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兆剛(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64006)
HSE是Health、Safety和Environment的簡寫,意指健康、安全、環境,HSE管理體系就是基于這三種意義之上,逐漸發展起來的管理方法。它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適用于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和學校等各類組織。從其發展過程來看,HSE管理體系的發展與完善總是伴隨著重大事故的發生,其發展過程經歷了技術因素—人為失誤—管理和文化—組織因素。一些專家和學者把HSE管理體系分為三個年齡,即危害控制技術體系、人為失誤、組織因素。從其發展趨勢來看,從20世紀60年代產生的高成本和高能耗無法律管理開始,70年代國家開始制定相關法律,企業開始自主守法;80年代開始建立HSE管理,對相關領域實施風險管理;90年代,分別形成了與產品設計相集成和與業務部門合作的管理體系,直到21世紀形成了“一體化”管理模式和HSE文化體系。其形成過程經歷了無意識、有意識、主流和發展成熟階段,逐步由內部視野到外部視野,再由外部視野拓展到全球視野的過程。
1.HSE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人類的參與社會改造活動過程來看,環境、安全、健康始終貫穿于人類活動的全過程。為了確保人的健康安全,減少職業危害,降低環境事故,形成和發展了HSE管理體系。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能夠推動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HSE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容
對企業實施必要的HSE管理,可以保證保證企業和員工對安全、健康和環境的合理化需求。減少事故、賠償、財產和醫療成本,降低費用;提高生產資源的利用率,保護自然生態資源;體現企業主體的集體期待,形成良好的社會關系和企業形象;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和管理水平。
3.HSE是科學規避風險的最終選擇
在HSE管理體系之下,企業的各個管理機構和人員都有明確的責任和義務,對自己負責的業務范圍實施嚴格的責任追究機制,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組織觀念、責任意識和管理機制的完善。基于安全角度考慮,HSE管理體系實施“一票否決”制度,可以提高各級人員的風險意識和執行意識。
1.風險控制要素分析
“危險來源的辨識、風險程度評估和風險控制”是HSE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他包括形成體系之前,組織對危險的辨識和具體評估;當組織內部發生重大的改革或者變故時,要及時、全面地進行安全形勢分析;對于日常的大項業務和臨時補充業務進行風險評價,以便于找出風險要素加以控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結合、普查和抽查結合、重點和一般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對國家規定的重大危險源進行管控。風險控制要素包括發現、辨識、控制等幾個步聚,具有極強的政策性要求。
2.目標指標管理要素分析
目前,很多企業對“目標、指標和管理”要素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如何應用于具體實踐當中。事實上,目標和指標應當是組織和個人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應當可以分解、量化和定性,如果不能夠實現上述三種要求,即不具備操作性,也就不可能實現。所以,可以使用美國的OSHA指標體系或者KPI指標體系,也可以使用“事故率”做為指標。當目標指標建立之后,可以自覺糾正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和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杜絕工作中的不作為現象,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減少事故發生率。
3.法律法規要求要素分析
企業必須把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執行做為實施HSE管理的必要手段,這種手段的應用既是基于安全健康的考慮,也是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必要之舉。只有把法律法規的辨識工作做到細致、深入和融合的程度,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指導工作的作用。另外,根據工作要求,企業必須要按照HSE管理體系要求,及時對員工做好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的培訓工作,使他們做到遵規守紀與自管互控相結合,形成良好的閉合回路。
1.HSE管理體系相關規定不可量化問題
部分企業在建立HSE管理體系時,往往會引入大量的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要求條款,這些條款在原文中往往是以范圍化或者方向化形式規定出來,有其具體的釋義,但企業直接引用,造成相關人員無法理解或者執行。所以,企業在制定相關的規范性文件時,必須要高度重視文件的可執行性,必須是可以量化和分解的,這樣才能夠用于指導實踐。否則,再華麗的詞藻、再完善的規定都是空中樓閣。
2.HSe管理體系安全辨識過程形式化問題
部分企業在HsE管理體系運轉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夠很好的對安全、健康和環保問題進行有效的辨識。存在組織領導在墻上、安全分析在本上、具體執行在紙上、安全成績在數上的錯誤現象。HSE管理體系當中的相關領導,必須要將具體責任突出出來,便于明確責任和事后追責;安全分析必須要涵蓋全部人員和工作的全過程,實施過程管理和跟蹤管理;落實“打勾銷帳”機制,將分析出來的問題逐條列出,指定責任人,盯著問題抓好整改。
3.HSE管理體系在執行過程中難以全員納入
HSE管理體系建立的初衷,就是要對整個工作過程實施“全員額、全過程、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但從實際執行過程來看,難以實現“縱橫無界”管理。企業領導和相關責任人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責任目“標和責任范圍,但下屬和一線工作人員往往存在H與SE已無關”、我只是被管理者”等錯誤思想。所以,必須要建立管理網絡,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管理網絡上的結點,動一點而動全身。領導負責抓好落實和指導,群眾負責抓好監督和反饋,真正讓管理體系活起來。
綜上所述,HSE管理體系的形成與運行,都必須將安全健康環保做根本目標、將人做為執行基礎、將制度法規做為運行保障,最大限度的配置資源,提高管理績效,才是企業實現HSE管理目標的決定性因素。
[1]曹銀鴿.企業HSE管理體系持續改進模式研究[E].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05).
[2]祁鈺.淺析HSe管理中的主要要素及對策[J].科技傳播,2010(21).
[3]貿輝宗,郭亞梅,王廷春,徐峰.國內外石油化工企業HSE管理進展[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