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敏,劉喜娜 ■河南省平頂山市天鴻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所謂高墩主要是指橋梁施工過程中,墩身高度超過30m的橋墩,通常情況下,其主要形式是由空心、薄壁、變截面等。一般高墩橋在山嶺和丘陵等地區的應用較多,存在較大的施工難度和較高的技術要求。使用較多的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方法主要包括:腳手架拼裝模板法、滑模施工法、爬模施工法、滑升模板法以及提升模板法幾種。上述方法在使用中都需要結合機械設備進行操作。
(1)滑模施工法的運用
滑模的構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模板、提升架、提升系統以及工作平臺,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優勢,也存在耗費較多支撐和骨架材料的不足,容易導致成本提升的現象出現。
(2)爬模施工法的運用
由于爬模施工是對分節和分段的流水性作業進行運用的,因此,使用該方法的過程中容易有較低的勞動強度存在,便于控制施工。但爬升結構體系相對復雜,具有繁瑣的工序,因此引發較高的施工成本。
(3)提升模板法的運用
提升模板法對控制施工相對便捷,但會消耗大量的骨架材料,并具有緩慢的施工速度,不容易對工期進行控制,有較大的勞動強度存在。
(4)滑升翻模法
雖然該方法存在較低的成本,但在實際施工中很難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且無法確保施工的安全開展。
(5)腳手架拼裝模板法的運用
腳手架拼裝模板法主要由腳手架和模板構成,具有工期短、操作便捷、安全可靠以及成本低的優勢,所以,在大型機械設備無法進入場地內得到適用。
當完成承臺施工之后,應采用全站儀對墩柱四個角點的坐標實施定位,運用水準儀測量高程,閉合或附合高程與平面點的測量,促使測量的精度得到有效保障。采用墨線放出墩底截面輪廓線,為了便于安裝第一節模板,通常應將輪廓線加模板厚度進行放出,同時放出墩柱主筋和勁性骨架位置,有效確保安裝位置的準確性。
(1)加工和安裝勁性骨架。在施工的過程中,應將勁性骨架自由段高度控制在小于9m,在骨架安裝完成后對墩身鋼筋進行安裝。
(2)加工和安裝鋼筋。通常情況下,制作和加工鋼筋的開展是在棚內進行的,采用現場綁扎法,在制作的過程中,除了配料和加工豎向筋以外,還應采用放樣的方法對其余鋼筋進行制作,然后開展加工。當完成少量鋼筋制作之后,應在地面平地上實施綁扎試驗,結合試驗結果,有效調整彎制方法和尺寸。對于已經確定的鋼筋形狀和尺寸而言,可采用拉尺檢查的方法,對鋼筋的精度實施有效控制,標識所有鋼筋半成品,使其標識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鋼筋型號、安裝位置以及規格等。
(3)防裂鋼筋網的布設。確保鋼筋網至墩柱外表面凈距滿足保護層厚度,采用D10鋼筋網或D6冷軋帶肋防裂鋼筋網進行設置。
(4)連接直螺紋套管鋼筋。在同一斷面內,直螺紋接頭位置的數量應少于50%,接頭的受力性能應達到鋼筋自身的受力以上。在施工過程中,應有效檢查每個接頭,使連接達到牢固狀態即可。
(5)電弧焊接頭搭接的長度。雙面焊應控制在超過5d,而單面焊則應控制在10d以上。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要求對鋼筋加工及安裝進行控制。
采用拉桿有效固定模板。當完成鋼筋安裝之后,應由監理工程師進行統一的驗收檢查,之后即可有效安裝模板,按照模板預留孔對拉桿實施布設。
(1)安裝模板。在模板安裝的過程中,應采用塔吊起吊和人工輔助就位的方法進行施工。在組裝模板的過程中,應先拼裝墩身等高的外模,然后根據順序組拼其余外模板。為了避免有模板滲漏漿的問題出現,應對接縫采用雙面膠的方式進行處理。當完成外模板安裝之后,應對模板、布墊塊及拉桿實施依次安裝施工。
(2)立模的檢查。當模板安裝彎沉值之后,應采用水準儀和全站儀對模板頂面標高和平面位置實施檢查,有效調整誤差超標現象,直至滿足設計要求即可。對墩身垂直度的復核而言,應運用激光鉛垂儀進行操作,采用全站儀測控三向中心線,使其滿足設計要求。
(1)拌制混凝土。對比現場砂土材料的含水率,根據試驗室配合比確定施工配合比。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進行操作。在混凝土徐變收縮過程中,為了避免有裂紋現象出現,應嚴格對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水灰比以及坍落度實施控制。另外,在夏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出機溫度會受到混凝土所用碎石和攪拌用水的直接影響,所以,為了確?;炷恋某跫墱囟?,必要時可運用噴水降溫等方法對碎石進行改善。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由于夏季白天有較高的溫度存在,運用潮濕的麻袋在混凝土輸送泵管上進行覆蓋,并通過經常澆水的方法,確保麻袋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入模溫度,避免存在堵管現象。
(2)混凝土振搗。應及時開展混凝土振搗,避免有漏振、過振等問題產生,防止出現離析現象。
當模板內混凝土強度超過10MPa時,混凝土棱角都處于完整的狀態下,且勁性骨架和鋼筋安裝完成并檢驗合格之后即可拆除模板,同時安裝下一節段模板。在模板拆除時應運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操作。
(1)完成承臺混凝土澆筑之后,應采用護樁回復墩中心。墩身通過大橋控制網進行校核,有效放出準確的墩身大樣,然后實施立模。對墩身第一節混凝土進行施工,在墩身底部的實心段混凝土放出墩中心,同時設置一個直徑為40cm、高為40cm的鋼筋混凝土圓臺,在墩中心將預埋的鋼筋頭進行準確定位。當完成每節段模板安裝以后,應運用全站儀對四邊模板實施檢查。為了確保墩身線形,在施工過程中,應對模板對角線進行檢查,促使其誤差控制在小于5mm。
(2)運用兩臺鉛垂儀有效控制墩身此制度,當完成第一段墩身混凝土后,應布置8個點,分為位于墩身四角。確保每個點都應與墩身面有50cm的距離存在。應采用全站儀放點后并對墩柱密度和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實施復核。在同一墩柱面的相鄰兩個點上對兩臺鉛垂儀進行設置,在檢測垂直度時,應對鉛垂儀實施準確調試,使其準確地在墩頂的反射板上透射,通過水準線連接兩點,有效觀測墩身的位置狀況,對點到墩身面距離的檢測而言,應采用鋼尺進行操縱,通過調整模板,從而實現模板與兩點之間的連接達到重合效果。
在橋梁高墩施工中施工工藝的合理選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運用與要求相符的腳手架、塔吊機、定型模板等設備相互配合,對較大工程跨度、復雜地形以及大型機械無法入場的工程提供便利,通過嚴格的控制和執行,實現橋梁薄壁高墩施工工藝優勢的充分發揮。
[1]杜越.空心薄壁高墩的液壓提升爬模施工技術[J].鐵道技術監督.2006(02).
[2]甘丹寧.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術探討及其質量控制[J].大眾科技.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