業引發天然氣火災、爆炸危險
1.天然氣火災的處理原則:火勢較小時,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處置災險,當火勢較大,難以控制時,必須用噴水或噴水霧處置災險。
2.天然氣火災的具體應對措施:立即切斷氣源、降低壓力,控制火勢繼續蔓延;迅速組織疏散人員,通知消防等滅火部門;強力降溫,控制管道內負壓的產生,避免再次發生災險;火勢緩解后,組織人員檢查建筑物內以及地下設施內燃氣濃度,消除殘留天然氣,防止再生災害。
3.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時的應對措施:迅速切斷電、氣源,排查爆炸原因進行搶修;更換受損設備,登記設備更換、維修記錄,通知用戶停止使用天然氣;對天然氣管道進行氣密檢驗和置換,檢驗合格后開始正常供氣。
輸氣站天然氣造成的人員窒息傷亡
天然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能迅速擴散在空氣中,當空氣中天然氣的濃度≥25%時,人體因缺氧而呼吸困難,從而引發人體昏迷,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人體因吸食過量天然氣而窒息的緊急應對措施:聯系醫務人員趕赴事故發生現場實施搶救;組織現場人員迅速帶上防毒面具,將中毒窒息人員轉移到安全通風處;當患者停止呼吸時,緊急施救人員應對或者進行人工呼吸,對于呼吸困難的人員應及時進行吸氧,脫去并隔離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保持患者溫暖和安靜。
1.降低動火作業的危險概率,全面實施“安全動火”
在動火作業前,對天然氣泄漏狀況進行仔細排查,若發現不良狀況,應立即隔離動火作業的管件、設備等;結合工藝設計標準切換流程,進行防空置換,防止閥門出現內漏現象。在儲氣罐、分離罐等容器上進行動火作業前,一定要將氮氣置換,并在置換完成后進行分析檢測。
在動火作業區域設置警戒線,避免交叉作業,規范施工人員活動區域并在現場設置逃生路線標志。
合理設置站場消防管網,一旦天然氣站場出現火情,可以通過提前設置科學合理的消防管網來消滅火情。
2.科學優化埋地管道的防腐涂層,充分發揮防腐作用
依據站場的具體環境、施工特點,選擇適宜、高效的防腐涂層材料;嚴格把控現場涂敷質量,結合現場施工環境對處理工藝的影響,在防腐層涂敷前進行表面處理,在此要特別強調不同除銹工藝所產生的不同效率對不同防腐涂層的質量影響;涂層固化后細土回填也不能忽視,只有每個環節嚴格把關,才能保證施工質量以及防腐層作用的充分發揮。
3.重視站場設備的保養和維修,加強設備防漏舉措
天然氣管道由于長期沖刷、振動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出現泄漏現象,為改變這一現象,可對管道進行周期性的清理,增加管道彎頭的厚度,調整管系結點,改變原有頻率以防共振現象的發生。
當設備閥門因焊縫、填料產生泄漏時,應加強焊接技術并及時換填料,擰緊處理;當注脂嘴出現泄漏時,應在嚴格榨制壓力的條件下向其注人適量密封脂予以密封;當出現法蘭泄漏時,要結合站場實際生產情況,進行降壓與放空處理,針對處理結果,可采取停輸,關閉泄漏處兩邊閥門,更換新墊片重新擰緊;也可采用法蘭堵漏技術進行處理;另外,排污嘴要定期更換,以防泄漏。
4.加強站場內天然氣管道檢驗,做好管道防護
為避免管道承受較大的外加載荷,應對管道對接環焊縫采用X光、超聲波等探傷手段進行檢測,當檢測到管道內存在裂紋時,要立即進行修補處理;為降低殘余應力,要對管道實施焊后消除應力熱處理;為減小人為與自然因索對管道壽命的不利影響,要規范人工操作,避免鐵、公路施工引發的管線破裂,另外要采取抗洪、抗震的防護措施,以減小自然因索對管道的損害。
5.規范設備安裝,防止機械傷害
合理規范轉動設備的安裝位置,對機器裸露的旋轉部位如齒輪、聯軸器等要安裝防護罩以及報警裝置;當設備出現故障時,要及時進行排查和安全搶修,將機械受損的程度降到最低,有效防護。
天然氣站場是天然氣輸配系統的關鍵環節,提供國家建設與人們生活所必需的資源;只有確保站場安全、正常的運轉,科學、合理地消除和規避各種安全隱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了保障站場內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則需要加強站場安全管理,改進防護措施,規范人員操作等,從而大大提高天然氣站場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左鵬亮.淺議石油天然氣站場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3(1).
[2]郭函忠,天然氣輸氣站場風險分析和應急管理[D].華南理工大學,2012.
[3]秦建成,天然氣站場常見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