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磊(遼河油田分公司興隆臺工程技術處 遼寧盤錦 124010)
油田勘探開發過程中,結合油田調整、改造、完善、挖潛的實際需求,根據規范的設計工藝要求,通過一套地面和井下的設備、工具,明確適應于油、水井的井下技術措施,從而促進注采率的增強,對油層滲流條件及油、水井技術狀況進行一番改善,保證較快的采收速度與較高的采收率。井下作業是這些井下施工工藝技術的統稱。
井下作業技術涉及內容眾多,如機具裝備、方案設計、工藝技術等。當前,井下作業技術結合油田勘探開發具體需求,將重心放在了為企業創造良好經濟效益上,將裝備的及時更新與技術升級作為主要發展方向,逐步朝著科技創新道路前行。在引進先進成熟技術的同時加強自主研發力度,保證了井下作業較高的技術水平與優質的服務能力,為油田勘探開發實際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現階段,對于油田生產需求,井下作業都可以及時有效的實現,但當油田勘探開發作業更深層次的發展后,在井下作業技術方面有了更為顯著的要求,具體體現在:保證常規作業技術水平的進一步增強;積極推廣應用于特殊井的作業技術;對壓裂酸化技術體系全面整合,保證應用實效性;試油測試必須達到特殊油氣藏與特殊工藝井的實際需求。
井場四周架設安全警示帶,警示帶架設應平直、清潔,和地面標高應達到1.2米,開口在5米以下,每十米架設一個警示帶桿。保證井場地面平整無雜草、建筑物障礙物等。操作現場設置逃生通道指示牌,置于逃生通道一側,并且操作人員作業中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工作服、當心落物、當心觸電、當心機械傷人等。現場配合施工車輛停放在距井口二十米以外,首選上風口方向。操作現場應安放兩個垃圾桶,分為可回收桶與不可回收桶,所有垃圾都要嚴格分類后放入垃圾桶。
在油田開發作業中要求壓裂酸化技術充分發揮壓裂酸化效果,合理節約壓裂酸化成本,不僅要注重優化設計,還必須深入細致研究以下技術內容,實現開發壓裂目標。一,致力于研究含硫成分高的氣藏壓裂酸化技術;二,加強研發用于深井與超深井的壓裂酸化技術。三,研發具有巖性等復雜油氣藏壓裂酸化技術。
以測試效率為出發點,積極推行深井高效試油測試、高壓高含硫測試、聯作測試等各類工藝技術;關于核心設備方面,應實現配套XJ-450以上修井機。關于輔助設備方面,應廣泛應用地面直讀測試設備、現場制氮及液氮排液系統等;關于測試工具,應注重研發包括APR、M F E、PCT在內的系列化全通徑測試工具,將智能長效電子壓力計投入到實際中大量使用,從而對各井眼提出的測試需求及時有效的實現。
根據當前已實施的沖砂洗井、氣舉、清蠟、配合測試等連續油管作業技術情況,將連續油管壓裂車與連續油管側鉆車應用到實際中,主要目的在于研究連續油管壓裂技術和連續油管側鉆技術。其中在研究連續油管壓裂技術過程中,應基于層狀油藏、不連續油藏等所提出的多級分層壓裂、分支井壓裂要求,通過連續油管壓裂技術有針對性的實施支撐劑填充作業,保證用經濟合理的作業成本促進高效的邊際油藏壓裂作業,從而使油藏開發效率不斷提升。連續油管壓裂車運行過程中應積極研發與連續油管壓裂要求相符的摩阻較低且沒有任何害處的壓裂液、支撐劑以及適應于施工作業的相關配套工具、工藝技術,確保最后產生的壓裂工藝技術具有成本合理、效益顯著的特點。連續油管側鉆技術研究過程中,應圍繞套管損壞井復產實際所需,通過連續油管加強老井側鉆,使用完善匹配的連續油管側鉆車,并配備相應的井下動力鉆具,研究符合于連續油管側鉆的整體配套技術,從而實現側鉆工藝技術的成本合理性。
加強研發實時采集、監督控制井下作業現場數據的技術,充分運用先進的網絡遠程傳輸技術,通過終端服務器深入系統的分析和處理生產數據,為井下作業現場提高科學的監控與技術指導。對于壓裂酸化、試油測試,應以當前使用的分析應用軟件為主,認真細致研究遠程傳輸數據。
注重對油氣層的保護,在當前不壓井作業技術前提下,加大研究井控工具、井口控制裝置及工藝技術的力度,保證整個井下作業過程油套管壓力控制效率,做到油井、氣井、水井實際作業中不壓井,作業中不可忽視對油氣層的保護,實現油氣井高效生產。主要致力于兩方面的研究,首先,根據油井、氣井、水井作業情況,研發相應的不壓井作業機具和有關作業技術。其次,增強作業自動化程度,研發作業質量方面的完善配套工具及裝備。
綜上所述可知,將井下作業技術應用到油田勘探開發中,能保證油田勘探開發效率,是一項重要的工程技術手段。當前,隨著我國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大量科技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國外先前缺乏完善性、成熟性的井下作業技術現已日漸先進與成熟,并且國內外油田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國各油田通過多樣化的方式積極的和國外石油企業、技術裝備單位共同配合協作、加強技術交流,充分掌握國外一些先進高效的井下作業技術,并且還自主研發了獨具本國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井下作業技術,對油田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徐成均.井下作業修井技術現狀及新工藝的優化[D].東北石油大學,2010年.
[2]蔣曉波.國內井下作業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油氣井測試,2012年01期.
[3]靳海鵬,田世澄,李書良.國內外水平井技術新進展[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22期.
[4]陳海明.井下作業事故分析及應對措施研究[J].安防科技,2009年11期.
[5]王承輝,何勝強,馮偉,滕錦利.井下作業危害因素識別及安全技術探討[J].石油化工安全環保技術,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