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琪 程建新
摘 要:工業設計的產生到現在一直都伴隨著一個話題:設計民主。歷史上經歷了“為權貴的設計”到“為大眾的設計”、“精英主義”到“民主主義”以及“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到“個性化定制”……如今現時代的設計民主也產生變化,大規模定制賦予其新的意義。
關鍵詞:設計;民主;大規模定制
從歷史上看,工業革命的發生到現在,設計思想一直在不斷地推陳出新,設計民主作為設計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隨著時代發生變化,從“為權貴的設計”到“為大眾的設計”、“精英主義”到“民主主義”以及“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到“個性化定制”……到了經濟和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設計民主又會有怎么樣的新含義,這值得我們借鑒歷史以窺今天發展之趨勢。
1 歷史早期的設計民主
設計民主,工藝美術早期拉斯金的一系列思想是其產生的根源,他號召設計師為“大眾”設計:“請各位不要再為取悅于公爵夫人而生產紡織品,你們應該為農村中的勞動者生產,應該生產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他思想的良好繼承者莫里斯更是身體力行,踐行著這一思想,由他主導的工藝美術運動就明確提出設計的一項基本原則“產品設計和建筑設計是為千千萬萬人服務的,而不是為少數人的活動”,這也可以說是工藝美術運動最進步的地方,它區別于以往設計存在的原因是服務于達官貴人的舊思想。然而他的局限性在于他反對工業化大生產,這無疑等于否定設計民主存在的基礎,沒有機器的生產作業,僅僅依靠幾個設計師組成的“行會”來實現他們的理想,讓手工制作出的價格高昂的產品進入平常百姓家顯然過于荒謬,工藝美術運動的衰落也可以歸結為這一點,它在實質上淪為一種“精英主義”。設計史其實可以說成是一種思想發展史,它主導著設計潮流、風格、流派的形成,它的推進演變讓設計來到了包豪斯時代。包豪斯的成功應該歸功于其設計思想的先進性,它首先肯定機械化大生產,力求實現其“社會主義”理想,強調社會平等,提倡設計對于社會的益處,因此具有強烈的民主色彩和社會主義特征。在生產里,包豪斯希望能夠為社會提供大眾化的建筑、產品,使人人都能享受設計,因此它要求使用鋼筋混凝土、玻璃、鋼廠等等現代材料,并采用簡單的、沒有裝飾的設計,同時盡量做到標準化、批量化生產,這都是出于對于造價的考慮。
以上是對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設計運動或組織中設計民主體現的經典回顧,不論他們的局限性和結果如何,都使得設計民主深入人心,設計應該是“多數人的”而不是“少數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主義的出現,如人們對于密斯的評價“改變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天際線”,現代主義造成了設計風格的千篇一律,它在它所處的時代以極大的程度實現著其設計民主目標,然而從另一方面說,這樣的民主卻剝奪了一部分人的特殊需求,是不完整的民主。人們對于國際樣式的厭惡,同時制造加工水平的提高,個性化定制也在這個時期適時的產生。
2 個性化定制下的設計民主
“個性化定制”一詞來源于法國的高級定制時裝,它有一個專門的詞匯——Haute Cou-ture。作為世界時尚之都,世界上第一家符合“Haute Cou-ture”概念的時裝店就于1858年出現在巴黎街頭。然而這個時期的個性化定制僅僅局限于時裝、禮品等方面,而與工業化生產無關。直到20世紀中葉大工業生產逐漸走向成熟,個性化定制才有了其廣泛存在的條件,尤其以商業主義盛行的美國為代表。從這個時期的個性化定制來看,廠商為謀取更多的利益,在流水線上大規模的生產平民化的產品,同時為少數人提供高價的“特殊”需求的產品的定制服務。雖說這只是商人為了獲得高額利潤的手段,但是它不僅滿足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或生活需求,也豐富了少部分高收入人群對于個性的需求。從民主性上看,這種方式可以定義為一種“精英主義”和“平民主義”并行的雙軌路線,如果說包豪斯等歷史時期的“精英主義”和“設計民主”是對立的,那么現在兩者更像是一種從屬關系,即“精英主義”和“平民主義”一樣隸屬于“設計民主”中,或者說設計民主包括“精英性”和“平民性”更為合適,這兩者是其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在當時的資本主義高速發展時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每個階級的人群收入都不同,因此民主性體現為一種“按勞分配”的原則(這里的民主區別于政治中人權中的民主),它至少實現了每個階層的不同能力下的需要,而沒有剝奪任何一部分的人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較之前的設計民主是一種進步。個性化定制的優越性使得其直到今天仍然方興未艾,然而它卻沒有實現個性化定制的人人享有,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的個性化定制時期,設計民主中的“平民性”的成分要大于或遠大于“精英性”。
3 現時代的設計民主發展趨勢
現時代的特征,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給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推動下,企業生產模式和營銷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生產效率越來越高,營銷手段越來越復雜多樣,這主要源于:全球消費水平不斷地提高,大規模的傳統生產已不適應如今市場經濟環境,市場已由原先的一元走向多元,從而使得大規模生產賴以生存的穩定市場受到破壞。同時因為過去的買方市場逐漸改變成為賣方市場,市場變得不可預測。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產品開發周期也相應縮短。并且商家與消費者的關系更加緊密,消費者已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產品,甚至可以參與到商家的生產計劃中去,并且希望能夠得到低成本、高質量、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定制產品和服務。這無疑使得消費者成為市場中的主角,所有的設計、生產與銷售都是為了讓產品能夠更好地為人們服務。而設計民主也正是在這樣現時代的背景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設計民主的發展來說,到個性化定制時期,設計民主中的“平民性”在實質上是一種矛盾調和的結果,它讓人們擁有產品卻無法享有為他們單獨設計和制造的產品,而且它強迫這些人群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接受不論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批量標準化生產的產品。而“精英”的產品往往是優秀的、個性化的。如何讓“平民”的人群也享有定制的權力,實現他們的個性需求,這是現時代條件下設計民主所需要實現的。而大規模定制的出現使這種可能成為現實,大規模定制的基本思想在于通過產品結構和制造流程的重構,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柔性制造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把產品的定制生產問題全部或者部分轉化為批量生產,以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速度,為單個客戶或小批量多品種市場定制任意數量的產品,這就意味著消費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權利主動的選擇自己所想得到的產品。
大規模定制分為按訂單銷售、按訂單裝配、按訂單制造和按訂單設計四種類型。按訂單銷售,是一種大批量生產方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中,只有銷售活動是由用戶需求決定的。按訂單裝配,是指生產商接到用戶定單后,生產商將中已有的零部件經過再配置后向用戶提供定制產品的生產方式,如模塊化的汽車、個人計算機等。按訂單制造,是指接到用戶定單后,在已有零部件的基礎上進行變型設計、制造和裝配,最終向用戶提供定制產品的生產方式,大部分機械產品屬于此類生產方式。按訂單設計,是指根據用戶定單中的特殊需求,重新設計能滿足特殊需求的新零部件或整個產品。生產商在接到用戶訂單后,按照訂單的具體要求,設計能夠滿足用戶特殊要求的定制化產品,從供應商的選擇、原材料的要求、設計過程、制造過程以及成品交付等等都由用戶訂單決定。
從以上的四種類型的大規模定制可以看出,用戶可以以多種方式和不同程度來參與定制自己的產品,這當中設計民主性中的“平民性”和“精英性”的界限變得十分模糊,成為一種“無級”模式。大規模定制的具體實現以戴爾公司為例,戴爾公司創立于1984年,然而短短的幾十年里,戴爾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制造商。“每臺電腦都是按訂貨生產,但從打電話到裝上車只需36小時”,毫無疑問是大規模定制創造了戴爾的神話故事。戴爾公司每年生產數百萬臺個人計算機,每臺都是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組裝的,它允許客戶按照自己的喜好配置自己的計算機和服務器,而且用戶可以從戴爾公司的網址上選定他們所需要的聲卡、顯像卡、顯示器、喇叭以及內存容量。戴爾公司甚至告訴用戶:他是否因為挑選某個部件需要延期付貨,是否需要考慮一個部件與另一個部件的兼容問題。戴爾為福特汽車的員工提供定制服務,并且根據員工的不同工作崗位設計了計算機的不同配置,當通過福特公司內聯網訂貨時,戴爾公司馬上就會知道訂貨的是哪個工種的員工,他需要什么樣的計算機,于是戴爾公司就會迅速的組裝好合適的硬件,甚至安裝好適當的軟件,其中有一些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儲存在戴爾公司的專有密碼。戴爾的服務要求是讓每個定制其計算機的消費者都會得到其滿意的產品,并且在戴爾營銷的概念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可能是因為收入、地位、工作以及喜好的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服務的對象,并且不會因為某些方面的差異給予歧視或者不公正的待遇。暫且不論戴爾商業上的成功,就其的“人性關懷”和以人為本的原則使得設計的民主性得到了極大的體現。同樣,在信息時代下,設計民主的體現在服務方面,蘋果公司在這方面開了好頭。如果說在蘋果第一代手機時期的全球手機存在的必要性仍是打電話和發短信等功能性需求的話,那么iPhone二代的革命性意義在于,喬布斯為之搭建了一個在線應用程序商店,蘋果發布了軟件開發包,陳列于蘋果的App Store內,供手機使用者下載服務。這不單單是擴展了手機某方面必要的功能,真正的意義在于:你的,我的,他的,都是iPhone,卻又各不相同。換言之,這種“我自己的”概念已經模糊了人們最初對于打電話和發消息的需求,有人戲稱:在“耶穌手機2”降世后,智能手機行業進入了“一機一世界”的時代。蘋果公司通過提供服務的大規模定制是現時代設計的主流發展方向,設計民主性則就在于,我們生活在同樣的時代,我們所有人都有權利去選擇和實現我們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義務的去接受。
前面說到個性化定制時期的設計民主體現的是“按勞分配”的原則,現時代下的大規模定制中設計民主的體現的則更像是一種“按需分配”的原則,它賦予每個人權利,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去選擇定制自己能夠欣然接受的產品或服務,可能產品或的配置、質量、價格等等還會有著差異,但這產品或服務對我來說是一定是最恰當的也是最需要的。這時的設計民主中的“平民性”和“精英性”已經趨同,可以說都是“平民性”的體現,或者說都是“精英性”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 張余華.面向客戶需求的大規模定制策略[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
[3] 楊波.大規模定制產品開發中的領先用戶識別與參與行為研究[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
[4] 王晶,席陽,李克鐵.基于體驗經濟與顧客參與的大規模定制[J].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2004(01).
[5] 董建華.面向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的產品設計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