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華,徐小平,宦麗群,趙寅琦,鄒婷婷
(南昌市第二醫院醫學影像科,南昌 330006)
尿路梗阻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結石、腫瘤及先天性畸形,了解尿路梗阻程度及周圍組織結構的情況很有必要,B 超及靜脈腎盂造影(IVP)為首選方法[1]。但上述檢測方法存在太多的外在因素干擾及安全問題,并且射線可損傷人體健康。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容積掃描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檢查可彌補這一缺陷,且比一般常規MRU 更容易顯示病灶及病灶細節,同時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胃腸道影的干擾[2-3]。本研究擬探討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容積掃描MRU 技術對輸尿管梗阻性病變的診斷價值。
選擇2012 年6 月至2013 年6 月,在南昌市第二醫院就診的尿路梗阻患者20 例,男13 例,女7例,平均年齡(43±1.5)歲,均經MRI 診斷及手術證實,經B 超及IVP 發現輸尿管擴張及腎積水。所有患者均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MRU 及MRI 基礎掃描、輸尿管鏡檢及手術治療。
1.2.1 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容積掃描MRU技術
使用荷蘭飛利浦公司ACHIVA 超導型1.5 T 磁共振掃描儀。患者在檢查前4 h 禁食、2 h 前大量飲水(500~1 000 mL)或在檢查前1 h 服用利尿劑,以利于輸尿管及膀胱充盈。在檢查前10 min 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北京北陸藥業有限公司)100 mL。采用腹部線圈,去仰臥標準解剖正位。全部病例先行常規橫軸位T1WI、T2WI、T2SPINE 及T2COR 掃描,而后應用3 D 容積掃描MRU 作冠狀面重T2WI 掃描后最大密度投影,360°圍繞病灶旋轉,無間隔連續掃描(范圍從腎上極至膀胱底部,以平行雙腎作斜線,再作橫行最大層面的定位線)。成像完成后,采用調解窗寬、窗位獲得最佳感興趣圖像。
1.2.2 B 超及IVP 檢查
B 超檢查:患者檢查前飲水500 mL 充盈膀胱,取側臥位及仰臥位。使用飛利浦公司IU22 超聲儀根據患者不同切面掃描病灶部位,重點部位放在3 個生理狹窄區,采取多體位變化,中下段采取側臥位,注意區分管狀結構與輸尿管,直至顯示病灶梗阻部位及以上輸尿管擴張全貌滿意為止。
IVP 檢查:患者仰臥于檢查臺上,在腹部輸尿管中段兩側加壓,使用GE 公司X 線攝片機于7~12、15~20 及30~40 min 分別攝全尿路片。如腎重度積水,使得腎盂、腎盞顯示不佳者,可以延時45、60 min,甚至90 min,以達到最佳顯影效果。
20 例患者均行B 超檢查,其中8 例僅顯示輸尿管、腎盂及腎盞不同程度擴張、積水。14 例行IVP 檢查,其中7 例呈單側顯影不滿意,未能對梗阻部位及定性作出明確診斷;4 例逆行插管失敗;3 例拒絕逆行造影。
20 例患者經MRU 檢查均能清晰地顯示輸尿管梗阻部位及梗阻以上部位的擴張程度,并且未見胃腸道偽影干擾。其中單側梗阻18 例,雙側梗阻2例;腎盂輸尿管交界處梗阻2 例,輸尿管上段梗阻10 例,輸尿管中下段梗阻7 例,輸尿管膀胱連接部梗阻1 例。
對梗阻部位及周圍結構進行MRI 掃描,結果顯示:單側輸尿管結石11 例,雙側輸尿管結石2 例,MRU 表現為梗阻端充盈缺損,顯示梗阻端截然中斷,結石部位呈低信號。輸尿管腫瘤4 例,MRU 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狀、部位以及與輸尿管黏膜間的關系,腫瘤以上輸尿管呈不同程度擴張,腫瘤軟組織影呈不均勻信號。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2 例,MRU 表現為病變處的輸尿管變細,輸尿管以上無明顯的充盈缺損,腎盂顯著擴張呈囊狀,腎盂結構消失;輸尿管以下未見明顯擴張征象。輸尿管末端閉鎖1 例,MRU 表現為輸尿管迂曲擴張向中線移位呈“S”形改變,其末端相對狹窄呈細線樣征,其內末見占位性病變。
MRU 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泌尿系統檢測方法,它是利用重T2WI 技術即很長的T2 弛豫,使富含靜態水的組織器官顯影突出,顯示尿路中水的信號,將其他組織信號過濾掉,形成黑色背影,再將原始圖像三維重建,得到滿意的MRU 圖像。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容積掃描MRU 更是一種新型掃描方法,此技術的臨床運用大大提高了尿路梗阻的診斷準確率,減少了胃腸道偽影干擾,更好地顯示病灶細節。本研究中,筆者采用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容積掃描MRU,圖像質量比常規MRU 質量更高、細節顯示更佳、效果更好。臨床上一般經B 超診斷有尿路擴張及積水,IVP 無顯影或不滿意者,通過MRU 可定位,結合常規MRI圖像可提高定性診斷率,特別是中下段梗阻的明確診斷。本研究中20 例患者均行B 超檢查,僅8 例顯示輸尿管、腎盂及腎盞不同程度擴張。14 例接受IVP 檢查,其中7 例呈單側顯影不滿意,4 例逆行插管失敗,3 例拒絕逆行造影。插管失敗的原因:膀胱鏡下找不到輸尿管口2 例,膀胱鏡入鏡困難1 例,因插管不到2 cm 而無法留管造影1 例。3 例拒絕逆行造影檢查而行MRU 檢查。另外,IVP 檢查表現為輸尿管充盈缺損,術中證實為陰性結石。MRU 能顯示泌尿系統整體影像,能清晰地顯示梗阻部位及尿路擴張程度,定位準確率為100%[4]。結合MR 平掃,對擴張尿路及鄰近結構形態學進行評價,可以明確梗阻原因,作出定性診斷。
MRU 技術是一種無創性、無放射性、無需造影劑且安全可靠的檢查方法。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容積掃描MRU 較常規MRU 檢查能較好地消除胃腸道偽影,更好地顯示病灶細節,尤其適用于IVP 檢查不顯影或顯影不良需要行逆行造影的患者,避免了膀胱鏡下插管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和痛苦。另外對兒童、老年及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適宜行IVP檢查。本研究中7 例行IVP 檢查未顯影患者經MRU 檢查,其結果與手術所見及術后病檢結果一致,其中輸尿管陰性結石5 例,輸尿管腫瘤1 例,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1 例。經MRU 檢查診斷為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及輸尿管末端閉鎖各1 例。
MRU 在確定尿路梗阻及尿路擴張的程度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若輸尿管管腔超過5 mm 或腎小盞正常杯口消失,呈模糊的圓形或環形,則可判斷其有擴張,且有梗阻存在,并能明確梗阻的確切位置及輸尿管形態的擴張特征。由于輸尿管梗阻原因很多,以結石、腫瘤、先天畸形及鄰近組織腫瘤侵犯為多,MRU 可顯示其特征性的影像改變,如顯示管壁結節充盈缺損形成的偏心性和不規則狹窄,結合常規MRI 及CT 檢查,可見中等信號或密度軟組織腫塊而明確診斷。MRU 還可根據腎周水腫性高信號強度存在與否鑒別慢性輸尿管梗阻,這是由于泌尿系統引起的壓力變化,導致尿液外溢,出現腎周及輸尿管周水腫;在急性梗阻時,由于腎竇外溢與腎周淋巴淤積而出現腎周水腫。
目前,就MRU 發展而言,它是一種新型檢查手段,無創傷、無輻射,不需要對比劑,可三維成像,尤其口服釓噴酸葡胺稀釋液聯合容積掃描MRU 檢查效果更好[4],顯示病變細節更優越,尤其對兒童、年老及碘過敏者具有其他影像檢查無法取代的優越性,能清楚地顯示輸尿管梗阻段近、遠端全貌,較好地顯示尿路解剖結構,對輸尿管梗阻的定位及診斷較高,結合CT 及MRI 局部掃描,具有明顯的診斷和應用價值。
[1]張國明,陳新龍,林國豪,等.低場磁共振泌尿系統成像臨床運用[J].實用放射雜志,2011,17(3):177-178.
[2]胡明華,章其鑫.低場磁共振尿路成像在兒童梗阻性疾病中的運用[J].實用臨床醫學,2011,12(10):73-74.
[3]李松年.中華影像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87-198.
[4]林時,吳先衡,曾向廷,等.MRU 對輸尿管梗阻病變診斷的價值[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3,12(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