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董慶華(兗礦魯南化肥廠 山東 滕州 277500)
化工裝置檢修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都是有一個團隊在運作,都有詳盡的檢修方案和措施,有統一的指揮者,但是事情往往看似幾近完美卻最終由于要點把握不清致使結果不盡人意、紕漏百出,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檢修的過程顛三倒四。為了讓化工裝置檢修能夠安全順利完成,達到效果,必須讓每個參與檢修工作的人員都掌握要點,每個參與人員相互提醒、相互監督,才能事半功倍。
化工裝置檢修首先要讓參與人員對此次檢修的裝置是哪類的檢修,同一裝置在不同狀態下的檢修情況是不同的。一般化工企業將裝置檢修分為計劃檢修和非計劃檢修兩類,并且計劃檢修可分為小修、中修和大修。化工裝置不是單臺的化工設備,而是多臺化工設備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系統,對系統來檢修就具有復雜、危險性大的特點。
裝置檢修對安全管理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成立有專門負責人的檢修項目指揮部,負責制定檢修計劃,調度物品和人員,指揮部安排人員、物品及指導安全工作有最高的優先權,當指揮出現矛盾和時間沖突時,以指揮部的安排優先執行。指揮部并負責建立由安全、人事、保衛、消防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安全保證體系。2.要制定有深度的檢修方案,方案可根據以前準備的檢修方案做臨時修改。檢修方案中要體現出生產工藝過程及公用工程之間的相互關聯,規定裝置內部設備先后停車的順序;停料接料、停水、停汽、停電的具體時間;什么時間滅火炬(或焚燒爐)、什么時間點火炬(或焚燒爐)。每個設備的檢修時間和檢修的進程都要明確,同時包括開車的時間順序。3.要對參與的每個人進行安全培訓,讓參與檢修的每個人都 了解和遵循檢修規定和檢修制度,在檢修過程中要做好詳細的方案和技術支持,同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確保質量過關。4.檢修前要對整體裝置進行全面的檢查和安全確認。
前面的工作完成以后,正式檢修過程分三個大步驟,第一個就是裝置停車的安全處理。裝置停車前要編寫好停車方案,包括各種停車票證的辦理,票證上面應該包含有具體的停車時間和步驟,設備的拆檢工作 ,具體到每一項都應該詳列清楚。對每一個步驟都要明確規定具體時間、工藝條件變化幅度指標和安全檢查內容,并專人負責。參加檢修的人員肯定有技術水平的差異,要分工明確,合理調配參與人員,人盡其用,防止人員做自己能力以外的工作。在檢修期間要安排專人與外來施工單位配合檢修,做到每個崗位都有人堅守,按照方案進行檢修工作,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做好檢修工作。設備剛開始停車時,要派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裝置的整體結構進行排查和鑒定,提出切實可行的檢修方案,保證檢修過程順利進行和裝置檢修的質量。
裝置安全檢修的幾個動火重要指標和狀況要讓參與人員牢記,包括在設備內檢修,動火時,要做好動火分析,要分析好可燃物的含量,注意監火到位,里面的有毒有害物質不能超出最高檢測線。對設備外壁進行檢修時,需要先讓分析人員進行動火分析,分析結果符合安全動火要求,方可進行動火,否則不允許進行動火作業 。檢修場地存在地溝等特殊環境時,應首先將場地處理干凈整潔,設備管道內不允許有余壓,有灼燙物、有沉淀物。如需檢修,應先將設備、管道物料清理干凈后,再用氮氣、空氣對其進行置換,設備、管道內氧含量在19.5%~23%即為合格,可燃物在允許值范圍內即可。在此強調不要怕麻煩,要重視分析的重要性,達到不安全,不檢修的程度。抽堵盲板作業要根據檢修方案里制定的抽堵盲板流程圖來實施,將需要抽堵的盲板建立臺賬,注明抽堵盲板的部位和盲板的規格型號,并指定專人負責作業和專人進行現場監護,防止因遺漏未進行抽堵盲板作業,造成重大事故。對要實施檢修的區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指定專人監護,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檢修區域。
第二個大步驟是裝置的檢修過程。其中要嚴格執行檢修許可證制度。裝置檢修前,盡管經過全面吹掃、蒸煮水洗、置換、抽加盲板等過程,但檢修前仍需對裝置內部的氣體進行取樣分析,重新核實空氣中可燃物質和有毒物質含量是否符合安全標準,認真執行、落實安全檢修的票證制度,這個制度是安全的保障。
然后就是重點監控幾個容易出現的檢修形式,包括以下幾點:1.使用揮發性物質做溶劑擦洗零部件。2.動火分析的取樣點確定和動火過程中取樣分析的時間間隔確定。3.特殊動火地點的把控,如油罐帶油動火、油管帶油動火、帶壓不置換動火等具體的動火方式方法。4.檢修用電要有專業的電工來實施接線和判斷安全狀況。5.動土作業要辦理相應的票證,并確認實施安全措施。6.高處作業要按照作業高度等級嚴格辦理票證,并有相應的安全措施。7.受限空間作業要置換合格,分析合格后方可實施檢修工作,并注意其它如盲板檢查,切斷電源等安全措施是否健全,還要有專人監護,監護人要熟練掌握預救措施。8.重大起重吊裝作業,必須進行施工設計,對吊裝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確定吊裝方案。
第三個大步驟是開車的準備工作。首先要確認所有檢修項目都已經完工,檢修效果是否合格符合要求,防護器材是否都已經全部到位和恢復,裝置內部是否全部清理完全,合口是否嚴密,盲板是否按要求抽加復位,施工場地是否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施工單位人員以及工器具是否全部撤離檢修場地,是否達到再次安全開車所具備的一切要求。所有設備、管線在檢修后,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試壓試漏實驗,在確認沒有任何問題后,便可以進行設備的逐一試車,否則,不允許進行設備試車,以免造成事故。單臺設備應該逐一進行試車。
系統開車時,應該首先檢查公用工程是否貫通,然后將蒸汽、氮氣等通入裝置,一邊清理掉裝置檢修時可能殘留的焊渣、氧化皮等,防止雜物堵塞管線和污染物料,另一方面驗證流程是否打通。并用蒸汽、氮氣對裝置系統置換,分析系統氧含量達到安全值以下的標準。裝置進料前,要按方案關閉所有影響的閥門,然后按規定流程,檢查沒有任何問題后,對設備進行投料。進料過程中,應逐一檢查進料管線,確保沒有物料泄漏等問題發生;在整個開車進程中,嚴禁隨意堆放以及傾倒各種物料。要逐漸對系統進行溫度及壓力的提高;操作調整時,更應注意到細節,不應有意思的馬虎大意,要逐漸提高產量,直到達到生產的穩定運行。
抓住以上要點,便可以順利的進行裝置檢修,并使檢修時最少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