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濱(中油遼河油田分公司 遼寧 盤錦 124010)
冷家油田冷46塊位于遼河盆地西部凹陷中段,中央凸起西側,整體構造形態為以東西走向斷層為主要斷裂,被南北向斷層所切割的斷塊構造,該區為近距離滑塌沉積,重力流沉積為主[1]。
1994年冷46塊s3油藏采用一套層系、正方形井網、300 m井距布井,采用天然能量開發。隨著油藏的進一步開發,油藏能量不斷下降,開發效果逐年變差。為了能合理有效開發油藏,結合該塊特點,采用了壓裂投產方式進行生產[2]。為了能夠尋找含油性好,物性條件好油藏,達到優選儲層進行壓裂,有必要開展儲層測井評價研究。
1.測井評價難點
冷46塊在測井評價方面有以下3個難點:①巖性多樣。依據薄片鑒定及x衍射全巖資料,主要有砂礫巖類,砂巖類,泥巖類3大類5種巖性;②孔隙分布不均、物性差異大。儲層孔隙度為7.1%~17.0%,平均約14%,滲透率為1×10-3~10×10-3μ m2,平均為6×10-3μ m2。屬于典型的低孔、低滲儲層;③儲層非均質性強,儲層難以確定。
2.巖心與測井資料點選取原則
巖心資料點選取原則為盡量選取系統取心井,單筒巖心收獲率90%以上,避免無法準確確定取心點深度。測井資料點選取原則為測井讀值井段井眼不垮塌、單層厚度大于0.4 m。
3.巖性識別
依據巖石薄片、粒度、x衍射全巖分析資料,將該區巖性分為5種:砂質中礫巖、砂質細礫巖、細礫狀砂巖、砂巖、(含泥)泥質巖。根據不同巖性的測井響應特征進行巖分類,達到識別巖性目的[3]。
4.儲層識別
在巖性識別基礎上,依據含油性、物性特征確定儲集巖[4-5]。由取心井統計的儲集巖中,砂質細礫巖、含細礫砂巖、粗砂巖、細砂巖含油性最好,以油浸、富含油為主;砂質中礫巖含油性較差;(含泥)泥質砂巖含油性最差,以熒光為主,是非有效儲集巖。
5.儲層分類評價
(1)孔隙結構分類
在儲集巖中,結合孔隙結構,將該區儲層分為3類。①Ⅰ類儲層。巖性主要為中細砂巖、含礫砂巖。孔隙度平均為16.7%,滲透率平均為9.4×10-3μ m2,平均喉道半徑為1.46μm,均質系數為0.31;中孔、低—特低滲、特細喉、粗歪度儲層;②Ⅱ類儲層。巖性主要為中粗砂巖、砂質細礫巖。孔隙度平均為15.4%,滲透率平均為3.9×10-3μ m2,平均喉道半徑0.81μm,均質系數為0.29;中—低孔、特低滲、特細喉、粗歪度儲層;③Ⅲ類儲層。巖性主要為砂礫巖、泥質砂巖。孔隙度平均為11.0%,滲透率平均為1.6×10-3μ m2,平均喉道半徑為0.41μm,均質系數為0.18;低孔、特低滲、特細喉儲層。
(2)產能分類
按照這3類儲層劃分,對已經壓裂的投產井進行產能統計,以單井初期日產油及半年累計產油為分類依據,將油井分成3類:一類油井初期日產油大于18 t/d,半年累計產油大于2000 t;二類油井初期日產油為2~18 t/d,半年累計產油為1000~2000 t;三類油井屬低產或不出油井,初期日產油小于2 t t/d,半年累計產油小于1000 t。
(3)電性分類
在孔隙結構對儲層分類基礎上,結合冷46塊投產井產能情況,制訂不同類型儲層電性標準。
應用儲層綜合評價標準,結合冷46塊投產試油資料,對冷46塊的11口井進行老井復查,并優選12口井進行壓裂,試采后均獲得工業油流。
1.研究區巖石類型,巖性分布特點,物性特征等因素是該區測井評價的難點。
2.在巖石地質分類基礎上,開展了巖心刻度測井,可定量識別巖性。
3.依據巖性、孔隙結構、電性、產能等特征進行綜合評價,建立儲層分類評價標準,提高了測井解釋符合率,為儲量研究和開發部署提供了依據。
[1]趙澄林,朱筱敏,季漢成,等.沉積巖石學[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125-129.
[2]于軍,趙啟雙.遼河外圍盆地低滲透油藏早期開發設計的探討[J].特種油氣藏,1994,1(1):29-33.
[3]魯紅,李建民.一種實用的砂礫巖儲層有效厚度解釋及評價方法[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7,26(3):135-137.
[4]高永富.錢家店凹陷九佛堂組低滲透儲層特征研究[J].特種油氣藏,2001,8(2):19-22.
[5]丁純軍,等.志丹地區低孔、低滲儲層測井解釋評價[J].特種油氣藏,2002,9(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