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琦/山西長治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從2009年年初至今,共診治母豬產后癱瘓16例,治愈15頭,淘汰1頭。母豬產后癱瘓又稱產后風,是母豬分娩后突發或漸進性發生的一種以知覺散失和四肢癱瘓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鈣癥。以上所診療病例多發生于斷奶后1~3 d左右,個別豬在產后幾天就會出現腰部麻痹、瘸腿及癱瘓現象。病豬輕者后肢癱瘓,重者四肢不能站立,發病原因主要是飼養管理不當,飼料中鈣磷比例失調,運動和光照不足,圈舍昏暗潮濕所致。本病嚴重影響母豬的生產和仔豬的存活率。
現代獸醫學認為,產后泌乳影響血中鈣的含量導致此病。另外,營養不良,飼養管理不當,如妊娠期間缺鈣或鈣磷比例失調;飼養不足或營養不全;產后氣血虧損;早春氣候寒冷,母豬缺乏運動;圈舍陰冷潮濕,寒風吹襲導致經絡阻滯等均可導致此病。另外,缺乏陽光照射,胎兒過大,助產時損傷坐骨神經等因素也可引起發病。
絕大多數病例是斷奶時發生,從產床向下驅趕時不愿走動,四肢肌肉震顫,兩后肢頻頻交替踏地,后驅搖擺,很快臥地不起,大多數病例表現為后肢1條腿先失去知覺,而后表現為雙后肢失去知覺,吃食或飲水時后肢拖地行走。有的病例臥地后仍然一再掙扎,但仍不能站立,由于掙扎用力,病豬全身出汗,額部尤多,全身肌肉震顫。
1.治療。
(1)維生素膠丁鈣注射液5~10 ml,肌肉注射,隔3 d后再注射一次。
(2)每天在飼料中添加3~6 g過磷酸鈣或骨粉,連喂10~15 d。
(3)地塞米松注射液5~10 ml,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 d。
(4)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0~150 ml,同時配合使用10%氯化鉀20 ml,一次靜脈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 d。
(5)對重病豬可用10%葡萄糖酸 鈣 液 100 ~ 200 ml,VC 10 ml,復方水楊酸鈉20 ml,同時配合使用50%葡萄糖500 ml和5%碳酸氫鈉100 ml一次靜脈注射,連續使用3次,有良好效果。
(6)乳房送風法:將乳頭和導乳針消毒,用100 ml注射器向乳房內打氣,乳房稍微鼓起即停止送風。目的是減少乳量,從而減緩血中鈣的流失。
(7)對于患病嚴重的母豬,由于不能運動,胃腸機能減退,造成積食,不利于糞便排出,使用健胃散經胃管給藥,進行健胃助消化。同時使用20%溫肥皂水進行灌腸,促進糞便排出。
2.護理。使用高度酒精或10%的樟腦酒精涂抹母豬皮膚后進行人工輔助按摩,以促進其血液循環,恢復神經機能。飼喂患病母豬易消化飼料,保持圈舍衛生干凈,經常幫助母豬翻身,以防發生褥瘡。盡量減少應激因素,利于母豬康復。
根據對以上病例的診療,該病主要發生于斷奶后1~3 d左右,及早對懷孕母豬和哺乳母豬,每天每頭增喂優質骨粉和食鹽各20 g進行預防本病發生。
針對目前規模養殖場長期飼喂飼料單一,容易造成日糧鈣磷缺失或比例失調。母豬采用單欄飼養,活動受限制,陽光照射不充足,易造成VD的不足,影響鈣的吸收。建議合理搭配飼料,確保日糧營養均衡。根據母豬飼養標準,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盡量多飼喂青綠飼料。對懷孕母豬和哺乳母豬,每天每頭增喂優質骨粉和食鹽各20 g。冬春雨季要補喂優質干草粉、豆科牧草(苜蓿草)和青綠飼料;豬舍要保持清潔干燥;防止冷風吹襲,保持豬舍溫暖、寬敞、有充足的陽光照射;母豬在妊娠期應多曬太陽,每天要讓母豬在陽光下運動2~3 h;飼喂易消化,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飼料,鈣磷比例要適當;對有產后癱瘓史的母豬,在產前20 d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0 ml,每周一次,以預防本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