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摘 要】“少教多學”,簡單理解就是減少教師的“教”,增加學生的“學”?!吧俳潭鄬W”從全面依靠教師的教轉向更多地依靠學生的學,實現教與學的統一。“少教”要求教師把歷史學科最重要的核心教給學生;“少教”促使教師“精講”主干知識、重難點等;“多學”要求教師把學生可以多學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其學習的主體。
【關鍵詞】少教多學;歷史;課堂教學
“少教多學”,簡單理解就是減少教師的“教”,增加學生的“學”,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那么怎樣少教,又怎樣使學生多學呢?
一、“少教”,就是把歷史學科最核心的東西教給學生。
歷史學科能力和歷史素養是歷史學科最核心的。
歷史學科能力主要包含:準確描述與區分歷史史實的能力;進行歷史思維的能力;掌握特有的邏輯分析的能力。
歷史素養,指通過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而獲得的歷史知識、能力、意識以及情感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
高中歷史教材集中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歷程與成果,貫穿了人文精神。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以歷史教材為載體,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例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公而忘私的精神;屈原心系楚國,“哀民生之多艱”,憤而投江自盡所表達出的憂國憂民情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致力于國民革命四十年,屢挫屢起的孫中山,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等。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及其思想,感受具體的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少教”,就是要求教師“精講”主干知識、規律和方法等。
“精講”指的是有選擇性的、簡明扼要的講解,著重闡釋歷史知識、歷史理論和思維方法。精講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講主干知識;講重難點;講規律和方法;講易混易錯點等。以歷史學科主干知識為例。它主要包括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事實、歷史結論、階段特征,歷史發展線索等。
以“中國近現代化發展歷程”為例。
1.近代化(現代化)概念:現代化主要指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演進。其主要標志是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
2.中國近代化:19世紀中期以來,中國的思想、經濟、政治等方面開始擺脫封建桎梏,向大機器生產下的社會形態邁進的歷程。
(1)任務——富強(工業化),獨立(前提)
(2)中國近現代化的發展階段
(3)中國近現代化的主要內容
經濟:近現代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演變(略);建國后農村經濟的四次調整;建國后工業經濟體制的三次轉變。
政治:近現代西方列強侵華的階段、特征、成因、影響;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階級、階層的抗爭與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與抗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探索。
我們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要抓住中國近現代史這樣的一條歷史發展線索,主要包括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這也是我們要掌握的中國近現代史的主干知識。
三、“多學”,就是要求教師把學生應有的權利還給學生。
“多學”是學生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積極、主動去發現、探究,從而學會學習。教師要把“學生可以多學”的應有權利還給學生,包括課本研讀權、自主學習的時間權、空間權等,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其學習活動真正的主體和主人。
把課本研讀權還給學生。以高中歷史必修一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為例。學生可以帶著幾個導讀問題自主學習。1688年光榮革命的含義?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的目的?主要內容?意義?責任制內閣形成于何時?其運行原則有哪些?1832年議會改革的原因、影響各是什么?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把自主學習的時空權還給學生。時代要求把學生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要給他們一些空閑的時間消化所學,并且學一點他們自己要學的東西,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到社會中去獲取豐富的學問。例如高中歷史必修一第21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子目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書本上關于“文革”的史實比較少。為更好地讓學生對文革有更直觀地了解,在上課前,我便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去采訪身邊的老人,并把采訪的內容錄音下來最后寫成采訪錄。上課時讓學生把自己采訪來的成果展示出來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的采訪成果得到認可,也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參與意識,使他們在樂中求學。
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在素質教育下,歷史高考越來越重視質疑發問的能力。例如:關于近代中國落伍的問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落后挨打”。有學生通過閱讀似乎形成這樣的印象:外國資本主義入侵——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似乎中國落伍主要是西方列強侵略造成的。去年我開了一節必修一“鴉片戰爭”的示范課,還有幾分鐘快下課了,我讓學生質疑,有學生對此提出問題:中國是因挨打而落后還是因落后而挨打?因快下課了,針對這一問題我讓學生課后去查閱資料并充分思考,到下一節課上課時,讓他們說出各自的理由,最后得出結論:中國因落后而挨打。所以我們要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積極主動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去。
我們“少教”的主旨就是為了學生的“多學”乃至“不教”。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秉持“少教多學”的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從根本上減輕教學負擔,提高課堂實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口岸中學)