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茹
【摘 要】關注學生地理學習認知需要,多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能更好活化教學過程,激活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圍繞教態(tài)、互動、評價等方面的變化體現(xiàn)親切和諧,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激情,活化教學過程。靈活變化策略運用能使得地理課程教學更具有情境趣味和人文性,滿足學生學科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變化;藝術
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認為,為學生提供富有情境趣味的學習課堂,能使得他們形成積極學習情感態(tài)度,更好深化認知感悟。以多樣化的變化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集中力,一方面,能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更好彰顯學生的課程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能活躍課堂教學情境氛圍,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和自由探究,深化理解感知。和諧自由學習課堂情境更是體現(xiàn)課程人文化教學理念的有效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互動。
1.教態(tài)多自然親切,做到無聲似有形
教師的教態(tài)是學生最能直接感受到的無聲語言表達形式,能激起學生的無限遐想和深思,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態(tài)體現(xiàn)了教師對課程知識的準備和臨場發(fā)揮智慧,能使得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傳統(tǒng)的地理課程教學,更多注重于地球儀、掛圖等直觀教具的輔助,教師往往用命令式口吻要求學生背誦記憶知識點,一副嚴面孔讓學生覺得望而生畏。
地理課程教學更多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自由學習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地理學習的快樂。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聲音應該是抑揚頓挫的,讓學生從重讀、緩音、詰問等語氣中察覺其中的言外之意,幫助他們更好深思熟慮;多以微笑作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態(tài),給學生一種親切和藹可親、熱情開朗的印象,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產(chǎn)生一定的傳染示范效應;用活眼神的變化,在學生學習取得一定進步時,多以信任和肯定的眼光注視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在學生犯錯誤時,多以提醒的眼神關注他們,讓他們受到一定的教育,教師始終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以此來為課程教學提供一定的導向性。這些教態(tài)的自然變化,不僅能更好活化教學過程,還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地理,開闊知識視野。
教師教態(tài)的自然、親切,能使得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激情和興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第一節(jié)自然環(huán)境教學中,可就亞洲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和河流等引導學生通過查閱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書籍等方式來搜集相關素材,并要求學生能以“美麗的亞洲”為主題,撰寫一份研究報告,通過開報告會的形式來活化課堂教學。教師則在教學中充當報告會的主持人,多向學生介紹報告者的學習研究、優(yōu)勢特長等,讓他們從中受到鼓舞和激勵,不斷增強學習的信心動力。
2.互動多自由和諧,實現(xiàn)情趣濃濃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不妨多退居幕后指導,讓學生在富有情境的學習過程中自由交流和表達,以此來活化課堂教學情境。多以互動的形式活化教學,更利于學生理解識記。
按照地理教學要求,設計相應的學習思考任務,讓學生在主動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更利于學生學習運用。按照地理知識要點,突出重點的呈現(xiàn)和難點化解設計相應的層次性問題,讓他們在自我合作探究中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多給學生設計自由、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讓學生在踴躍發(fā)言過程中感受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自由和快樂,讓地理學習真正體現(xiàn)開放互動特征。教師多以協(xié)商對話的方式來鼓勵學生思考質疑,讓他們帶著自己的疑慮主動和教師對話,鼓勵他們在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組間競賽過程中不斷體味地理的知識體現(xiàn)結構,活化認知感悟。
改變傳統(tǒng)的地理授課模式,多給學生互動交流機會,能使得他們在自由表達中增強認知感悟體驗。例如,在“陸地和海洋”第二節(jié)的教學中,按照教材內容,對“板塊的運動”可建議學生在自主閱讀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圍繞“地球上板塊運動有哪些特征及規(guī)律?”進行同桌交流,幫助學生強化理解識記。同時,要求學生在歸納各自的學習疑難問題基礎上,要求他們從“為什么說地震是地球板塊運動的結果?”和“怎樣科學有效運用板塊運動?”等方面進行相互討論,以此來活化課程學習內容。通過這樣的互動模式引導,不僅能激活學生的主動學習潛能動力,還能夠讓學生在自由交流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學習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動力。
3.評價多欣賞激勵,達到親師信道
讓課堂充滿人文化,不妨多給學生掌聲和喝彩。課程教學強調,運用形成激勵評價方式肯定學生的學習進步和閃光點,不僅是教師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更能夠使得學生在受到關注和關懷過程中增強自我學習效能感,主動和教師親近,消除他們學習的緊張畏難心理,以此來促進他們非智力因素健康發(fā)展。
這樣的變化,能夠讓學生帶著鼓舞主動學習地理,研究地理知識中的奧妙。多運用表揚性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溫暖,幫助他們從教師的認可中進一步增強學習的動力;運用點頭示意、鼓掌喝彩、豎大拇指夸獎等肢體性語言來欣賞學生,能更好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運用練習薄、贈送課外書等小獎品的形式來表彰學生的學習進步,更能夠幫助他們增強認知感悟,激活學習地理主觀能動性和潛能。這樣的形成激勵評價,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容易受到鼓舞和肯定,還能夠讓他們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如上所言,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多一點變化,讓靈動和自由充滿課堂,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集中力,更能夠使得學生在富有情趣化的課堂教學中主動學習和自由探究。多元化的靈活變化能使得課程教學更好發(fā)揮示范導向的推動作用,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愉悅學習情境中快樂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新區(qū)大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