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動態
Chem Weekly,2014,59(29):178
美國特拉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了一種高選擇性納米多孔銀電催化劑,可將CO2轉化為CO,轉化率高達92%。研究人員發現,當使用納米多孔銀電催化劑(其活性為多晶銀的3 000倍)時,可更加有效地將CO2轉化為有用的化學品。由于銀具有高選擇性(約為81%),且成本比其他貴金屬催化劑低得多,所以銀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CO2還原催化劑材料。此外,由于銀是無機物,在惡劣的催化環境下,仍可保持較高的穩定性。
據稱,可能是由于納米多孔銀電催化劑具有非常大的和高度彎曲的內表面積,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它的內表面積是多晶銀的150倍。所獲得的CO,可用作生產合成燃料的工業原料,同時可減少40%的CO2排放量。
プラスチクッス エ-ジ(日),2014,60(1):33
日本夏普公司與關西再生技術委員會(KRSC)共同開發出一種再生技術。該技術采用獨有的方法,把回收的液晶電視塑料材料聚碳酸酯(PC)與丙烯腈(ABS)樹脂恢復成與新材料具有同等特性的再生材料。
自2001年以來,夏普公司一直致力于將洗衣機、冰箱、空調及電視這4種家電產品進行回收處理,但液晶電視的框架大多使用剛性、耐沖擊性及阻燃性高的PC與ABS樹脂。由于長期使用,產品的特性降低,采用以往的再生技術,很難將其回收作為電器材料二次利用。液晶電視的機殼使用的是由PC與ABS混合而成的樹脂。此次開發的技術先將這種樹脂回收并破碎,然后添加特殊添加劑,便可使其恢復抗沖擊性及阻燃性等特性。從2013年5月起,KRSC第二工廠開始使用該技術,并將獲得的再生材料用到了夏普2013年11月8日上市的車載等離子簇離子發生器的部件中。
石油化學新報(日),2014(4803):9
日本造船公司與アタカ大機公司及泰國PTTEP公司聯合開發了CO2甲烷化技術。該技術是把在天然氣開采時產生的CO2與采用風力等再生能源通過水電解生成的氫氣反應,生成甲烷,從而達到CO2再生利用及燃料化再生利用的目的。反應使用的催化劑是アタカ大機公司、東北大學和東北工業大學的名譽教授橋本功二氏開發的。
該技術如果實用化,就可把在天然氣開采中產生的CO2100%地轉換成甲烷。目前,在甲烷化過程中使用的最高性能的催化劑,氫氣的轉換率也僅達到90%。但已經證實,采用該技術所使用的催化劑,在溫度為200 ℃時,使用反應管長度不到5 m的小型裝置進行反應,氫氣的轉換率也能超過99%。并且,該催化劑與通常在甲烷化過程中使用的催化劑不同,不含有稀土元素,所以反應成本可進一步降低。
ICIS CHem Business,2014,285(10):20
美國Zeogas公司計劃使用法國液化空氣公司許可的技術,建一套大型甲醇轉化汽油的裝置。據稱,設在休斯頓的Zeogas公司將在美國建一套5 kt/d 的甲醇裝置,該裝置將使用AA級甲醇為原料,生產2.26 kt/d的無硫超低苯的普通辛烷值汽油。
Zeogas公司的創始人和CEO Timothy Belton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們將會宣布更多的公告。Belton在公開上市和私募股權支持的公司里都擔任了不同的管理咨詢角色。他最近是在TRC公司(在紐交所上市的環境和土木工程公司)擔任重組顧問,是該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具有油氣管道、發電廠和風力發電場的工程和許可方面經驗。
Chem Eng,2014 - 04 - 01
由廢CO2生產單乙二醇(MEG)已經在Liquid Light 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示范規模反應池中得到驗證。該公司表示,用來生產MEG的催化電化學技術平臺也可用于由CO2生產一系列其他重要的工業化學品,包括異丙醇、乙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Liquid Light公司的核心技術是一種低能量催化電化學反應池,它基于類似于氯堿工藝中使用的電解鹽溶液生產氫氧化鈉和漂白劑的概念而設計。
Liquid Light公司預計,MEG工藝的原料成本將是利用石油、天然氣或玉米為原料的現有工藝的10%~20%。該公司已為這種反應池開發出了幾種專有的催化劑,既有均相的也有非均相的,可選擇性地生產各種化學品。用于MEG工藝的催化劑是一種非均相材料,電極由該材料構成,并允許生產草酸中間體。由這種中間體可生產一系列的2個碳的化學品。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離子液體潤滑劑制備方法取得系列進展,可解決離子液體潤滑劑合成步驟復雜、成本高的問題。
中科院蘭化所將原位合成離子液體添加劑的概念引入潤滑劑的合成中,將金屬鹽或金屬鹽和功能有機分子加入基礎油里,利用鹽與基礎油分子或鹽與功能有機分子之間形成電子轉移絡合物的能力,在基礎油中原位合成配位離子液體潤滑油脂添加劑,從而達到減摩抗磨、抗氧防腐等目的。
(“技術動態”均由全國石油化工信息總站提供)
(本欄編輯 張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