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文斌曾卓華熊 偉黃 明 伍加勇 張 利 吳正亮夏仁斌解 娟
2014年1月以來,重慶市各柑桔生產基地紛紛簽訂果品購銷合同,柑桔類果品銷量明顯上升。總體來看,2013/2014產季,重慶生產的晚熟鮮食柑桔供不應求,出現難得一見的“賣方”市場;柑桔出口市場拓寬,由俄羅斯、東南亞等周邊國家進一步擴大至北美的加拿大等地,出口包裝箱斷貨,出口量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晚熟柑桔出口量是上產季的22.3倍。截至目前,全市主要柑桔生產企業、合作社2015年銷售訂單也已簽訂,明年主要市場銷售基本鎖定,柑桔產業拉動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據農業部門統計,2013/2014產季重慶全市柑桔栽培面積277萬畝 (18.47萬hm2),產量223萬t,面積和產量分別居全國第7位和第8位;全市投產柑桔園平均每667 m2產量達1 104 kg,在全國柑桔主產區中的排名由2006年的倒數第2位躍居至全國前3位[1-3]。截至2014年3月20日,全市柑桔果品銷售量已達總產量的90%以上,預計將提前完成全年產銷任務;預計可實現產值150億元,新增效益23億元,較上年增加18.11%。柑桔效益上升,凸顯重慶市委、市政府堅持不懈抓特色效益發展,積極推進三峽庫區增綠、農民增收取得實效。
2014年1月份以來,由于全國中熟柑桔上市量減少,加上春節、元宵節等假日消費的帶動,重慶地產柑桔價格普遍上漲。據統計,1月和2月重慶柑桔產地銷售均價環比分別上漲7.90%和13.80%,從而帶動全市柑桔零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6.18%和15.76%。
中熟柑桔:過去滯銷的中熟柑桔,本產季市場行情明顯好轉。紅桔和地方柚已于1月底結束銷售,走勢順暢。其中,紅桔市場低開高走,萬州紅桔后市收購價格上揚至2.40元/kg,比開園時的價格上漲50%。3月初檸檬銷售均價同比增長150%,高的達14元/kg。目前,重慶掛樹延遲采收的中熟柑桔僅有少量的錦橙和臍橙,3月中旬產地銷售均價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分別達3.09元/kg和 5.07元/kg,同比上漲 25.61%和13.17%。如奉節縣中熟奉節臍橙產地銷售價格達5元/kg,是去年12月銷售初期的1.79倍,優質臍橙福本產地售價更是高達6.20元/kg;江津錦程公司收購的中熟臍橙價格也由前期的3.80元/kg上調至4.20元/kg。
晚熟柑桔:1—3月上市的重慶晚熟柑桔主要品種為塔羅科血橙和W·默科特雜柑,由于熟期適宜,品質好,市場需求旺盛,國內外客商蜂擁而至,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是中熟品種價格的2~3倍。據監測,3月中旬萬州產地的血橙銷售價格已由上市初的8元/kg漲至9元/kg,果園自采價更是高達14~16元/kg;開縣產地血橙銷售價格由初期的6元/kg漲至8元/kg;長壽產地的W·默科特,整樹采摘銷售均價達4.60元/kg,入園自采價格達10元/kg;同期,開縣產地的W·默科特銷售價格已經漲至8元/kg。
由于政府高度重視晚熟柑桔品牌宣傳,近幾年龍頭企業和種植業主積極開拓國內外銷售市場,已逐漸形成目標市場,今年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尤其是晚熟鮮食柑桔銷售進度明顯快于往年。從重點區縣的銷售情況來看,重慶晚熟柑桔在國內主要銷往北方、東部沿海及西南地區市場,在國際市場主要出口亞洲的泰國、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歐洲的俄羅斯、獨聯體國家,以及北美的加拿大等(見表1)。據不完全統計,2013/2014產季重慶全市共出口柑桔17 560 t,其中,紅桔、臍橙等中熟品種13 100 t,晚熟鮮食柑桔4 460 t,包括W·默科特4 050 t,晚熟臍橙400 t,血橙10 t,晚熟柑桔出口量是上一產季出口量的22.3倍,再創歷史新高。截至3月20日,全市中熟品種錦橙(含春橙)和臍橙已分別銷售89%和97%;晚熟的血橙和W·默科特則已基本售罄,較去年提前1個多月;晚熟臍橙購銷合同也全部簽訂,云陽、奉節等地已于3月中下旬開始采摘銷售,產銷兩旺。
重慶長壽區東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家庭農場)位于長壽區龍河鎮保合村五組的柑桔種植基地主要種植沙糖桔、W·默科特和臍橙等。2013/2014產季該公司W·默科特園投產面積560畝 (37.33 hm2),經采摘過秤計算,平均每667 m2產量為2 800 kg,按整樹采摘銷售均價4.80元/kg計,平均每667 m2果園直接產值為13 440元,加上帶動配套產業增值1 652元,本產季該公司W·默科特園產值就達840萬元多。同時,周邊農民在公司果園進行采摘、洗果、裝運等采后處理工作,可得勞務收入76.83萬元(見表 2)。
龍河鎮四平村二組村民劉忠學,今年61歲,本人在東源公司果園進行季節性務工,一家兩口對外流轉土地4.5畝(0.3 hm2),土地流轉年人均收入1 890元,加上務工收入12 000元,劉忠學一人一年(產季)收入可達13 890元。據調查,東源公司輻射帶動周邊閑散農戶戶均種植柑桔5畝 (0.33 hm2),平均每667 m2果園產果2 000 kg,平均收購價3.60元/kg,農戶因柑桔種植戶均收入達36 000元。
在全國柑桔獲得特大豐收、集團消費大幅縮減、購銷壓力空前的前提下,2013/2014產季重慶柑桔卻呈現出難得的產銷兩旺的喜人局面,個中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與推廣。
一是狠抓品種結構調整,延伸產品供應時期。近年來,中央和重慶市委、市政府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十年如一日,始終圍繞“打造中國柑桔第一品牌”,抓好頂層設計,提出“不與兩湖爭早、不同贛南爭中”的柑桔產業發展戰略,審時度勢調結構,著重晚熟錯季節,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推動柑桔品種結構不斷優化,全市早、中、晚熟柑桔種植比例由“十五”時期的 10∶75∶15調整至2013年的20∶44∶36,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首個柑桔周年成熟上市的主產區,避免了同質競爭,靠市場發展特色農業取得顯著卓著[4-5]。
二是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攻克產業發展難題。在市農委、市科委、市財政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西南大學、市農技總站組成的專家團隊,攻堅克難十多載,率先在柑桔良種無病毒容器苗培育[6-7]、營養失衡機制、診斷與矯治[8-11]、穴灌非充分灌溉抗旱[12-14]和沼液肥水一體灌溉[14-16]等領域取得國際領先的創新成果,率先攻克三峽庫區瘠薄坡地柑桔黃化低產、冬季落果、果實枯水等技術瓶頸,實現柑桔大面積高產豐產,落果枯水率降至5%以內[17],晚熟品種可溶性固形物較早、中熟品種提高20%~75%,品質上了一個臺階。生產的晚熟雜柑采摘期從次年1月到6月,長達半年;檸檬實現多次開花、全年采果,均衡上市……有效解決了困擾我國多年的柑桔季節性“賣難”問題,農民柑桔種植效益增加明顯,獲得重慶直轄以來首個國家級農業科技成果獎勵。
三是堅持病蟲害綜合防控,確保產品食用安全。依靠全國首個柑桔非疫區建設和農業部國家級柑桔標準園創建[18-19],狠抓安全生產,通過建設檢查站點、加強疫情普查、砍燒撲滅零星柑桔潰瘍病株等措施,建設我國首個柑桔無規定疫病區域,避免了大面積防控用藥;在沿千里三峽水庫屏障區建設百萬畝柑桔帶,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大面積應用生物物理防控措施[20],例如太陽能殺蟲燈、黏蟲色板、捕食螨等,結合營養檢測指導,選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無殘留礦質農藥;在長壽、開縣、云陽、巫山和奉節等地示范 “生物物理 +礦質農藥”病蟲害防控措施,推動柑桔生產“化學農藥零施用、農藥殘留零檢出、生態環境零污染”,確保了全市迄今無一例柑桔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發生,進一步增強了消費者對重慶柑桔的信心。

表1 2013/2014產季重慶市重點區縣柑桔產銷情況
四是重視整體策劃營銷,提升重慶柑桔信譽。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國柑桔第一品牌”奮斗目標,市農委不僅狠抓柑桔內在質量提升,調整和優化品種結構、熟期結構,使得臍橙、雜柑、血橙、檸檬等主流產品實現全年成熟、四季上市、產品新鮮、品質絕佳,為大規模對外銷售和出口打好了基礎,而且未雨綢繆,提早謀劃柑桔銷售,通過全球征集重慶柑桔形象標志(LOGO),整體策劃重慶柑桔營銷,先后組織和承辦世界柑桔苗木大會(2008)、中國重慶國際柑桔產業論壇 (2008)、全國水果工作會(2009)、中國(重慶)晚熟柑桔節(2011、2012)、中國柑桔學會年會(2006、2012)、重慶晚熟柑桔推介會(2012)等大型促銷推介活動,提升重慶柑桔的知名度。另外,還系統規劃、提前布局產地冷鏈系統和大型商品化處理系統,保障了果實商品質量上檔升級,市場知曉度、美譽度不斷提升。過去“待嫁閨中”的奉節晚熟臍橙,巫山、云陽的紐荷爾臍橙,長壽、開縣的晚熟雜柑,萬州、長壽的塔羅科血橙,萬州、潼南、長壽的檸檬,以及忠縣、開縣的鮮冷橙汁等重慶晚熟柑桔及其加工品,逐漸被國內外消費者認可,成為拉動重慶柑桔消費的主流。據了解,2013/2014產季重慶柑桔火暴的產銷局面主要是由慕名而來的國內外客商追捧所致,2014/2015產季重慶晚熟鮮食柑桔也被國內外客商提前預訂,市場持續看好[21]。
[1]孔文斌,黃 明,熊 偉,等.2013/2014產季重慶柑桔產銷形勢分析與對策建議 [J].中國果業信息,2014,31(1):31-35
[2]熊 偉,曾卓華,孔文斌,等.2012年重慶柑桔生產形勢分析及產銷對策建議[J].中國果業信息,2012,29(11):22-26[3]熊 偉,吳雪梅,吳正亮,等.我國柑桔產銷形勢分析及提升三峽庫區柑桔產業競爭力對策建議 [J].中國果業信息,2009,26(7):4-8
[4]熊 偉,龔天榮,羅雪峰,等.新中國成立60年來重慶柑桔育種研究與進展[J].中國果業信息,2009,26(9):1-4
[5]夏仁斌,熊靜丹,吳正亮,等.重慶三峽庫區晚熟臍橙品種特性介紹[J].中國果業信息,2011,28(1):10-11
[6]熊 偉,羅雪峰,夏仁斌,等.柑桔容器育苗微噴霧灌技術研究[J].中國南方果樹,2005,34(2):15-17
[7]向青云,蔡永強,姜 虹,等.柑桔容器育苗的追肥試驗[J].貴州農業科學,2007(3):71-73
[8]熊 偉,夏仁斌,吳正亮,等.重慶三峽庫區柑桔園土壤酸性轉化原因初探[J].中國南方果樹,2010,39(3):12-14
[9]徐海燕,熊 偉,楊燦芳,等.開縣柑桔葉片營養狀況與果實品質的相關性研究 [J].西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2,34(4):27-32
[10]徐海燕,熊 偉,楊燦芳,等.重慶開縣柑桔葉片礦質養分及果實品質初步分析[R].現代柑桔產業標準化果園建設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柑桔學會2010年年會,2010
[11]鄧勝興,曾 明,熊 偉,等.干旱脅迫對柑桔葉片保護酶系統的影響 [J].西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9,(2):61-64
[12]熊 偉,王雪生,夏仁斌,等.特大干旱下柑桔園非充分灌溉試驗及抗旱與恢復生產綜合技術集成[J].中國南方果樹,2007,36(1):3-5
[13]夏仁斌,李 莉,熊 偉,等.三峽庫區柑桔非充分灌溉綜合技術[J].南方農業,2007,1(4):38-39
[14]熊棣文,解 娟,吳正亮,等.沼液無害化處理與利用成套設備工藝技術[J].南方農業,2011,5(3):5-9
[15]熊棣文.農用沼液無害化處理及沼液管道施肥裝置[J].大學科普,2010,13(4):86
[16]熊 偉,王久臣,湯文志,等.三峽環庫多業共生耦合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初構 [J].農業工程學報,2013,29(14):203-209
[17]夏仁斌,李 莉,吳正亮,等.特大低溫雨雪寒害天氣對三峽庫區晚熟及留樹貯藏柑桔品種的影響研究 [J].中國南方果樹,2008,37(6):12-17
[18]劉 洪,董 鵬,周浩東,等.重慶市柑桔非疫區建設方案及其實施[J].植物檢疫,2008,30(4):260-262
[19]張才建,熊 偉.著力推進“五化”建設,全面落實“六個百分之百”目標——重慶市全力推進柑桔標準園創建工作[J].中國果業信息,2011,28(1):5-7
[20]熊 偉,寇琳玲,向 波,等.糖醋液與不同顏色黏蟲板組合誘殺櫻桃果蠅效果試驗[J].中國南方果樹,2014,43(1):20-23
[21]唐 松.桔香悠遠四季甜——重慶晚熟柑桔產業發展喜人[J].重慶與世界,2012,27(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