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謀易智造
最近一段時期,走訪更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等地。接觸的飼料企業、經銷商、規模豬場、專業戶、散養戶等行業內形色各異的人,并且坐下來與他們逐個的細談中,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市場的蕭條。
對于搞養殖的人來說,這是無奈和焦躁;對于飼料廠來說,則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中小企業舉步維艱;而對于經銷商來說,感到的則是“蕭條”。服務于畜牧業的經銷商分為兩個檔次:一個是雄踞一方的大戶,出貨量大,擁有對上游的議價能力,下面有很多的分銷商,他們的日子還算好過;而另外一類則廣泛分布于縣城、鄉鎮乃至養殖集中的村子里,他們直接面對中小養殖戶,對于他們來說“生意不好做”則成為主流的感受。
經過大量的走訪,筆者發現:雖然大家都感到了壓力,一部分人的生意下滑,但整體養殖量卻并沒有大幅的下滑,反倒由于規模化的發展,甚至可能有一些增長。既然養殖量沒有下降,大家為什么會感覺到“蕭條”呢?
中國的畜牧業經過30年的發展,今天,又遇到了調整和變革期,這次調整,不是畜禽產品價格帶來的養殖量調整,而是因為養殖主體變化而帶來的結構性調整。這對于養豬領域來說,尤為明顯。有大量的數據表明,近年來,主要面對散養戶的渠道銷售來說,即使飼料、獸藥企業的營銷加大了很大的投入,依然效果不好,甚至有所下滑,緣由何在?的確大量的散養戶減少或者減少了養殖量,這減少的幅度,超出我們的預估。我們不得不承認,畜牧業大量的參與者,都感覺到了陣痛,但卻沒有接受陣痛的心理準備,困惑和迷茫因此而生。
在歷史的變革期,會有群體性的迷茫,乃至文化的迷茫;在政治制度的變革期,會有信仰的迷茫;而今天,養殖結構的變革期,出現今天經營的迷茫非常正常。那么,問題的關鍵是——我們不能一直處于迷茫期,需要深度的理解此次變革,并抓住機會,迅速地調整自己的經營理念、思路、方法,方能保證不被淘汰并借機發展自己。
事實上,“蕭條”只是一種感覺,而非真實的市場表現?;蛟S由于所在地區是散養戶地區,也在轉型的痛苦期,產業升級的節拍慢了一拍,但最終,行業的主流依然是產業升級。
當我們談理念的時候,很多人一定嗤之以鼻:不要跟我說理念,理念是虛的,你直接告訴我怎么做。表面上看,嗤之以鼻是對的,但今天大家所遇到的困惑一定是和理念有關。 過去,我們的經營理念不用很復雜,甚至可以不用很清晰,因為客戶的需求呈現的是簡單化和多元化,在散養戶時代,客戶的需求層次較低,很容易滿足?,F在,客戶的需求是什么?產品、服務、協銷?那么,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服務?而作為經銷商又能提供什么樣的幫助?作為一名經銷商,應該建立什么樣的經營理念?
首要的就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經銷商存在的價值是什么。過去,我們是架起了企業與養殖戶之間的橋梁,而現在只有這個功能不行了。我們存在的價值是提升養戶養殖效益、推動當地養殖整體水平的提高。我們存在的價值,其實就是我們應該遵循的經營理念。為了踐行經營理念,一切有助于實現理念的東西,就是經營活動的范疇。簡單的說,我們過去是賣產品,而現在則需要統籌資源,來幫助養戶提高經營和利潤水平。
光有好的經營理念,是實現發展的基礎,但并不是全部,我們還需要正確的方法。上面講到,經銷商正確的經營理念應當是“提升養戶養殖效益”。那么,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
對于一個資源有限的經銷商來說,并非難有作為,相反,因為現階段我國養殖水平的落后和參差不齊,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個空間恰恰就是我們的機會。作為一個經銷商,我們完全可以認真的調研和總結當地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將它們一一羅列出來,再找出哪些是可以花少錢可以解決的,哪些是我們的資源可以幫助他們改善的,我們把這些篩選出來,拿出我們的解決方案,持續地去推行、示范、擴大影響。一旦你的方法帶來了成效,帶來了顯著的效益,養殖戶會蜂擁而上,那時候就是你成功的時候,就是你發展提速的時刻。
前面,我們已經講清楚,未來經銷商的正確理念應該是“提升養戶養殖效益”、“推動當地養殖整體水平的提高”。我們的方法是建立一套適合當地養殖水平的服務體系(模式)。那么,我們用什么樣的工具來實現呢?對于服務養殖戶的效益提升,千萬不要舍本逐末,我依然要清醒的認識對于養殖來說,現在什么是瓶頸?解決瓶頸問題,首先就有了一大截的提升。
什么是我們服務、改善養殖的工具呢?養殖,飼料、獸藥(疫苗)、器械都是。同時,我們通過用戶會向養殖戶不斷地推薦適合的品種、優化的圈舍設計方案。這些都是“提升養戶養殖效益的”方法和工具。前面我們說過,我們存在的價值是“提升養戶養殖效益”,那么,可以盤點一下,現在經營的很多東西,是否能夠幫助養戶提高?甚至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是否把“提升養戶養殖效益”當做我們選擇產品的重要參考?
我們所代理的飼料,是最好的?最適合的?還是盈利性最好的?抑或是折扣最多的?當我們選擇了一個產品的時候,它所帶來的結果也就決定了對養殖效益是促進還是降低(相對論)。還有就是獸藥(疫苗),我們無法回避,從養殖利益的角度上來看,很多的獸藥無法勝任治療和保健的職責,甚至是解決了暫時的問題,帶來了更長久的隱患。作為一個經銷商,我們應該如何去正確的評價和選擇獸藥產品并有效地的為養殖服務?獸藥很不給力,但近幾年的確出現了一些認真做產品的企業,它們得到了效果的驗證。當我們在選擇時,選擇了利益而不是養殖效益最大化作為最重要的依據的時候,我們面對的只能是今天“蕭條”的感覺。
我們過去所說的“需求”,究竟是我們臆測出的需求還是客戶的想法?還是養殖效益提升的“真正需求”?在過去,養殖業尚有巨大的利潤空間。而如今,隨著養殖水平的參差不齊,有的人能賺到豐厚的利潤,而有的人甚至虧損。即使是養殖業利潤大豐收的時刻,仍然有很多人虧損,為什么?這就是養殖觀念和水平所帶來的結果(當然,也有疫病襲來導致的原因)。作為經銷商,我們能提升客戶的養殖水平,幫助客戶提升養殖效益,一定是我們發展的最大空間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