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亞軍 張艷俠 陳廣軍(長慶油田公司第一采氣廠 陜西靖邊 718500)
在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中,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有很多,為什么不提企業文化管理、人本管理等當前最為流行的管理方式,而把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企業發展戰略提出來呢?主要是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管理進步是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經過粗放性管理、崗位責任制,再到精細化管理、企業文化管理、人本管理;這是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推行精細化管理,強調的是以事為本,將管理的重心轉到執行力上,將管理人員的注意力放在做事上,強調把事做細、做好、做精,進而提高員工素養和工作效率,
2013年底,長慶油田公司已實現油氣當量5000萬噸,建成“貢獻突出、技術領先、管理現代、綠色和諧、持續發展”的西部大慶。作為油田公司的主力采氣單位之一,未來幾年,我們必須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高度,積極承擔起長期高效穩產和安全平穩供氣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為實現這一目標,在采氣一廠廠長張正文在采氣一廠2014年工作會暨三屆四次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堅持務實進取、提升發展質量,為建設高水平現代化采氣廠努力奮斗》強調,積極推廣和實踐精細化管理理念,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與“三個全面”管理方法深度融合,在工作計劃和現場執行上落實精、準、細、嚴的理念,推進管理提升和信息技術應用,為增強氣田穩產能力,提升企業發展質量,為油田公司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努力奮斗。
采氣一廠成立于1997年3月,管理靖邊氣田和蘇里格東部氣田,兩個氣田探明地質儲量4845.8億立方米。氣田生產區域分布在陜西、內蒙兩省區13個市、縣、旗境內。目前全廠共有各類設備6399臺,其中注采設備804臺、油氣處理與集輸設備2661臺、動力設備859臺、檢測設備412臺、其他設備1663臺,主要分布在103座集氣站和4座凈化廠。設備管理具有管理范圍廣、人員少、生產設施多、工藝流程相近、同類設備多、生產裝置易燃易爆、集中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在這個高危行業里,只要出現1%的錯誤,就會導致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目前執行力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的現象隨處可見。具體表現為,設備管理人員更換頻繁,人走工作未完全交接,同樣的要求總要強調很多遍;制度和通知分發比較零散,基層管理人員對設備管理制度掌握不系統、不透徹;管理浮于表面化,決策管理缺乏對具體問題的深入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步驟;這些現實問題的存在,影響了設備管理的運行效率,需要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來真正加以解決。
(1)堅持“全面計劃、全面預算、全面執行”的工作思路,指導全年各項設備管理工作得到有序開展。
“三個全面”管理思路在我廠推行了12年,已成為推動工作按計劃規范運行、精細控制的有效手段。在執行過程中,由廠級設備管理人員專人負責各項具體工作,通過收集信息、現場抽查等多種方式掌握跟蹤進度及質量,確保了各專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2)持續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一切按標準進行
一是依據國家和上級部門相關法規、標準編制了《第一采氣廠設備管理細則》、《特種設備管理手冊》、《天然氣壓縮機組安全運行管理細則》三項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又陸陸續續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離心泵日常運行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設備、車輛送外修理的規定》等多個通知、規定;二是結合我廠工作實際,對設備購置、設備維護、冬防保溫、特種設備注冊、車輛管理等22項具體工作進行梳理,用流程圖描述工作中的界定順序、協作關系、關鍵環節及風險辨識點;三是明確設備管理崗、鍋爐壓力容器崗、綜合信息崗的崗位職責、權限及業績指標;四是細化“兩書一表一卡”“作業票”,促使崗位員工在操作過程中真正做到“工作流程優化、操作步驟細化、控制參數量化”。
(3)建立了“一體兩翼”設備管理模式
采氣一廠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實踐“一體兩翼”設備管理模式,即以做好常規管理為一體,規范管理體系;以強化重點管理和突出特色管理為兩翼,夯實基礎工作,拓展創新理念,促進設備的本質安全。2006-2013年,我廠連續八年榮獲“長慶油田公司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同時在威海“2009年中國設備管理創新與發展峰會”上被中國設備管理協會評為“創新企業獎”。
(4)依靠系統實現設備管理信息化
針對我廠生產裝置易燃易爆、設備分布廣、壓力容器多等特點,開發了覆蓋全廠各生產崗點的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包含設備靜態檔案、故障、檢修、運轉、保養、潤滑等10個模塊、36個子模塊、90多張數據庫表,滿足了廠、區、站三個層面設備人員的使用需求,實現了設備的集中控制、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員崗位調動,廠屬各單位設備管理人員無法系統掌握制度內容,制度的執行力度將大打折扣。因此,實施設備精細化管理的首項工作就是搜集歷年下發的各類設備管理制度及通知,并結合目前管理現狀進行修訂,最終形成一套完善的采氣一廠設備管理制度匯編,內容含蓋國家法律法規;公司、廠級管理文件、程序,設備管理部門規章制度以及特殊事項的相關通知等,充分體現了設備管理程序的集中性和有效延續性,更好地便于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現場使用。
為規范日常設備管理工作,保證設備平穩長周期運轉,設備管理部門編制了《采氣一廠設備管理檢查細則》、《生產運行管理量化考核標準》,考核制度主要針對基層單位廠(區)設備管理及現場設備管理,考核條例具體,獎罰分明,但對于業務主管部門設備管理工作及設備維修管理方面,還需要結合目前生產需要進行全面的完善和補充。
目前我廠對關鍵、一般、輔助設備的分類依然采用集團公司A、B、C分類方法,它是按照設備的種類、金額、能力大小為標準進行劃分的,這種評價標準不能有效地、綜合地反映各種設備對于企業生產的重要程度,建議按照員工評分法,采用二次A B C分析法對設備進行分類,在設備管理中推行四級責任目標管理。公司管理層:以決策及宏觀調控為主,全面掌握各單位A類設備的運行動態、故障處理、檢修總體進度,并上報A類設備運行月報;二級單位管理層:全面掌握A、B類設備的運行動態,及時上報A類設備故障信息,組織對A、B類設備故障采取相應措施;組織專業人員對設備運行、檢測、故障、檢修等情況全面掌握分析;作業區管理層:全面掌握全區(廠)設備的運行動態,及時上報B類以上設備故障信息,按照廠處部要求組織對B、C類設備故障采取相應措施;對區域內設備日常工作進行管理,及時匯報(匯總)需上傳下達的信息;崗位操作層:全面掌握所管設備的運行動態,及時上報C類以上設備故障信息,按照作業區要求組織對C類設備故障采取相應措施。
目前設備管理業務流程是以業務主管部門為起點,向下進行業務分解,基本上已界定到那個部門負責某項具體事件,下一步我們將以流程簡化、控制優化、標準細化、運行數字化為導向,對所有工作去偽存真、去繁就簡、去粗化精。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日新月異,學習與工作就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那種一紙文憑、一朝學習終身受益的時代也將成為歷史。做為一名管理者兼技術人員,要想將設備管理工作做精、做細,除了貫徹上級設備管理政策,掌握設備專業知識,能夠服務與基層,現場解決技術難題外,我們還需要學習溝通與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別人的能力,增加別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熟練應用WORD、EXCEL、PROJECT、VIOSO等辦公軟件的應用;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創造良好工作氛圍;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努力做好每項工作。
隨著氣田的開發,我廠設備設施腐蝕老化現象日益突出,安全風險日益加大,采氣一廠設備管理工作將在以做好常規設備管理為一體,以強化重點管理和突出特色管理為兩翼的“一體兩翼”設備管理模式下,持續推行精細化管理理念,將“精、準、細、嚴”落實到設備管理各個環節中,抓好機關作風,提高為基層服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做好設備的運行和保養工作,確保設備安全平穩運行,為油田公司順利實現“建成西部大慶,確保5000萬穩產”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