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的版畫教學一直強調學生應該夯實四個基礎:造型基礎、色彩基礎、專業基礎、創作基礎。在實踐教學中要主張造型、色彩、專業、創作并重;專業技法與繪畫能力并重;各種不同的創作形式并重,版畫專業除了使學生掌握專業技法外,還要掌握版畫領域的特有藝術處理手法,做到一專多能。
關鍵詞:結構;基礎;技法;價值
1 對于版畫教學結構的認識
對于版畫有兩種解釋:狹義的解釋是指木刻、銅版、石版及其他;廣義的解釋是指所有與印刷有關的作品。兩種解釋產生了不同的教學結構,一種以木刻、銅版、石版的教學為主;另一種則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相應的擴充,內容較繁雜。
目前,國內的版畫教學安排大部分是按照第一種方案進行的,而國外版畫教學則基本是按后一種進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版畫日漸走入我們的生活,不僅在出版業、傳媒業和平面設計等行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而且在審美中人們對版畫藝術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如果仍按第一種方案教學,難免會減弱版畫的實用性,因此應該在保持版畫的獨立藝術性的同時把版畫與裝飾畫、設計等實用美術聯結,使版畫不僅是一種藝術種類,更是一種實用的藝術工具,同時借此擴大版畫的受眾,同時也是推廣版畫藝術的極好途徑。現在在有的美術學院已經將版畫專業方向分成版畫藝術和印刷設計兩個了,這樣的分法會兼顧版畫的內涵與外延,對于專業本身的發展與學生接受知識來說是有好處的。
2 版畫技法教學和筆繪能力的練習
在我們的版畫教學中一直強調學生應該夯實四個基礎:造型基礎、色彩基礎、專業基礎、創作基礎。通常造型基礎主要通過素描、慢寫、速寫來進行練習,在工具的使用上主要掌握鉛筆、木炭、鋼筆、毛筆等主要素描工具,在形式風格上對塊面造型、線描造型都要進行相應的訓練和掌握。
色彩基礎的訓練主要通過水粉、水彩以及油畫來進行訓練。色彩訓練是版畫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門課,因為水彩、水粉、油畫也是從事美術設計的重要手段,同時彩色訓練要包括寫生色彩和裝飾色彩兩大類。除此之外,還可安排中國畫的練習,學習傳統繪畫概括、精煉的彩色處理;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安排裝飾畫的練習,這種練習不論在版畫套色處理,還是在創作實踐中對色彩的處理都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的用色進行對比,結合雙方的特點研究練習,予以合理取用。
專業基礎練習主要是木刻、銅版、石版等專業技術學習,其中木刻技法可以大量練習。創作基礎訓練是要學生學習從生活到創作的一整套完整的過程,在創作練習過程中,不應局限在純藝術品創作的角度,可以進行一定數量的類似平面設計及廣告設計等實用美術作品的創作,開拓學生的藝術創作視野。創作可以結合木刻進行,同時鍛煉用筆繪形的能力,在進行創作的同時教師要對四個基礎提出全面的要求。
版畫專業教學應當有兩方面的內容:一部分是木刻等技法,一部分就是筆繪,過分強調木刻等技法會使教學過于偏狹,也會削弱繪畫能力的提高,沒有過硬的繪畫能力,很難有高的版畫處理能力。專業技法能力強不等于就是繪畫能力強,繪畫能力應當比木刻技法更加受到重視。我們在實踐教學中要主張造型、色彩、專業、創作并重;專業技法與繪畫能力并重;各種不同的創作形式并重,在普遍重視的情況下,酌情分配課時,但也無須把課時進行絕對的平均分配。
3 版畫的藝術特點
版畫專業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時,除了專業技法需要掌握以外,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是要掌握版畫領域的特有藝術處理手法,后者在某種意義上比前者還要重要。譬如一張木刻作品最大的難度并不是在刻制上而是在如何處理畫面上。有的木刻作品盡管刻制的技法純熟,但從構圖、造型、黑白、套色來看都缺乏版畫特色,沒有形成版畫特有的藝術語言。技法學到手,但版畫藝術處理卻沒有入門,不懂得版畫和其他畫種在構圖安排上、造型手法上、色彩處理上的不同。例如,人物眾多的場面,油畫可以畫,版畫就不能按照實際情況畫,人太多會造成畫面的混亂。版畫可以采用高視點,提高視線,或散點透視,或平面分層構圖等辦法來處理畫面。教師要培養學生用“版畫的眼睛”去觀察生活,這是大有益處的。因此,版畫藝術語言應更多地體現在藝術處理上,而這種特點同樣可以體現在其他繪畫中,黑白處理的原則同樣可應用與國畫、油畫以及藝術設計中,所以要使版畫藝術處理手法深入骨髓,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版畫作品。
4 版畫教學內容的“專”與“廣”
現在的版畫專業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時,除了專業技法需要掌握以外,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是要掌握版畫領域的特有藝術處理手法,。過去在教學中人們注重分科,往往科目分的過細,雖然利于學專學精,但是不利于博采眾長。現代教育的分科趨勢越來越偏向綜合設科,使學生涉獵廣泛。在國外美術教學設置上甚至出現了建筑、繪畫、雕塑、工藝的綜合教學,德國“包豪斯”的科目設置也是以綜合科目為主。我國老一輩藝術家林風眠先生認為作為畫家什么都要學,然后進行綜合,再創造,他本身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不要把畫種之間的界限劃分的太拘謹、太絕對,各個畫種之間是沒有鴻溝的,它們應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學習面廣了未必不精,反過來如果只學一樣也未必會精。美術創作現在正進入一個畫種融合的新時代,油畫在吸收國畫或版畫的手法,版畫又在吸收國畫和藝術設計的手法和效果,這些相互的借鑒融合都是頗有成效的,由此綜合學習會促進版畫的發展,而不會削弱版畫的藝術魅力。
5 版畫的社會價值
各種教學科目的制訂,都要遵循符合社會需要的原則,要有社會價值。學校為社會輸送人才,無論是美術家還是美術工作者都是我們社會不可或缺的人才,基于此我們在組織版畫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一專多能,將來學成后不只單純從事純藝術的版畫創作,還可以熟練地將版畫技術應用到其他相應的實用美術中去,不要太拘泥于培養藝術家還是藝術工作者,在現今藝術家們的創作界限也在逐漸模糊,并不是只從事純藝,藝術無論是為了純粹的欣賞還是應用,都是創作者所創作出的作品,我們應該培養技術過硬,涉獵廣泛的專業人才,這是新時代被賦予我們藝術教育者的新使命,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使版畫藝術長青,才能使版畫成為流行的藝術創作手法,才能有更多的優秀版畫家和作品涌現,引領時代的新藝術潮流。
參考文獻:
[1] 龍曉苑.數字化藝術[D].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 盧山.關于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科教文匯, 2009(6).
[3] 李衛東.淺析現代美術教學的現狀與發展[J].美術教育與研究.
[4] 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教學模式探索[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12).
[5] 郭春寧,王紅豐.多媒體技術與美術課堂教學融合的實效[J].中國電化教育,2012(10).
[6] 王靜.淺談優化美術課堂教學[J].教育前沿,2013(10).
[7] 楊成林.多媒體技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09(7).
作者簡介:趙鑫(1981—),男,湖南衡陽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