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學先
水稻覆膜高產直播技術,是在水田廂面上覆膜后打孔,直接播種芽谷,全生育期實行濕潤管水。這種新型節水、省工、增產技術,適合在我國北方地區及南方缺水地區推廣。與常規栽培技術相比,可提早10天左右成熟、免去了育秧環節,能提高稻谷品質和經濟效益。
(1)耕整田平泥融。水稻覆膜高產直播技術對土地類型沒有太高的要求,低洼地、河灘地、井水灌溉稻田都可以種植。整地要做到“田平泥融”,即耕層土壤細碎,沒有直徑3cm以上的土塊,田面平整。如果田面高差較大,可用水整地的方法平整。如果田面高差不大,則不必平整田面,只要根據田面情況做成寬度一定的小區,便于灌溉就行。
(2)全層施足底肥。覆膜種稻由于膜內溫度較高,又不受雨水或灌溉水的淋溶、沖刷。因此,土壤保肥、供肥性能都比較好。但是水稻覆膜直播技術中施行的是全畦薄膜覆蓋,為水稻分蘗肥、保花肥的施用帶來了困難。因此,采取肥效施放速度中等的尿素作為基肥,而且把氮肥總施肥量的70%作基肥全層施入,不施分蘗肥。肥料的施用以有機肥為主,搭配適量的氮、磷、鉀等化學肥料,進行復混。每畝施優質農家肥 2000kg、尿素 20~25kg、碳銨 30~35kg、二銨 7.5~10kg、硫酸鉀12~15kg、硫酸鋅 1.5~2.0kg,施肥后用旋
耕機旋耙,將肥料混入10~15cm全層。
(1)開好田溝。起溝是水稻覆膜直播技術成功的關鍵,整好地后要先起溝。一要深起圍溝。沿田埂內側起寬40cm左右、深30cm左右的圍溝,以見犁底層為好。二要淺開廂溝。廂面寬度由地膜的型號確定,為了保證覆膜有效、操作方便,可選用0.005mm厚、175cm寬的單層超微膜,按廂幅165cm劃廂,每廂播種6行,每畝用種量為3.3kg。廂溝寬27cm,深17cm左右,開廂溝鏟起的泥土要均勻鋪放在廂面上,這樣可以起到蓋肥平廂的作用。田溝應做到溝內有水,廂面無水,排灌暢通。
(2)嚴實覆膜。在廂面平整后、等到畦面土壤不陷腳時覆膜。覆膜前應做好防蟲、除草工作。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噴灑床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殺滅地下害蟲的作用。除草每畝用60%丁草胺150mL加惡草酮0.25kg對水75kg噴霧。要噴均噴細,嚴防床面和床邊漏噴。覆膜時2人以滾動膜捆的方法,邊覆膜,邊用手將膜邊插入泥中3~5cm,使地膜緊貼廂面泥土,不留任何空隙。在覆膜的同時抓好浸種催芽工作。
(1)浸種催芽。水稻覆膜的作用主要是增溫、節水,只有早播才能發揮增溫的效果。在長江中下游稻區,播種時間以4月中下旬為宜。通常選擇比普通水栽稻生育期稍長的品種,以發揮覆膜稻的增產潛力;同時,還要根據覆膜稻的栽培特點,選擇根系發達、耐旱耐瘠、分蘗能力強、抗病抗倒、個體生產潛力大的重穗型品種。根據試驗情況,大部分雜交稻品種均適合于覆膜種植,北方的大穗型優質粳稻品種對覆膜栽培也有很好的適應性。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和浸種催芽。第一步:曬種、選種。將種子薄薄地攤開曬1~2天,曬時勤翻,使種子干燥度一致。曬后剔除混在種子中雜質和不良粒等,再用鹽水選種,然后用清水沖洗3遍。第二步:浸種。目前常采用溫湯浸種。溫湯浸種可以殺死稻瘟病、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等病菌。方法是:先將種谷在冷水中浸24h,然后在40~54℃的溫水中浸15min,之后將水溫保持在15℃左右浸至吸水達飽和。第三步:藥劑拌種。操作時,要先將吸足水分的種子攤開晾至穎殼發白,用呋喃丹拌種,用量為種子量的0.2%~0.3%。藥劑拌種可以防止水稻苗期遭受地下害蟲為害。第四步:催芽。藥劑拌種后,用35~40℃的溫水洗種預熱3~5min,然后把谷種放入草堆中,每隔3~4h潑一次溫水,控制溫度在35~38℃,經過20h左右種子可露白破胸,這時候降溫到25~30℃。等芽長半粒谷、根長1粒谷時,將種子攤放在20~25℃的室溫下煉芽3~6h就可以播種了。
(2)膜上打孔播種。地膜水稻分蘗較多,播種密度不宜過大。規格是每畦播6行,行距23~27cm、溝旁兩邊行距3~5cm、株距 14~17cm,這樣有利于田間管理和通風,降低病蟲危害。覆膜后2~3天,等地溫的穩定溫度提高到12℃時用定植器打孔播種。定植器的做法是:選6根木條,木條的長度為2m、寬度在3cm左右,在木條上按19cm的間距均勻釘10個木釘,木釘長3~4cm、寬2cm左右。然后用4條橫木把6根木條固定起來,橫木的間距是23~26cm。定植器做好后,就可以在膜上打孔了。用定植器打孔后播種,穴深2cm左右、直徑2.5cm左右,按穴進行播種。每穴播種芽谷2~3粒,再覆少量細土或腐殖質蓋種,使厚度與膜面相平就可以了。播種剩余的芽谷應另找田塊育秧,以備補苗之用。
田間管理以濕潤管理為主,做到溝中有水、廂面無水,以保持廂面膜內濕潤來界定水位。生育期間要盡量減少進田次數,嚴防膜破而降低保溫、保濕、保肥和滅草效果。
(1)苗期管理。水稻播種后,經過8~10天就可以出苗。從播種到水稻4葉前統稱為苗期。覆膜水稻在苗期管理上,應該做好以下工作: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對于缺苗嚴重的地塊,要及時補苗。可選擇雨天或陰天,在水稻苗2葉1心時,將事先育好的秧苗移栽到缺苗地塊。對移栽的秧苗,要及時澆水促進成活。
(2)分蘗期管理。覆膜水稻播種后40~45天,當幼苗長到 4~5片葉時進入分蘗期。分蘗期是水稻的需水高峰期,要確保田溝始終有水,如果田間干旱要及時灌水。水稻分蘗期也是稗草發生高峰期,在這個時期進行雜草莖葉處理,具體措施為:當稗草2葉時,選晴天露水干后用丁草胺0.2kg/畝和殺稗王25g/畝,或用丁草胺0.2kg/畝加敵稗1.5kg/畝,兌水50kg噴霧。必要時,輔以人工除草。
(3)拔節期管理。水稻分蘗高峰期后,稻株從發根節以上的節間開始伸長,稱拔節。在水稻拔節期施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控制莖基部節間的伸長,防止倒伏。水稻拔節期也是紋枯病的多發期。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150g兌水50~100kg;或用50%多菌靈粉劑100g,配合20%粉銹寧乳油50mL,兌水50kg噴霧防治。
(4)長穗期管理。水稻長穗期從幼穗分化開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0天左右。在抽穗前30天左右開始灌孕穗水,每隔7~10天灌1次,連續灌水3次,使土壤水分含量維持在最大持水量的85%以上。在澆第1次孕穗水時施氮肥總施肥量的30%作為保花肥,也就是每畝施尿素8~10kg。為了預防和減輕胡麻斑病的發病程度,每畝可加施硫酸鉀5kg左右。如果孕穗末期莖葉發黃,呈早衰狀態,應追施碳銨5~8kg。具體做法是:在灌水時適當把水加深些,使水淹沒畦面2~3cm,此時開始按上述肥量施促進花粉分化的保花肥,等田水自然落干就行了。直播栽培水稻發育以后易發生早衰。防治方法是:在齊穗后每畝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5kg,加葉青雙100g進行莖葉噴霧,每7天噴施1次,連續噴3~4次。水稻穗期是稻瘟病的多發期,防治稻瘟病的方法是:在水稻齊穗期每畝用20%三環唑75~100g,兌水75kg噴霧;或用5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配合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
(5)結實期管理。結實期是指從水稻出穗開花到谷粒成熟的這段時間,由于水稻品種和栽培地氣候條件的不同,結實期一般在25~50天不等。結實期是水稻的需水敏感期,如果這段時間稻田干旱,易導致水稻秕粒增多。因此,在降水不足、田間干旱時,要及時灌溉。
(1)適時收獲。當稻穗外部形態形成,谷粒全部變硬,穗軸上干下黃,有70%梗已干枯,就表明水稻已經成熟,應及時搶晴天收獲。用聯合收割機收割時,一定要認真清理收割機。早晨有露時收割最好,可以防止落粒,減少損失。要做到留稻茬3~4cm,這樣有利于收割后進行揭膜和清撿廢膜。注意優質水稻做到單獨晾曬、單貯單運,防止和普通稻米混合。稻米曬干后,在入庫前做好糧食精選,保持優質水稻商品糧的純度和質量,從而實現優質優價。
(2)清除地膜。為了保護環境,防止廢膜對土壤的污染,水稻收獲后要仔細揭膜,撿凈碎膜,徹底清除殘膜。如果田間干燥,在揭膜前要先灌水潤土,在土壤濕潤條件下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