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
【摘 要】閱讀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讓學生從閱讀中得到成長。而評價是促進學生閱讀的一種手段。該如何引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這就需要對評價的形式進行研究。筆者通過平時的教學實踐探索了幾種較適合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的有效形式,有效地促進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課外閱讀;評價形式
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倍l展性評價也提倡改變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態,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多主體評價對于學生的發展是有利的。首先,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自我成長能力。其次,學生對他人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習和交流的過程,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最后,多主體評價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發展狀況的信息,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所以,在閱讀評價中,我改掉了教師為主的評價方法,讓學生以及與學生有關的其它人員參與評價,即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家長查評的多元化評價。
1.我心中的我——學生自評
“現代心理研究表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續的作用。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不僅有助于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及時改正,而且有利于消除評價人員與學生之間可能出現的對立情緒,使評價結論更容易為學生本人所接受。所以在倡導評價主體之間雙向互動、相互理解的當代教育評價中,自我評價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币虼?,學生能否客觀地評價自己課外閱讀的目的和態度,認真地總結各種閱讀方法,檢查課外閱讀的質量與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進一步的閱讀。
每周學生要填寫自評卡(見下表)外,還請同學們認真回顧一個月的課外閱讀情況,從閱讀內容、閱讀數量、閱讀態度、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等方面作書面評價。孩子們進行自我評價時總結了經驗,學會了反思,這種由衷的體驗將激勵著他們更加投入其中。
2.同學心中的我——小組互評
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進行自我評估、自我 反思。在此基礎上開展小組互評,因為小組經常進行一些交流活動,在小組活動中大家互相比較了解。其目的是互相交流學習課外閱讀的方法、技能,提倡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從別人身上找到長處;同時學會如何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改進自己的課外閱讀;再者,也是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
具體操作:學生每天對自己的課外閱讀情況做一個自我評價以后,在第二天的小組交流以后由小組成員共同進行相互評價,對各自的閱讀情況給出星數。一周后組內進行小結,并由小組長填寫本小組對該組員的評價表(見下表)。
3.老師心中的——教師點評
學生的閱讀成長記錄每星期上交一次,教師根據每個同學記錄積累的情況,堅持給每位同學寫激勵性評語。當然,我們做教師的不能以敷衍的態度對待來隨意地寫評語,我們要用充滿愛心、暖意的評語,多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的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注意對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議和意見,以利于孩子的改進,表達教師的美好期望。
4.家長心中的我——家長查評
初期的課外閱讀,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在家中進行,因而家長的檢查督促,參與評價至關重要。當學生每天完成閱讀任務后,要求家長一起幫助計算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根據閱讀時間評估閱讀量,然后進行記錄。每周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情況作一個書面評價。(表格如下)事實證明,家長評價不可或缺,它使孩子們感受到了父母深情的關注,激起他們進一步努力的欲望;同時家長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體驗了和孩子共成長的喜悅,分享了溝通交流的快樂。當然在家長評價中偶爾也會出現評價不實的情況,個別家長對課外閱讀評價的認識不足,評價要求過低,導致評價失誤。只想讓孩子從伙伴和老師那里得到好一點的評價,而忽視了評價是促進孩子自主閱讀,自主發展的手段。對這種傾向,教師需要及時地給與關注和指導。
只有家校結合進行的閱讀評價,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是進行新課程實驗,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堅持先進文化方向,更是廣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一本書就是一艘船,能帶人到遠方,我們老師和家長帶學生到達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帶他們到達。如果我們真的想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促進孩子多讀書,那么就以落實有效的課外閱讀評價形式為載體,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給他們一生有用的東西!
【參考文獻】
[1]孫莉平.讓每個學生享受快樂閱讀——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評價的探索[J].http://fzxpj.cersp.com/XSPJ/xx/200609/1
529.html
[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嚴育洪.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臨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