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中石化湖北十堰石油分公司)
近幾年來,湖北十堰石油分公司圍繞促進企業持續有效發展,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將組織建設有機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起到了凝心聚力效應。
2013年十堰石油結合市場形勢,以及公司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明確提出“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十堰石油發展質量和綜合實力”的五年規劃,努力實現“經營競進提質、管理升級增效、團隊朝氣蓬勃、待遇明顯改善、企業和諧穩定”等五大目標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這既是領導班子集思廣益,凝心聚力謀取更大發展所達成的共識,也向全體干部職工表明了這屆班子想干事和能干事的堅強決心。
圍繞這一中心目標,首先從抓好班子自身建設做起,努力打造團結、有戰斗力的“指揮中心”,帶動整體工作提檔升級。堅持三通過黨委會、經理辦公會、黨政聯席會等議事平臺曬不足、曬思想、曬認識,把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及時理清理順,統籌督辦;通過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述廉等方式坦誠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公開接受廣大干部職工的民主評議,提神醒腦;通過集中會審、集體會商等機制統一思想行動,為企業推動經營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到干部思想作風建設、技術骨干隊伍培養和員工職業成長晉升等隊伍建設之中,使政治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讓企業文化建設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助推器,并在實踐和推動企業發展戰略中煥發生機和活力。
同時,積極引導全體干部員工立足于公司整體利益,圍繞效益效率最大化這一指揮棒,分清主次,抓住重點,統籌共進,穩步發展。
著眼于把企業建成溫馨、民主、和諧、團結,深受廣大員工擁護和信賴的職工之家,讓廣大職工能夠體面地安心工作。
1.不斷加強和改進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堅持自上而下,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使之在公司內起到勤政敬業的導向作用。在衡量干部思想作風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時,不僅看是他怎樣說的,更考量他是怎樣做的。一方面通過開展培訓教育,督促和引導干部職工緊緊圍繞企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校正航向。另一方面通過壓擔子等方式,使之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經受考驗,增長才干和定力。同時通過持續推動干部述職述廉、民主考核、群眾滿意度測評、責任問責制、競聘交流等制度,形成動態評聘、優勝劣汰的長效機制,深入推動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
2.持續推進職工隊伍職業技能提升。利用市公司、縣級公司及片區、加油站三級培訓體制,加強員工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庫站員工培訓成果轉化率。有針對性地培養提高學員的動手能力和營銷技巧,促使員工學一行、精一行。目前我公司共有初、中、高級工437人,超過庫站員工人數的60%。員工的基本素質、規范服務、業務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全市100座加油站成功通過省公司職業化達標驗收 ,加油站綜合督查成績在省公司排名持續靠前。
3.推動全員勞動競賽激發斗志提振士氣。積極引導員工立足崗位,在競爭中創優,把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和技術比武,爭創“工作標兵”、“銷售狀元”、“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開展“四好”創建、“比學趕幫超”、“為民服務、爭先創優”,以及經營管理建議等活動有機結合,與評先推優、目標考核、薪酬兌現直接掛鉤。積極勉勵員工在比較在進步,一方面通過橫比找差距。把工作績效放在兄弟市州公司同一層面進行對比,有針對性地學習改進。另一方面在縣市公司和片區、加油站進行分組對戰、挑戰打擂,激勵部門之間、員工之間友好競賽,取長補短。同時深入推動企務公開,維護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使每個員工能夠踏踏實實干工作。
倡導“責任心決定去留、執行力決定升遷、績效考核決定薪酬”選人用人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才成長通道,創建學習型企業,努力培養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員工隊伍。目前已有16名大學生員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分別走上站長或零售客戶經理崗位,80多員工競相角逐后備站長資格考評,為促進企業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
把維護企業和諧穩定發展,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創建良好的企業人文環境。
1.以文化創建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在6個縣市公司、2個經營片區建立中心文化加油站為載體,通過開展貼近員工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學習交流活動,使之成為一線員工的教育培訓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政治學習中心、情感交流中心,從而把黨、政、工、團組織的凝心聚力效應延伸到一線。在全市系統組建了11支文體活動代表隊,組織開展職工運動會、環保登山比賽、慶三八趣味游戲比賽、慶五一五四青年員工下基層義務勞動、學雷鋒春風行動,組織員工參加十堰市全民健身運動會、羽毛球比賽等活動,通過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關心,體現企業對職工的尊重和關愛,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激勵更多員工在企業發展的大舞臺上展示更美的風采。
2.堅持分析掌握職工群眾思想動態。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先后帶領群團部門人員先后到房縣、竹山、竹溪、丹江等6個縣市公司和張灣、茅箭片區,貼近加油站員工工作、生活和思想實際進行調研,在與200多名站長、員工代表座談交流的過程中,一律要求縣市公司和片區的經理、書記和管理人員主動回避,讓員工們在輕松的環境中暢所欲言,從經營銷售、工作和生活環境,發展愿景和相關待遇等方面進行坦誠溝通。一位職工代表感慨之前溢于言表:“能夠與公司主要領導面對面進行交談,這種平等和輕松的交流方式讓我們感覺很溫暖很滿意。”
3.以人本管理夯實穩定基石。堅持在日常工作中傾注真情,以情感人,以不給上級公司添麻煩為原則,及時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努力把各種矛盾問題化解在現場。春節期間組織大學生員工、家不在本地的單身員工團年,大年初一公司領導帶隊親自到庫站一線員工拜年;炎炎夏日,公司領導帶著清涼的飲品消除一線員工的煩躁;寒冷冬季,公司領導送去厚厚的棉襪、手套溫暖一線員工的心田。在一些有條件的加油站利用周圍空地上開辟了小菜園,“小食堂”一年四季有了員工親手種的放心蔬菜。公司還專門抽出資金,給大學生宿舍配好配齊了空調、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電視機、床、衣柜、書桌等生活用品和炊具餐具,有效解決了大學生住宿和吃飯難的問題。堅持做到“五必訪”,并為離退休老同志建起了活動室,經常性地組織他們開展活動,聆聽老同志的意見和建議,讓老同志真正感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對家庭生活困難的職工,公司每年作為困難職工進行申報,并在第一時間將困難補助送上門。對發生重大疾病等意外的職工,公司工會一次性從工會經費中擠出600-800元救濟金進行慰問。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耐心引導其合理合法表達訴求。對缺乏政策支撐的事項,堅持通過合法途徑進行解決,有效維護企業穩定大局。
實踐證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職工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助推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