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作文的寫作中,學生寫作的主體意識尤為重要,因而老師在作文的教學中應該要重視對學生寫作主體意識的培養,要尊重學生在作文中的表達。本文首先闡述了寫作主體意識的含義,進而揭示了寫作主體意識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寫作主體意識培養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高中作文教學;人文主義;寫作主體意識
引言
縱觀當前高中作文的教學,基本都存在著重形式而輕內容、不注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等不足之處,在作文教學中老師一般都會忽視學生的寫作自由,久而久之,就造成學生缺乏寫作主體意識的現象,而這一現象的存在就違背了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及作文的教學規律。因而,在高中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寫作主體地位,積極地倡導學生寫作主體意識的培養。
一、寫作主體意識的含義
寫作主體意識代表的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人本意識,是學生在作文中將自己的各種心理特征反映出來的一個總稱。對于學生的個性、思維、興趣以及理念等等心理要素都可以集中到寫作主義意識的范圍之中,因而通過學生在作文寫作中主體意識的發揮就可以體現出他們的生活情感、人生態度、價值取向以及審美情趣等等。正因為寫作的過程是學生自我邏輯語言、情感抒發以及表達見解的一個過程,因而在作文中可以表現出學生個體意識,這也就是主體意識的具體表現。因而在高中生寫作過程中,要具備寫作主體意識,這樣寫作才能成為其抒發內心思想以及感情的一種方式。
二、培養高中生寫作主體意識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發展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對學生的要求也就提高了,特別提倡學生要進行自主學習。那么從長遠來看,自主學習對學生日后的生活或是學習都有重要的意義,而當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強化時,那么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也自然會得到加強,因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也同樣會帶動主體意識的發展。
(二)促進探究性學習模式的發展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教學方式的影響是最為關鍵的,不管是什么課程的教學,教學方式的優劣都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因而在教學中應該采用探究性的學習模式,老師要提倡學生進行自學以及加強彼此間的合作交流。而在探究性學習模式中,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是其最為核心的,因而一旦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提高,那么相應的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于高中生而言,高中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更是學會自我意識的初級階段,而這些對學生日后的發展都具備重要的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高速進步,要想適應社會的需求,我們都應該要進行不斷的學習,要活到老學到老,而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也是為了讓他們日后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因而作文學習中對學生寫作主體意識的培養,也正是為他們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而做的準備。
三、培養高中生主體意識的策略
(一)更新教學觀念,樹立科學的學生觀
隨著新課改的頒布,老師應該要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教學的組織形式也應該要以學生為主,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以及價值,既要了解學生的興趣以及需求,又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個性,同時還要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不能以考試成績去衡量學生,要關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展他們多元化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把學生視為主體來對待,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讓學生明確學習寫作的目的,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以及積極性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學生為什么要練習作文,對于這個問題,老師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認識到學習寫作并不是為了日后當上作家,而是應該學會觀察和思考,學會表達和交流。學會寫作是為了表達和交流,是為了工作和生活,是為了能夠在社會中安身立命,是為了能夠謀求生存和發展。”因而在高中作文的教學中,老師要教會學生明確學習寫作的目的,這樣學生才會在生活中多加留意觀察,才能積極地去學習寫作的技能,而且在高中這樣一個沒有生活壓力的情況下,學生才更有表達的欲望,才更愿意進行寫作。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更是學生學習寫作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學生對寫作抱有興趣,那么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具備極大的熱情和主動性,就會積極地去追求、去探索,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因而激發出高中生寫作的興趣是他們產生寫作動機的關鍵要素。
(三)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對于高中生而言,在作文的學習中,要想樹立寫作的主體意識,那么首先自己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因而對于老師來說,除了向學生授予教材中的寫作知識、范文等等內容之外,還應該積極地去開闊學生的視野,將他們從課堂內拓展到課堂外,向他們提供更多的優秀文章,使之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熏陶以及教育,從而能夠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以及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與此同時,老師還要提供給他們更大的文化空間,充分地激發出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也就擴大了他們的閱讀量以及提升了他們的內涵。
另外,在作文的教學中老師還應該積極地帶領學生們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們的目光投向生活中,利用社會上的一些資源,讓學生們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在參加完社會實踐之后,可以讓他們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的心得,這樣既豐富了他們寫作的源頭,也提高了他們寫作的技能。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文的寫作并不是簡單的模仿過程,它需要的是學生主體意識的發揮,因而老師在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寫作主體意識的培養,只有做好這一工作,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才能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同時才能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盧紅旭,唐秋菊.高中作文教學寫作主體意識的培養探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1)
[2]黃漢賢.論作文教學中寫作主體意識的開發[J].廣西教育.2012(03)
【作者簡介】
王娟,女,1981年7月;籍貫:江蘇泰州;工作單位: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職稱:中學一級。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