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英,彭愛英
(宜春市人民醫院血液科,江西 宜春 336000)
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一種從周圍靜脈導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靜脈的深靜脈置管技術[1]。PICC的穿刺點在外周靜脈,由護士在直視血管下穿刺完成,較其他深靜脈穿刺簡便、安全,有效地避免了因中長期輸液和輸注高濃度、高刺激性化療藥物帶來的血管損傷和局部組織刺激的痛苦,使化療順利進行[2]。但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其中以靜脈炎最為常見。為了預防和治療靜脈炎,宜春市人民醫院血液科積累了許多經驗,探索出一條有效的護理方法(在PICC術后早期實施濕熱敷、紫草油外涂、TDP治療儀照射及抬高患肢等),有效地降低了靜脈炎的發生。
選擇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本科行PICC術后出現靜脈炎的血液腫瘤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5~69歲。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2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15例,多發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均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巴德公司)。穿刺部位為雙上肢,其中右上肢置管22例,左上肢置管16例。按靜脈炎分級標準[3],2級靜脈炎(穿刺靜脈沿靜脈走行方向有疼痛感,局部紅或腫,觸摸靜脈無條索狀)13例,3級靜脈炎(穿刺靜脈沿靜脈走行方向有疼痛感,局部紅或腫,可觸摸到條索狀靜脈)15例,4級靜脈炎(穿刺靜脈沿靜脈走行方向有疼痛感,局部紅或腫,可觸摸到條索狀靜脈>2.54 cm)10例。
1)健康指導。PICC置管前后應對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置管的目的、意義,術中配合、術后的自我維護及有關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尤其是靜脈炎的的發生情況,使患者和家屬全面了解PICC,自愿接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才能保證PICC術后出現并發癥時,患者及家屬能夠充分理解。2)靜脈炎的預防與護理。①濕熱敷:PICC置管第2天,在穿刺點上方沿靜脈走行方向行濕熱敷(水溫45~50 ℃),3~4 次·d-1,20min·次-1,連續 3 d。②紫草油外涂:將紫草油(將新疆產紫草的干燥根50 g洗凈瀝干后,放入500mL植物油中浸泡,2周后過濾去渣成紫草油[4])涂于紅腫處,范圍應大于紅腫范圍3 cm。3~4次·d-1,連續 3~7 d。③TDP治療儀照射:具有抗感染、止痛及改善微循環作用。使用時燈頭預熱 5 min,在距患處 20 cm 處照射,20 min·次-1,4次·d-1,連續3~7 d。④抬高患肢:可改善局部循環,以利靜脈、淋巴回流,減輕局部組織腫脹和疼痛。將患肢抬高高于心臟水平位置,至患肢腫脹消退。鼓勵患者做握拳、松拳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13例2級靜脈炎患者經濕熱敷3 d后得到恢復;15例3級靜脈炎患者外涂紫草油、TDP治療儀照射3~5 d后疼痛消失,紅腫、硬結消退;10例4級靜脈炎患者經以上處理7 d后,疼痛消失,紅腫消退,觸摸靜脈無條索狀。
靜脈炎主要包括機械性靜脈炎、血栓性靜脈炎和感染性靜脈炎。機械性靜脈炎通常發生在穿刺后1周內,主要原因是由于選擇的導管型號和血管內徑大小不適宜、導管材料過硬及穿刺肢體活動過度所致[5];血栓性靜脈炎主要與患者的特殊體質有關,也與反復穿刺致患者血管內膜損傷有關;感染性靜脈炎發生較晚,除與患者粒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低下、非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及無菌區暴露時間較長外,還與無菌技術操作不嚴、換藥不及時等原因有關。為了預防靜脈炎的發生,必須加強穿刺技術。術前正確評估患者血管情況,選擇合適的導管和穿刺部位,可有效地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防止血管內壁損傷。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及時更換貼膜,做好患者及家屬PICC術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維護,能較好地預防導管及相關感染并發癥的發生,一旦發生靜脈炎,應盡早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計劃外拔管,延長PICC導管的使用時間,使治療順利完成。本研究中對38例置管后出現靜脈炎的患者,采取了積極的護理干預,即實施濕熱敷、紫草油外涂(可以消腫散結、清熱解毒、去腐生肌、改善機體血液循環,使疼痛減輕、腫脹消退[6])、TDP治療儀照射(可修復和疏通微循環通道,促進機體腦啡肽的分泌,達到持續鎮痛作用[7])及抬高患肢等,靜脈炎均得到恢復,無一例因出現靜脈炎而發生計劃外拔管。
[1] 汪素萍,鐘小青,游曉燕,等.PICC與鎖骨下靜脈置管的比較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5,20(8):15-17.
[2] 簡黎,陳影潔,李鈺燕,等.9例經股靜脈穿刺置入PICC導 管 的 臨 床 應 用 [J].臨 床 醫 學 工 程,2009,16(8):102-103.
[3] 鐘華莉.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250-251.
[4] 李日慶.中醫外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311.
[5] 公麗萍.PICC相關性并發癥原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49-50.
[6] 謝曉敏,閔志鈞,張箭平,等.腹股溝疝網塞修補術與前入路腹膜前修補術前瞻性對照研究:附67例報告[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08,12(2):124-126.
[7] 林金香,陳妙霞,周小香,等.不同護理方式對腫瘤患者置管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下旬版,2008,24(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