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榮 ■太佳高速路(呂梁段)建設管理處,山西 呂梁 033200
在公路工程項目建設作業開展的過程當中,路基施工質量會直接對整個公路工程的建設水平產生影響。而路基施工中,填筑作業又是最為關鍵的環節所在。同時,由于路基填筑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故而施工難度較大,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在使用砂性土進行路基填筑的過程當中,要求做好施工放樣、地表清理壓實、攤鋪壓實、以及施工檢測等多個方面的工作,同時配合對相關質量控制措施的落實,達到提升砂性土路基填筑質量的目的。本文嘗試結合公路工程實際案例,分析砂性土路基填筑方面的相關技術要點與問題,總結如下:
本工程為XX市高速公路某支線工程,起止里程為K15+000~K18+200,現場測量數據顯示本公路工程全長為8.2km,公路工程路線設置為雙向6車道,路基寬度實測數據顯示為34.2m,建設后車輛行駛速度設計標準為120.0km/h,全封閉結構模式。本公路工程施工過程當中,路基整體為借土填筑,填筑高度在4.2~8.5m范圍以內。路基填筑過程中主要特點為:工程量大,且地處平面地區,經過XX市重點產糧區。為了能夠滿足路基填筑的具體工期要求,同時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合理節約與控制,要求重點關注對砂性土的填筑工作。
(1)施工放樣。在施工現場試驗路段內沿橫向每間隔20.0m距離設置控制斷面,測量并設置布控點高拴,訂設木樁。施工放樣過程當中按照施工路段預測松鋪厚度在木樁上使用尼龍繩進行拉線操作,以達到控制松鋪厚度的目的。本環節施工過程當中,為了確保現場路拱的形成,要求前幾層填土在路基中線部分略微提升厚度。在第一層松鋪作業完成以后對標高參數進行測量,然后進行第二層施工控制線的放樣工作,并按照該流程開展上述工作,直至施工放樣結束。
(2)地表清理以及壓實。由于本工程施工區域原地表為種植區,上覆植被,故要求在路基填筑前首先進行地表清理工作。根據施工放樣階段的定線標準,沿確認線路對地表存在的雜草以及殘留作物進行清除。徹底清除地表相關雜物以后,對原地表進行整平壓實處理。整平壓實中的具體操作方法為:地面清洗后安排專人對表面進行灑水覆蓋處理,防治在后續壓實過程中出現揚塵問題。然后,使用沖擊壓路機對地表進行沖壓處理。沖壓完成后借助于平地機整平,按照設計要求,確保壓路機壓實達到壓實度標準,在質量檢驗合格后才進入下一階段的施工工作。
(3)攤鋪壓實。按照已完成施工放樣的路基寬度以及設計標準中所確定的攤鋪厚度,對本環節施工期間的砂性土用量進行合理控制,根據運輸車上的數量,計算每運輸車土體們能夠完成的攤鋪面積,從而計算對應的車土間距。在此基礎之上,根據計算數據,由現場施工人員使用白灰線劃格標示對應的卸土位置,根據該方式達到控制卸土數量以及卸土均勻性的目的。卸土作業完成后使用推土機進行粗平處理,粗平處理完成后應用平地機完成對施工區域的精平工作。攤鋪同時以人工方式對表面邊線進行合理修整,以確保邊坡平順,邊線整齊。同時,填方過程當中采取分層平行的攤鋪工藝模式,攤鋪期間的鋪設寬度控制標準為:設計路堤寬度基礎之上上浮50.0cm左右。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在掛線攤鋪作業實施過程當中,橫向需要預留臺階,縱向施工段落臺階預留寬度應當控制在2.0m以上。
在壓實處理的過程當中,首先使用單驅動振動壓路機進行靜壓處理,靜壓階段中壓路機的行駛速度控制在2.0km/h~4.0km/h范圍內。靜壓完成后改用雙驅動振動壓路機進行振壓處理。振壓處理期間壓路機行駛速度控制在2.0km/h~5.0km/h范圍內。在高-低頻振幅振動條件下進行數遍壓實。在壓實作業達到密實度標準以后再次進行靜壓處理,以達到保障路基填筑段壓實處理效果的目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在對路基填筑段進行壓實處理期間,需要遵循先輕后重、先穩后振、以及先低后高的工作原則,第一遍采取不振動靜壓,自慢至快,壓實期間最大速度控制在80.0m/min范圍內。
(4)施工檢測。按照設布控點先測上料前和上料后標高,壓實過程中測土層厚度及標高,壓實后土層厚度的確定采取挖坑方法直接量測。在本施工區域砂性土填料攤平完成后對土含水量進行測定,相較于最佳含水量取值,碾壓前土含水量與其差值需要控制在±2%范圍之內。在現場進行壓實處理的過程當中,每進行1次壓實作業,對壓實度進行測量,在測量數據顯示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以后,按照頻率檢測壓實度。每層填筑壓實后進行壓實度、寬度及標高自檢及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填筑。在壓實度檢測過程當中所采取的技術手段為灌砂法,主要操作流程為:使用灌砂筒進行量砂標定處理,然后選擇合理檢測點位并開挖試坑,在灌砂基礎之上進行稱量,測定試樣含水量取值,最后進行數據處理。
(1)結合砂性土的實際性能特點來看,由于砂性土路基在達到壓實度標準以后,其板結效果明顯低于傳統意義上的粘性土。受此因素影響,在運料車行駛于路基上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明顯的車轍問題,從而導致表層土體出現松散問題,最終對路基填筑施工質量產生不良的影響。故而,建議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為:在施工作業實施期間,上一層土覆蓋后對松散表層土體進行重新碾壓,收光,并復壓處理。
(2)在施工現場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作業期間,壓路機噸位的選擇應當結合材料實際特性加以評估與考量,確定合理的碾壓次數。避免因碾壓次數過少或過多而出現過分碾壓方面的質量問題,杜絕在碾壓現場出現液化而造成路基填筑壓實效果受到不良影響。
(3)由于路基填筑施工多集中于夏、秋季,施工過程中水分蒸發嚴重。故而,建議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為:每層施工前應灑一層結合水保持施工結合層的濕潤,以保證上一層面層材料的含水量,使上下層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
在公路工程利用砂性土進行路基填筑作業的過程當中,使用砂性土填筑材料的主要優勢體現在:穩定性強、透水性強、沉陷速度快、飽水狀態下易于壓實等多個方面的優勢,綜合效益突出。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在內陸地區河灘沙土地段修筑公路工程期間,利用河沙(砂性土)對路基進行填筑,能夠在疏通河道的同時,達到節約耕地資源消耗量,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為保障質量,要求結合相關的施工要點,對施工質量進行系統控制,以確保施工質量達到理想狀態。
[1]劉新喜,夏元友,劉祖德等.強風化軟巖路基填筑適宜性研究[J].巖土力學,2006,27(6):903 ~907.
[2]楊有海,賴國泉.戈壁地區高速鐵路路基填筑試驗研究[J].鐵道學報,2011,33(3):77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