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昭才(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清河采油廠管子站 山東 壽光 262714)
車間噪音會嚴重地危害人體的健康,其危害程度與人體處于噪音環境下時間的長短以及所處環境噪音的大小有密切的關系。在實際生產中,許多生產單位雖然積極地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減少車間噪音,但是,其效果并不明顯。本文將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闡明車間噪音對人體的危害,并提出一系列車間噪音的預防控制措施。
車間噪音會嚴重地危害人體的健康,其危害程度與人體處于噪音環境下時間的長短以及所處環境噪音的大小有密切的關系。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詳細闡述車間噪音對人體的危害:
車間工作人員自身容易感覺得到的危害。例如,長期在車間噪音之下進行工作的人員容易產生疲勞、耳朵有鳴音、胃痛胃酸等腸胃毛病、記憶力衰退等癥狀。
嚴重損害車間工作人員的聽覺器官。車間工作人員的聽覺器官受損主要表現在喪失高音頻率聽力、聽谷受到損害、影響車間工作人員正常交談等方面。并且,工作時間越長,其受損害程度越大。
嚴重損害車間工作人員的心血管系統。經研究調查表明,長期處于車間噪音之下的人員其血管的收縮與舒放容易受到影響,從而導致高血壓的產生。
車間噪音是進行車間生產過程中一個無法避免的產物,它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只能被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而且它對人體健康危害的嚴重程度與人體處于噪音環境下時間的長短以及所處環境噪音的大小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證車間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必須從產生噪音的根源、噪音的傳播途徑以及車間內工作人員三方面入手來對車間噪音進行預防控制,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對相關設備進行消音處理。所謂的消音處理就是將消音器安裝在噪音比較大的生產設備上,從而達到減少車間噪音的目的。例如,車間中到處可見的鼓風機產生的噪音非常大,車間管理人員可以在鼓風機的出風口處安放消音器,從而使噪音最小化。
第二、對容易產生噪音的車間設備進行噪音封閉。所謂的噪音封閉就是將性質優良的吸音材料覆于車間內容易產生噪音而不便于安裝消音器的相關設備,從而達到在其傳播過程中將車間噪音減小至最小的目的。
第三、合理調整車間內容易產生噪音的設備的方向和安放位置。同一生產設備,擺放方向不同,其產生噪音的大小不同,車間管理人員應合理安排車間內設備的擺放方向從而達到減小車間噪音的目的。同時,針對一些容易造成車間噪音但又不是必須要擺放在車間內的設備,相關管理人員可將其搬離車間內,并合理安放于車間外,例如一些電動機。
第四、工藝與設備的噪音控制。單位應該致力于工藝的研發、生產流程的優化以及設備的改造,嚴格遵守“三同時”原則。一方面,應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生產工藝的研發及優化流程,使生產工藝流程達到無聲或低聲。另一方面,應該及時加強對生產設備的改造,以車間噪音較小的生產設備替換生產噪音比較大的生產設備,從而從聲源方面達到預防控制車間噪音的目的。
第五、在車間噪音的吸收者即車間工作人員方面,單位應加強對車間噪音對人體健康危害以及車間噪音預防控制方法等知識的普及,使其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注重與噪音接觸時間,以及在生產操作中盡可能地采取車間噪音比較小的生產方式。同時,單位應該以《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為依據,合理安排車間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使其工作時間及其工作環境均在該標準的規定范圍之內。
第六、采取一定的隔聲措施來降低車間噪音。所謂的隔聲措施就是在車間噪音的傳播過程中設置一些隔音設置,從而使噪音在傳達到車間工作人員之前得到減弱的措施。例如,在噪音傳播途徑中增加一些具有隔音效果的隔音罩或者是隔音屏,對于一些噪音特別大的生產設備或者是生產流程可將其單獨隔離開來,單獨于隔音室之中進行工作。
第七、采取一定的吸聲措施來降低車間噪音。所謂的吸聲處理指的是吸收房間反射聲的一種處理方法。它主要采用的是塑料泡沫、纖維材料、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材料等具有多孔以及透氣特征的一些材料,將其覆蓋于室內墻壁的表面,從而達到吸收反射聲的效果。吸聲方法主要的適用條件是車間內產生車間噪音的聲源點比較多并且分布范圍廣泛的情形之下。
第八、對容易產生車間噪音的設備進行減振處理。車間內一些大型設備在其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振動現象,由此導致車間噪音的產生。針對此種現象,相關管理人員可在此大型設備與地面之間添加一些較為柔軟的材料,例如橡膠材質所制成的方板,在橡膠板的作用之下將大型設備振動所產生的動能部分轉化為熱能消散出去,從而達到使車間噪音減小的目的。除了添加一些軟性材料,也可于大型設備之上安放減振器,同樣可以達到轉化動能以消除車間噪音的效果。
第九、對于作業人員進行隔離。對于車間內一些高噪音區域,相關管理人員應設置上警示標志,嚴禁與該區域工作無關的其他工作人員的進入,并派相關管理人員以及設置監視系統對其進行監管。
第十、車間工作人員的自我保護。車間工作人員應該按照單位規定穿戴相關專業防護用具,同時可以自備耳塞或者耳罩等隔音器具。
十一、職業健康監護。對于長期在車間噪音之下從事工作的人員,單位應該按時為其提供健康檢查,清楚了解單位員工的健康狀況。對于一些健康指標出現嚴重問題、身體損害較大的員工,單位應適時地將其調離該工作環境,避免對其造成更大的損害。同時,單位應該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行業規范,定期對車間工作環境進行檢測,使車間噪音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
車間噪音會嚴重地危害人體的健康,必須注重車間噪音的預防控制問題。在實際生產中,許多生產單位雖然積極地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減少車間噪音,但是,其效果并不明顯。所以,車間生產工藝流程以及生產設備的改革與創新需進一步發展,車間噪音的問題也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與解決,以達到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的目的。
[1]車景新.生產性噪音的危害與控制措施[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01).
[2]崔振庫.原煤準備車間噪音的控制[J].河北煤炭,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