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明 趙洪蘭(青海鹽湖元通鉀肥有限公司質檢部 青海 格爾木 816000)
目前的企業,無論是實施了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還是推行TQM又或是采取其它的質量控制體系,在實行質量管理的時候都會有大量的糾紛出現,尤其是其他部門與質量部門之間,而且大部分糾紛都會由質量糾紛逐漸變為復雜的人事糾紛,使企業的質量檢驗以及質量改進工作的進行收到了嚴重的影響,也造成了企業中各部門之間矛盾的加劇。
企業在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時,有部分產品被質量檢驗人員認為不合格,需要重新制作,但相關的生產部門卻不認同這一點,他們認為這樣會增加成本,并且使交貨時間以及產量受到影響。因此也就造成大批被質檢部門否定的產品還在堅持使用,一些部門認為這樣的產品雖然有些問題,但造價低,生產效率高,而且還能使用,存在一些小問題并無大礙。而質監部門卻不這樣認為,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任何過失他們都不會放過,不然就會使產品的質量嚴重受到影響。此外,生產部門在生產過程中還經常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從而導致產品質量出現一些瑕疵。綜合以上情況,就會使企業的質監部門與其他部門,尤其是生產部門經常會出現矛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以上情況在單件多品種小批量的企業生產中非常突出,該類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這也造成產品在質量標準以及工藝上并不十分成熟。質量體系只是讓程序以及基本原則有了規定,質量標準的不確定性也很強,這個時候的問題是不能僅僅依靠貫徹質量體系來解決的,而質監部門以及生產部門所提出的要求不一定都是合理的,錯誤的決定往往在沒有爭執的情況下進行。如果質監部門和生產部門都安裝對方的要求去做,矛盾減少了,但產品質量或許就會存在問題,使企業受損。爭執不是確定對錯,而是為了解決問題,這就需要雙方特別是管理人員能夠站在較高的層面,全面地考慮問題,要求他們具有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大量實踐證明,把質量管理和生產部門人員的崗位適當地轉換,比如將質監部門的負責人與生產部門的互換,質量檢驗員與生產班組長互換,這將有利于解決制造過程中的這類問題。
1.通過工作轉換,能夠使一方的工作困難讓雙方體會,能夠使雙方人員進行換位思考,讓生產人員去管理質量,換一個角度去看待產品的質量,特別是站在消費者的主場上時,他就會有新的認識,就會推翻自己原來的觀點,積極配合質檢人員的工作;同樣的道理,質檢人員來到生產車間,就能對生產出合格產品的艱辛及加工過程的困難進行體驗,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也能有一個新的認識,也會知道有些問題是避免不了的,不僅僅是指責就能解決。工作轉換能夠使工作人互相得到對方的理解以及溝通,使員工能夠調整心態,重新面對問題,能夠使各部門間的矛盾消融。
2.通過工作崗位轉換,能讓員工對工作經常保持新鮮感,因此也能投入更多的工作熱情。此外,工作轉換能夠使工作人員發現對方的不足,加以克服和改正,這就使工作人員能夠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不斷完善自我。
3.工作轉換后,工作人員在從事其他工作時候會用到自己以往工作的經驗,能夠使他們打破原有工作人員的思維邏輯,產生新的靈感,創造新的思維,找到解決問題更好的辦法。
4.在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員非常容易自覺或不自覺地強調自己的主導地位,而對別人的作用忽視,這就使得工作人員之間的磨蹭非常容易出現,甚至出現爭執以及不合作。通過工作轉換,能夠使管理人員的視野開闊,對其他部門作用加以重視,了解合作的重要性,能夠使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變得全面,在工作上能夠更好地與其他人員及部門進行配合。
5.有利于全方位地選撥培養管理干部。在傳統的管理中,每個崗位的人員都具有職責、知識、技能等一定的特殊性,所有人員都是各司其職,互不干涉。比如質監部門的管理人員基本都是基層的質量檢驗員一步步提拔而來的。但隨著人們觀念意識的發展,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多元化,這就要求生產企業需要從細化分工、標準作業向特制化、多功能的方向轉變。這也要求上到管理人員下到操作人員都具有擴展技能幅度的素質。
1.質檢方面的促進作用
質監工作非常容易得罪人,在現代質量管理中,雖然一再強調產品的質量并不需要檢驗,而是由設計以及制造來決定的,也就是說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是合格的。然而,決定產品最終質量的因素卻并不僅限于此。質量專家認為,產品質量的決定,包括質量檢驗在內的所有部門。質監工作的責任就是不使不合格的產品進入接下來的工序或者用戶手中,企業的信譽以及客戶的利益都是靠質監部門來把關。因此,企業常常把質監部門的檢驗結果作為評定其他部門工作好壞的標準,員工工資、獎金等也受此影響,同時還把巨大的壓力施加給質檢部門,這就使質監部門的工作人員落了個兩難的境地。如果要做好質監工作,必須要具備相當的公正性、責任感以及工作技能,還需要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否則就很容易把兩方面的人都得罪。適當的進行工作轉換,就能夠使其他部門的人切身體驗質監部門的職責,消除偏見,讓質監工作有效發揮。
2.質量改進的促進作用
在商業競爭中,產品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企業對產品質量的持續改進能夠使自身產品質量得到提高,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非常有利于企業在現代商業中的競爭。改進過程以及持續活動是完成質量改進的主要方式,質量改進的主要活動是,在生產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改正,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要完成此項活動,質監部門和生產部門必須要進行良好的協調配合。然而,由于上訴的種種原因,這兩個部門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摩擦,這就使得質量改進工作不能順利進行。這些部門之間的矛盾摩擦對產品質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通過工作轉換,能夠充分化解質監部門與生產部門間的摩擦與矛盾,使質量改進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1.工作轉換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需要企業必須具備敢于創新的勇氣。工作轉換并不能完全達到預想的效果,又或者一個問題解決,其他問題跟著出現,這就使得本來對舊問題已經習慣的人們,一下子不能適應新問題,比如工作轉換人員不熟悉新工作,很可能就出現某些錯誤,反而得到了批評,從而使員工有了逃工、怠工的情緒。然而,工作轉換的目的就是創新,沒有錯誤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質量就得不到改進,企業也得不到發展。
2.工作轉換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為,高層管理者的認識非常重要,有了領導者的支持和認可,員工的一些創新行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此外,中層管理人員要進行工作轉換,也必須得由高層管理人員來決定,因此,高層管理人員是關鍵。
3.工作一旦轉換,員工的工作內容,需要的具備的知識以及技能都發生了變化,因此,工作轉換絕對不能草率,要審時度勢,把握時機,還要對轉換工作的員工的綜合條件進行仔細觀察和分析,然后進行相應的培訓,使被轉換的員工能夠熟悉和了解新工作的內容以及要求。此外,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工作轉換,如生產淡季。
在工作轉換時候,注意落實上訴三點,就可以順利進行轉換,但由于企業性質以及所屬行業的差別以及企業員工素質等差異,在進行工作轉換時,一定要切實考慮員工的具體情況,才能使工作轉換能夠得以順利進行,讓其效果充分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