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園林設計營造一直是處于不斷發展的進程當中,在園林設計營造的現階段,越來越多的重視現代性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園林營造理念不具有復制性;另一方面,園林營造的過程涉及現今社會發展的制約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更加認真地在園林營造的方式方法上貼近現代,走進現代,而非墨守成規,過分地追求古代園林營造的經典,通過更多的現實技術手段來不斷促進園林營造的全面進步。
關鍵詞:園林;營造;方式方法;現代性
1 傳統園林營造方式上的變革
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生態惡化形式的不斷發展,現代園林設計不斷地吸取科技能量逐漸的轉型,以適應現代文化、科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大趨勢。這也毫無疑問地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認同和大眾的肯定,也因此傳統園林卻遠離了現代人關注的范圍。這其中的緣由并不難理解,傳統園林自古以來就有為極少數人提供休息和觀賞之用的,在古代皇家園林,達官貴人的庭院那種極其單調的觀賞和休閑的內容是普通的百姓無法享受的,傳統園林的整體講究意境美,講究堆山疊石,需要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要成畫的效果,是現代人不喜歡的矯情的風格,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這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造園思想顯然與現代社會提倡的環保,節約,低碳,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好無聯系,不止如此為建造園林成畫的效果,浪費了很多的資源,并且假山假景也并不被大眾所接受。傳統園林是受地理環境影響的一種建設,是地域景觀的一種形式。從歷史的劃分來看,北方和南方的園林風格是不同的,其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形態,簡單地說,古代園林的營造過分地依賴自然之態,人工建設園林的能力并不充分,即便是有能力建造,也往往選擇更具特色自然本身。不同的水系、天氣以及植物條件都促使園林營造的基本理念有所不同和區別,也構成了傳統園林營造的獨特性,這為現代園林營造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因為獨立的條件并不具備,傳統的園林態勢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變革,同時傳統的園林態勢也不符合現代化的要求。也就是說,傳統園林的傳承條件面臨著缺失。
2 現代園林營造的變化和趨勢
我們要不斷的繼承和發展傳統,但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地進步和發展,我們不能僅僅是依靠傳統文化的積累就錯誤改寫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成就。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我們需要不斷地適應現代化的過程,否則就會出現不和諧和不對稱的園林發展態勢,這是園林營造領域所感同身受的時代要求。我國已經進入社會的轉型發展時期,中國的工業化過程已經走到了發展的邊緣,盡管取得了很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了很多日趨惡化的事件,工業化越來越不適用于環境的發展。特別的是在一些區域發展過程中,惡性突發事件不斷,中國的環境問題加重,生態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重要。例如,在土地的使用上,園林占的面積越大可能越會造成浪費,當然我們指的僅僅是后開發的人工園林,這種園林被稱為虛偽的城市形象工程和古羅馬的廢墟藝術,是在不斷給城市補妝,不斷的破環城市。生態危機不能通過回復傳統的園林方式來解決,更應該是保護現有的,彌補缺失的。中國的園林設計要來的更加實在一些。沒有傳承的文化就沒有環保的態勢。盡管這些觀點一直是我們實行現代性的主要原因,但是專業的人士也呼吁,我們不能一味地求之于傳統,更多的是從現代性的角度出發,拿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案和方式方法。現代主義對功能的強調不斷的賦予產品美學價值。現代理性美學,形成了簡潔與純粹的現代特征。生態、節約、可持續等觀念的普及使人們趨向于把解決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作為設計基礎,產生了倫理化美學。倫理化美學把自然中的生態過程和生態現象看成是一種美學對象,從而產生了生態美。全球化的環境與能源危機使得設計回歸功能與理性本體,并關注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西方現代理性美學和倫理化美學自然受到推崇。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提高園林營造的設計規劃標準,更進一步的提升對園林營造的美學藝術要求,讓園林的營造與理性美學不斷結合,不斷對提高,相互統一,并形成新的園林美學和營造理念。
3 園林營造中的現代性特征
園林的現代性特征體現在現實當中主要是園林的工作規則和程序規則,一方面是將園林的內涵不斷擴大,不斷地融入到城市文化當中,讓園林的營造與城市的發展相統一,相促進,不僅僅是模仿,更是要創新。要將城市的發展不斷地并入到城市文化的轉化當中,讓園林成為城市發展的符號、文字和圖騰,讓園林營造的美變為城市的標準和城市的基礎美,在某些自然形態良好之地,可以仿效古代傳統營造園林,在新興的規劃區域可以提高園林手段的現代性美感,盡管我們在不斷地追求古代傳承,同時也要大膽的發揮現代優勢真正地展現出現代性的特征。首先是要求同存異,把那些不現實的想法去掉,更加保持因地制宜的發揮思路,在穩定中追求創新。在創新中有所突破。園林營造中不能千篇一律,園林要體現一園一品,這就是求新求異,要不一樣,要真實可靠。盡管現代是一個舶來詞,在中國的園林營造上也需要新的詮釋,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現代化是開工沒有回頭見,整個現代化的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因為現代化的各種技術手段和思維理念已經完全深入到了人們對世界的理念當中,同樣,現代化對于中國園林營造的影響也是與之俱增,已經超過了我們對傳統園林營造理念上的認知。總的來說,園林營造的現代性特征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科學性,園林的營造過程中既要尊重科學,有要尊重自然。第二是理性美學,即要保證園林營造的藝術美,又要保障園林營造的技術美,既符合環保要求,又符合生態要求。第三是規劃性,現代性要求園林營造的過程要充分規劃設計,要與城市的整體相融合統一這說明園林的營造不是獨立,要全方位的思考和定位。
4 結論
我們回過頭看近十年中國園林營造領域內的發展,我們會發現不論是實踐層面還是理論層面,遵循傳統設計理念的園林營造越來越少,越來越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反而是能夠經常在街角、在城市中心看到一些美好的園林景觀,雖然占地面積不大,但是好在做得精致、做得有聲有色,不僅點綴了城市,也點亮了人們的生活。傳統園林的落寞,相反地,現代園林不斷地發展,園林自身的局限性不斷被突破,現代化的應用技術手段不斷地被融入當代園林的理念當中,城市的發展規劃引導了園林的發展設計,變準化和差異化的設計理念被始終保持和尊重。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中國風景園林師要背離潮流、獨樹一幟的可能性和成功率都非常小。如何在復雜的形勢下延續園林傳統,創造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現代園林,必須尋求新的思路,提出能供絕大多數設計師參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性理論,以傳承和發展千百年積淀而成的傳統園林。所以,我們更加需要在當代園林營造方式方法上有所跟進,不能墨守成規,要在創新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在突破的過程中有所保留。
參考文獻:
[1] 周向頻.中國古典園林的結構分析[J].中國園林,1995(3):24-28.
[2] 俞孔堅.淺談現代園林觀形成的趨勢[J].中國園林,1988(1):56-57.
[3] 孔祥偉.關于中國當代景觀現代性的探討[J].景觀設計,2006(2):10-13.
[4] 王向榮,林箐.現代景觀的價值取向[J].中國園林,2003(1):4-11.
作者簡介:蔡旭(1995—),女,就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園林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